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庚价值领航混合基金最新净值跌幅达1.98%-股票资讯找领航信誉高
404 Not Found
nginx/1.6.1
金融界基金09月02日讯 中庚价值领航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中庚价值领航混合,代码006551)08月31日净值下跌1.98%,引起投资者关注。当前基金单位净值为2.3427元,累计净值为2.3427元。
中庚价值领航混合基金成立以来收益134.27%,今年以来收益8.07%,近一月收益-0.31%,近一年收益8.99%,近三年收益89.20%。
本基金成立以来分红0次,累计分红金额0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丘栋荣,自2018年12月19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132.95%。
最新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中国宏桥(持仓比例9.70%)、中国海洋石油(持仓比例9.69%)、中国海外发展(持仓比例7.60%)、美团-W(持仓比例7.54%)、鲁西化工(持仓比例6.00%)、兴发集团(持仓比例4.80%)、常熟银行(持仓比例4.00%)、快手-W(持仓比例3.69%)、苏农银行(持仓比例2.55%)、康华生物(持仓比例2.54%)。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2年上半年,经济基本面走弱寻底。经济下行、地缘战争突发、疫情严控、海外高通胀加速、美联储紧缩提速等接踵而至,股票的盈利和估值受到双重挤压,期间成长行业普遍下行超30%。在4月份小盘股遭遇尾部流动性风险后,从估值定价、风险溢价水平、个股组合可得性各个维度比较,股票的性价比尤其突出,我们认为可能又和每一次应该“贪婪”的时点一样,相信这或许是投资最好的时候。
随着宏观环境在稳增长和疫情防控之间力求平衡,叠加宽裕的流动性剩余,成长行业大幅度反弹,尤其是政策、双碳助推需求扩张行业的表现尤为优异。地缘、能源问题、供给偏紧导致国际定价大宗表现突出,相应的周期板块中的能源资源类公司表现亦较好。更低估值的港股更早触底,相比A股跌幅更小,能源业还取得接近20%的收益率。
市场剧烈波动,权益估值水平继续下降,中证800股权风险溢价从去年年末的0.19倍标准差回升至0.43倍标准差,期间最高超过1倍标准差。但A股大盘成长股绝对估值水平一直较高,紧随流动性充裕,投资者将最大乐观给予政策加持的景气赛道后,部分成长股涨幅巨大,结构性高估和低估并存的矛盾又重新变得突出。上半年本基金基于低估值价值投资策略,从资产配置、行业配置和个股组合等多方面构建高性价比投资组合。
1、基于股权风险溢价的资产配置策略,本基金报告期内维持了对权益资产较高的配置比例。港股估值处于绝对底部,存在系统性机会,我们提升港股配置比例至上限。
2、从行业和个股层面持续优化组合,自下而上积极配置低风险、低估值、持续成长的公司,同时行业风险和风格风险相对分散。本基金重点配置了石化、有色、传媒、化工、煤炭、消费者服务、轻工、房地产、银行等行业相关个股。
报告期内基金的业绩表现
截至报告期末中庚价值领航混合基金份额净值为2.4600元,本报告期内,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3.48%,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5.57%。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中国的“稳增长”与全球范围内的“防通胀”是当前最重要的宏观背景。国内防疫措施在不断修正,预期对经济的边际影响趋弱。风险主要体现在年轻人失业率高企,地产问题仍在持续,信心的恢复需要更精准有效的政策。目前政策刺激力度不大,但已出的支撑经济的政策和措施力度接近2020年疫情期间,信贷利率和供给充裕均指向宽信用,需时间兑现政策效果,基本面风险仍会继续降低。国内出口下滑但是持续超预期,一个被忽略的情况恰恰是波浪式爆发的疫情影响深远,人和产能的退出可能比预期的多,叠加底层问题改善不大,长远看通胀大概率较为顽固。
从风险溢价的角度看,目前中证800的风险溢价水平高于历史均值水平上方的0.5倍标准差,权益资产隐含回报水平保持高位,配置权益资产是占优的。但同时,我们依然非常关注A股市场结构性高估和低估的矛盾,因为在不确定性高企的当下,辨别合理的高估值和错杀的低估值都是难度极大的,相应地不管是陷入低估值陷阱还是盲目乐观于高估值,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因此,一旦思索超额回报的来源,我们乐于买入并坚守那些低估值但低风险还有持续成长的公司,以期获得可观的超额收益。
