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从武汉出发,用7年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走到了海外的北非和南洋。

中建三局“爱心妈妈”:点亮心灯,聚爱成火

文/林立垚 李俊霖

一声“妈妈”,背后是沉甸甸的分量。309颗爱心汇聚,初心只因心疼困境中的孩子。持续扶贫助困、捐资助学,为困境中的孩子送去妈妈般的庇护。7年间,中建三局“爱心妈妈”目送孩子们走向诗和远方,她们仍坚守在原地,用小善传大爱,让爱在企业内外开花结果,让心灯常明。

“爱心妈妈”陪伴生病的孩子

因爱而生

葛荟是中建三局的一名“85后”职工,同时也是一位年轻的母亲。2014年年初,看到电视上身患重病的孩子被遗弃的新闻后,初为人母的她彻夜未眠。面对那些陷入困境的孩子,她自问能为他们做些什么?是捐款救助还是亲身陪伴?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身边的同事。没想到大家一拍即合,很快便有了7名“80后”妈妈加入了这个团队。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中建三局“爱心妈妈工作室”在2014年3月5日正式成立。

“爱心妈妈”团队成立后的第一站,便是武汉市慈济儿童福利院。“妈妈”们通过爱心筹款,为福利院的孩子送去了价值6000多元的奶粉、纸尿裤、文具等物品。同时,她们还认领了自己的“新孩子”,给孩子们当一天妈妈。起初,孩子们对于陌生的“妈妈”还很抗拒,“爱心妈妈”们便热情、主动地与孩子们聊天、做游戏,教他们识字,在活动中与孩子们建立信任。后来,孩子们逐渐主动拉起“妈妈”们的手,甚至和“妈妈”们分享自己的小秘密。

“爱心妈妈”在陪孩子们玩游戏

福利院里有个叫“玻璃”的小女孩,与葛荟的女儿一般大。葛荟看到她时想上前抱抱她,却被保育员拦下了,因为小玻璃是个“瓷娃娃”,患有一种罕见病,一碰骨头就可能会骨折甚至粉碎。葛荟只好伸手轻轻地抚摸她,然而玻璃一下子就紧紧地抓住了葛荟的手。一瞬间,葛荟从玻璃无助的眼神里,读到了对爱的渴望,于是心生此念——每个孩子都是来到人间的天使,“爱心妈妈”们一定要为他们撑起一片天空。

经过7年的不懈坚持,“爱心妈妈”们的爱心圈不断扩大,从当初的8人扩展到如今的309人,更多的“爱心妈妈”“爱心爸爸”“爱心小伙”加入进来,成员年龄结构从“60后”横跨至“00后”。“爱心妈妈”们的活动主题也从关爱留守儿童开始,逐渐扩展到公益宣讲、扶危助困、生态保护、文明风尚、民生服务等,平均每年有300多名志愿者参与,每月服务时长超过100小时。

从一座城到一个国

2014年,“爱心妈妈”团队成员洪媛无意中了解到地处渝黔边界的重庆万盛区丛林镇有一群急需帮助的留守儿童。“爱心妈妈”团队迅速与丛林镇政府取得联系,并在5月20日与丛林镇政府签订政企爱心联盟协议,为丛林镇的孩子们送去800本书籍、500件衣物、300件文具用品等第一批物资。

丛林镇有一位叫奇奇的小男孩。奇奇3岁时,父母相继离世,从此他变得沉默寡言,害怕与人交往。从最初的嘘寒问暖,到每月的几日小住,“爱心妈妈”们用7年的时间,让奇奇从一个羞涩自闭的孩子,成长为一个阳光自信的少年。每年奇奇都会给“爱心妈妈”们写几十封信:“亲爱的妈妈,虽然我不是您的孩子,但您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我,带我吃了牛排,那可是我第一次吃牛排……您让我体验到了久违的亲情关爱。”

奇奇写给“爱心妈妈”们的信

经过“爱心妈妈”团队的努力,丛林镇留守儿童的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孩子们享受到了更多的温暖。这次对丛林镇的帮扶活动也让“爱心妈妈”团队意识到,团队爱心的微光可以照亮更多地方。

2016年,了解到湖北省阳新县五庄小学还没有操场和升旗台等基础设施后,“爱心妈妈”们主动奔赴当地,联系了附近的一个在建项目,帮助学校完善相关设施。一个月后,两百多名学生在操场上顺利举办了升旗仪式。帮扶活动中,一名“爱心妈妈”悄悄拍下了一个孩子穿着用透明胶粘着破洞的鞋子,这张照片被网友转发了35万次。一名东莞的生产商深受感动,送给了学校每个学生一双运动鞋。为了给学校里一名需要手术的学生筹款,“爱心妈妈”们在朋友圈里发起了募捐,一个小时就筹集到善款6000余元。

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国内建筑行业领军企业的中建三局,冲在了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最前线,越来越多的职工奔赴海外,而留在国内的孩子们,就成了他们最大的牵挂。注意到这一点的“爱心妈妈”们立即行动起来,2020年冬他们用12个夜晚、4个周末,上门为11个宝宝拍摄了亲情视频,与身处海外的父母连线。镜头里的海外职工和孩子们哭了、笑了,一旁的“爱心妈妈”们也哭了、笑了。

7年间,“爱心妈妈”从武汉出发,走到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走到了海外的北非和南洋。在武汉,他们树起了光谷第一座“爱心墙”;在西安,他们走进阳光学校为自闭症儿童担当课外辅导员;在苏州,他们创建了江苏省首个建筑业“爱心妈妈小屋”;在厦门,他们为白血病患儿义卖筹集善款;在阿尔及利亚,他们用暖心视频传递爱心,让在海外奋战的建筑人看到自己孩子的成长,感受家的温暖;在马来西亚,他们与当地爱心机构联建,共同举办交流会,分享“爱”的故事。

从一盏灯到一团光

“爱心妈妈”们深知,要想将“点心灯”活动长久地开展下去,温暖更多人的心,就必须建章立制。因此,“爱心妈妈”工作室自成立之初就高度重视品牌建设,持续规范运行机制,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并为此制定了《“爱心妈妈”工作室章程》,作为开展爱心活动的准则和赖以扩大爱心工作的灵魂;他们定期开展培训,加强队伍建设,覆盖公司内部职工和社区居民,积极吸纳愿意献爱心的职工和社区居民加入;他们注重品牌打造,设计了志愿者队旗、队服和宣传标语,每次活动统一着装,塑造良好的志愿者形象;他们建立了爱心基金,并设有一整套规范严格的基金筹集、使用、财务管理制度。

中建三局“爱心妈妈”捐赠活动

“爱心妈妈”们的善举获得了社会的认可,他们两获武汉“洪山好人”荣誉称号,2016年获评“湖北省本禹志愿服务队”,2018年获评武汉市巾帼志愿者服务队,2021年获评湖北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优质项目,葛荟荣获“湖北省岗位学雷锋标兵”。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爱心妈妈”们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自己也收获了成长,多了对生活、对家人的理解,懂得了责任和承担。正如“70后”“爱心妈妈”李鸿芸所说:“‘爱心妈妈’工作室就像一支蜡烛,光很弱,但是越来越多的爱心蜡烛汇聚进来,屋子就亮了,温暖了他人,也温暖了自己。”

监制:皮钧

终审:蔺玉红

审校:陈敏 刘晓 刘博文

编辑:曹珊珊 申西

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服务好

自动测量仪

光学测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