【推荐】中巨芯IPO之路疑点重重,无实际控股人高度依赖大客户-浙江凯恒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外贸
中巨芯IPO之路疑点重重,无实际控股人高度依赖大客户
科创板上市委2022年第55次审议会议将于6月29日召开,届时将审议中巨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发申请
。
中巨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12月,由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和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为主投资设立,初始注册资本金10亿元人民币,总部位于浙江省衢州市。公司专注于集成电路、显示面板等半导体行业所需的电子化学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旗下拥有浙江凯圣氟化学有限公司、浙江博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中巨芯(湖北)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博瑞中硝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凯恒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以及上海分公司等。 目前,公司业务已涵盖电子湿化学品、电子特种气体和前驱体材料三大业务板块,产品主要包括电子级氢氟酸、电子级硫酸、电子级硝酸、电子级盐酸、电子级氨水、缓冲氧化蚀刻液、硅刻蚀液,高纯氯气、高纯氯化氢、高纯六氟化钨、高纯氟碳类气体等以及HCDS、BDEAS、TDMAT等多种前驱体材料。
本次募集资金15亿元,其中9亿元将用于中巨芯潜江年产 19.6 万吨超纯电子化学品项目,3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本次发行前总股本 110,795.70 万股,本次发行 36,931.90 万股,拟投入募集资金每股发行价为4.06元。本次发行的股份占发行后股份总数的比例不低于 25%,本次发行后总股本为 147,727.60 万股。
无实际控股人,过度依赖大客户
根据招股说明书,公司无实际控股人,由巨化股份和产业投资基金持有相同比例的股份,并列第一大股东,中巨芯在其风险因素中也承认,此种股权结构,容易影响公司的决策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中巨芯与第一大股东巨化股份存在特殊关系。根据招股说明书披露,报告期内,中巨芯向前五大原材料供应商的采购金额分别为 10,078.66 万元、 18,777.45 万元、18,737.13 万元和 11,713.98 万元,占各年度原材料采购总额的比例分别为 81.76%、82.32%、75.22%和 81.97%,供应商较为集中。其中,巨化集团占采购总额比例为68.36%,65.38%,26.17%,13.19%,采购占比相当之高,由此可见,中巨芯对于巨化集团存在过度依赖的情况。此种情况,一旦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出现波动,中巨芯的日常经营将会深受影响。
此外,中巨芯还存在高度依赖单一产品的情况,公司主营业务为电子湿化学品、电子特种气体和前驱体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报告期内,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主营业务,各年占比均超过 90.00%。公司的其他业务收入主要为贸易收入、副产销售收入等。
报告期内,公司电子湿化学品收入金额分别为 14,185.29 万元、29,788.35 万 元、33,721.77 万元和 20,042.74 万元,占营业收入90%以上。
流动资金富裕,却募集大量资金补充为哪般
根据招股书披露,中巨芯2018年至2021年1-6月营业收入为15,609.86万元、33,126.33万元、40,018.19万元和25,164.81万元,净利润分别为-1,433.41万元、-516.27万元、2,360.76万元和3,662.00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395.29万元、928.87万元、8,468.10万元、1,763.64万元。
其货币资金余额分别为 11,868.01 万元、39,213.96 万元、37,411.37 万元和 41,452.41 万元,占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 18.11%、55.33%、54.31% 和 49.53%。2019 年末货币资金余额较 2018 年末增长 27,345.95 万元,且中巨芯 40,000.00 万元理财产品于 2019 年到期赎回。
以上种种数据说明,中巨芯账面资金充足,但其募集资金拟投入中却有3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此种操作令人费解。
研发投入遭质疑
在二轮问询中,上交所主要关注了中巨芯控制权、研发费用、产品、技术与专利、募投项目等八个问题。
众所周知,中巨芯所处行业属于高科技行业,产品更新迭代快,技术创新速度快,中巨芯需在研发投入上保持高度重视,才能保障公司产品不落后于下游客户的研发进度,保证其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否则,将面临客户流失,产品淘汰的风险。
报告期内,中巨芯的研发费用为914.74万元、2300.75 万元、2919.41 万元、 1450.43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 5.86%、6.95%、7.30%、5.76%。截至 2021 年 6 月末,公司总人数为 430 名,其中研发人员为 69 名,仅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为 16.05%。由此可看出,中巨芯的研发投入金额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情况,且2018至2019年度增幅巨大,如此大量的资金投入也引起证监会的注意。
中巨芯所处集成电路行业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由于起步晚、人才短缺等种种历史原因,集成电路这块我们还处于高度依赖进口的阶段,中巨芯的出现不免令人充满期待,但通过对其分析,也不免令人充满了担忧,其IPO之路将走上何处,我们翘首以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