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巴签署200亿美元产能合作基金备忘录预计明年投运-中巴基金
10月15日,中拉产能合作投资基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韩德平表示,中拉基金与巴方负责机构于10月11日正式签署中巴产能基金谅解备忘录,规模为200亿美元。由此,中拉基金将负责旗下两支基金的运作:一是300亿美元的中拉基金,二是200亿美元的中巴基金。
10月14日,巴西规划预算和管理部副部长豪尔赫·阿巴契也在中拉企业家高峰会上宣布了这一消息。他指出,中方和巴方将分别承担75%和25%的资金,并以1:1的人员比例成立一个常设委员会。
阿巴契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中巴基金预计将于明年开始投资运作,会涵盖基础设施、农业、技术创新等个领域的合作,“希望能够提升巴西的产业水平,并提升中巴的经贸水平”。
中拉基金于2015年5月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巴工商界峰会上提出,总规模300亿美元,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和国家开发银行共同出资。2016年6月,公司正式注册成立,首期资本金100亿美元,重点通过股权投资、债权和子基金等多种投资方式,支持中拉产能合作。
韩德平指出,中拉基金重点围绕物流、电力、信息三大通道建设,行业上重点支持清洁能源、资源开发、基础设施、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农业和金融合作等领域,没有特定限制。
“中拉基金的资金属于商业性质,没有任何的国家贴息资金来源,不是优惠贷款,也不是援助资金,坚持市场化运作、自负盈亏,所以强调财务可持续性,即在投资上要求项目有良好的投资收益预期,同时确保风险可控。”韩德平说。
在运作方式上,中拉基金采用公司制组织形式,以投资参股、入股拉美项目公司为主要方式,不控股,以财务投资人的角色追求合理的投资回报。
据他介绍,中拉基金已开发储备了一批项目,包括收费公路、太阳能电站、输油输气管道、石油增产和矿产开发等。目前正在重点推动的项目包括三峡集团并购杜克能源巴西资产项目、科瑞厄瓜多尔油田区块合作开发项目和秘鲁圣加旺三阶水电站项目等。
中拉基金五大特点
中拉基金于2015年12月完成了首单资金投放,为巴西伊利亚和朱比亚两座水电站30年特许运营权项目提供了6亿美元的出资,占股33%。这两座水电站总权益装机容量约500万千瓦,竞拍总投资138亿雷亚尔,约合37亿美元,其中债务融资19亿美元。
“中拉基金在很短的时间内以自身的投资撬动银团贷款等外部融资,使得SPV(特殊目的公司)得以如期中标并签署特许经营协议。”韩德平说,“目前项目已进入投后阶段,运行平稳,预期收益良好。”
以这个项目为例,韩德平指出,中拉基金项目投资运作有五个特点:
一是选择好的合作伙伴,投资和贷款相结合。
中拉基金的股东之一国家开发银行为该水电站项目提供了贷款支持,体现了投贷结合,优势明显。
二是关注拉美和中国元素。
在这一项目中,标的物位于拉美境内,作为主要投资方的三峡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水电企业和中国最大的清洁能源集团。当然,中国企业还可以是项目的联合投资人、工程承包商、设备服务提供商、运营商、也可以是原料供应商或者是产品进口商等。
三是强调财务可持续,即要有良好的投资收益预期。
比如三峡巴西水电站发电量的70%由巴西政府收购,30%在市场自由销售,预期收益稳定。
四是确保风险可控。
在项目开发时优先选择所属行业前景较好、自身商业模式风险较小的项目,并强调项目投资外部风险,如国家政策、法律等,要处于预期可控范围。三峡巴西水电站项目属于运营电站特许权转让,本身无建成风险,合作伙伴在运营管理方面有丰富经验,项目交易结构方面针对税收、法律等作了最优化设计,并明确了资金汇兑、投资退出等交易安排。
五是重视投后管理。
作为财务投资者,在项目投后主要依靠联合投资人负责运营,后期要加强与合作伙伴的信息沟通,督促项目运营切实遵守当地法律以及产业、环保、劳工等方面的政策法规与惯例,积极履行社会职责。
韩德平表示,作为以股权投资为主的机构,中拉基金将继续积极发挥自身主权投资基金优势、财务分析优势和多边金融机构合作优势,积极助推中国产品、中国装备、中国技术、中国标准走出去,扎实有效地推动中拉国际产能合作。
更多内容请下载21世纪经济报道APP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