本基金后市投资思路上,我们坚持低估值价值投资策略,通过精选基本面风险较低、盈利增长积极、估值便宜的个股,以此构建高性价比的投资组合,力争获得可持续的超额收益。
具体而言,本基金重点关注的投资方向来自四个方面:
1、港股中资源能源为代表的价值股、部分互联网股和医药科技成长股。看好的原因有三点:
(1)估值便宜。基本面弱现实和流动性压制,港股并未随A股反弹,仅政策缓解的科技互联网股有所表现,港股整体的估值水平仍处于绝对低位。港股的价值股相比对应的A股更便宜,同时对应的分红收益率水平更高。而以互联网、科技、医药为代表的成长股估值便宜,保持相当有吸引力的水平,能很好的符合我们低估值价值投资策略的选股标准。
(2)经营稳健且受益基本面持续改善。港股的价值股以中国经济中各行业龙头公司为主,深深嵌入中国经济中,经营极为稳健且盈利扎实,还保持了一定的成长性,如龙头房地产企业,港股的估值更为便宜,同时还保持了持续的内生增长。港股中如制药、原料药、消费类的成长性公司,估值远低于A股,商业模式更简单优异,业务扎实,前景广阔。
港股中最为关注的互联网公司,1)这些公司涉及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粘性极强,面对的核心需求是不断增长的,这些公司的货币化能力和变现能力将持续提高;2)政策最为敏感的阶段已过,这些公司从政策缓解的关注过渡到回归公司自身价值,聚焦于核心业务领域,坚实的业务壁垒才有足够的竞争力,才能获得未来;3)当前的估值水平处于低位,这些公司扩张放缓,削减非核心业务资本开支,公司的盈利和现金流水平预期提升,将有助于投资价值的实现。
(3)政策预期改善,流动性风险相对免疫。中外都以内部政策为主,要推动外部的变化,弱化争端才有可能性;流动性对港股冲击最大的阶段已经过去,即使面临着美联储加息紧缩的推进,港股极低估值条件下将相对免疫全球范围的流动性边际收敛。
2、大盘价值股中的金融、地产等。配置逻辑在于:金融板块中的银行,估值基本处于历史最低水平,对于潜在风险计入非常悲观的预期。我们看好与制造业产业链相关、服务于实体经济、有独特竞争优势的区域性银行股,这类银行所处区域经济发达、产业结构好、客户相对多元化,且区域范围内占有率仍有提升空间,因此呈现出业务简单稳健,基本面风险较小且相对脱敏房地产风险暴露,估值极低但成长性较高的特征。
房地产市场政策有明显放松,重摔下风险暴露彻底,地产类公司集中于具有高信用、低融资成本优势的央企龙头公司,这些公司短期受益于需求回归及购房者偏好转变,长期受益于市场占有份额持续扩张。这些公司的抗风险能力、潜在成长性和盈利质量都会更为优异,并且当前的估值极低,有较好的回报潜力。
3、能源、资源类公司及其下游产能。配置的逻辑主要在于:(1)国内下半年进入稳增长发力阶段,疫情导致的生产投资消费推迟,将集中于下半年释放,为经济争分夺秒的进度助力,有望显著抬升对能源和资源的需求;(2)虽然经济周期和加息背景下需求端有所松动,但能源、资源类公司延续谨慎策略,资本开支意愿仍严重不足,供给弹性不足依然是现实状况,相对紧平衡将有利于存量资产价值。疫情、战争、能源等宏大叙事的影响仍未结束,不确定性高企,一旦供需失衡卷土重来,能源、资源类公司自下而上来看,仍处于最为有利的位置,估值极低、现金流好、资本开支少、分红收益率较高、现价对应的预期回报率高;(3)中国富煤资源禀赋及政府调控,煤炭单位热值相比海外油、气的显著优势保持高位,即成本端优势的置信度相当高。而且国内相关下游行业企业的产能受扰动相比最小,经营的比较优势还在累积,产能双重受益于国内需求恢复和出海替代。因此,保持电解铝、煤化工等在能源利用上更有优势的公司的配置。
4、广义制造业中具备独特竞争优势的细分龙头公司。经济复苏与政策共振,叠加制造业本身在全球范围内确立竞争优势,既有传统制造业优势产能质高价优带来的份额持续扩张,更有制造业细分龙头企业的迁移迭代,将新材料、零部件、元器件等具有技术工艺壁垒的产品,对应于智能化、电动化、国产化等新需求扩张和新技术应用,其价值量和渗透率有巨大的提升空间,有望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和质量。因此,广义制造业中挖掘高性价比公司仍大有可为。我们坚持三条标准,即需求增长、供给收缩、细分行业龙头,比如化工、有色金属加工、医药制造、机械加工、轻工等,挖掘出真正的低估值小盘成长股和小盘价值股。(点击查看更多基金异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