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流通结构与周期看通胀

从流通结构与周期看通胀 更新时间:2010-9-16 6:45:32   说通货膨胀是货币现象,仅仅讲了一个方面,另外还要看钱多了后的流通结构,即钱会流向什么产业、行业甚至具体的公司。因此,分析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未来趋势,不仅要看货币流通结构,还要看对应的商品结构。投资者如能准确预期未来资金流向的产业结构、行业结构或者具体公司,提前调整投资结构和投资策略,就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因为无论是具体产业的价值回归,还是价格发现,都会给资金乐意流向的产业、行业、公司带来“价格红利”。如果钱流向的产业、行业、公司具备充分的产品供应,就不会存在以物价上升为特征的通货膨胀,只有货币流向产品供不应求的领域,才会出现以物价上升为外在标志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对应的物价上升,通常都是以消费品的价格同比或者环比形式表示,所以,分析通货膨胀趋势,就得看消费品供求结构与货币流向的流通结构,看看这两个“结构”在未来某段时间是错位还是对称的,就基本能明白未来以消费品价格指数为表示的通货膨胀的走向了。

在中国,影响消费品供求结构的主要因素是农业生产的时间周期结构,时间周期结构背后是气候周期结构。根据历史记录和现代对厄尔尼诺现象的研究,中国农业生产存在明显的5年半一小周期,11年左右一个中周期,22年左右的长周期现象。非常奇妙的是,中国农业生产周期与江淮流域的水、旱灾周期基本一致。如果农业生产周期与自然灾害周期基本对称,就可以说,研究清楚自然灾害的周期,对于预测中国的农业生产周期进而预测中国的消费品价格指数周期和货币价格周期是有利的。由于自然与社会交错运动的关系,气候周期直接与自然相关,粮食生产周期可能还受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货币价格周期更是受政策需求影响。因此,越往后,社会因素对价格的扰动作用越大。但是,在中国农业基本还是靠天吃饭的情况下,粮食生产周期甚至政策周期都要考虑自然因素的作用,更何况,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中国的粮食供求、货币供求还受国际市场的强烈影响。

这样,我们就知道了影响CPI的因素大体有:自然的气候周期、农业生产周期、国家货币政策周期、国际货币市场利率周期,从而形成自然与社会交错作用的“力量关系”。这些力量关系交互作用,不同力量在不同时空布局中会起主导作用,寻找并提前预测未来某时段什么力量可以起主导作用,就有可能寻找到行情变化的主题。

粮食生产不仅存在五年左右的周期运动,生产过程需要短则三个月,长则半年以上。在小农为特征的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下,无力应对自然灾害或者市场价格波动,就会出现价格暴涨的现象:价格上升后如果自然气候稳定,产量放大;价格下跌加上自然灾害,产量急剧减少。进而,农业生产可能出现类似“蛛网”价格――产量周期逆向波动的定律。在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生产加上农民无手段与工具应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条件下,蛛网定律便控制着农民的利益链条。因此,在自然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关系中,不仅存在着自然灾害、价格波动的关系,还存在货币供应周期与乘数效应对农业产品价格的推高或者压缩作用。为了解决蛛网定律对农产品价格的波动的负效应,以应对通货膨胀,笔者建议采取以下对策:

一是全力重视三农,稳定明年粮食生产。根据自然气候周期,今年水灾频繁,明年可能气候相对干歉,旱灾几率大增。如果出现旱灾,现在许多经济学家所谓的通货膨胀将在今年夏秋间达到高峰的论断就值得商榷了。粮食产量虽然主要受天气影响,如果在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农业保险、农产品收购价格诸环节的重农惠农政策运用得当,全力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就能产生有效抵消自然灾害的积极作用,如果不能实现丰年,也能尽力争取平年,为物价稳定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严格管理货币数量。物价稳定,一要看农业产品的丰歉,二要看货币在市场上的流动情况。今年以来通过管理流动性,抑制货币乘数效应,部分实现了相当于提高利率的作用,如果CPI刚刚达到3.5左右就急于提高利息,可能达不到政策目标。因为人民币正处于低息甚至无息的美元和日元的包围圈中,提高人民币利率,直接效果是压低中国资本品的价格,国内投资者必然是风险承受者,而国际资本涌入或渗透进中国货币和资本市场,不仅无法达成抑制通货膨胀和遏制资产价格上升的目标,还有可能形成新的投资“中国概念”,炒作中国短缺的大宗商品,或者渗透到地产和资本市场,实现超额利润。因此,相比直接提高利率,若是在半年左右的时间内,强化数量工具管理,抑制流动性,或许效果更直接。

三是重视实质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与增加就业。除了直接对低收入者实行物价补助外,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适度降低企业的税负从而鼓励企业扩大生产提高就业水平,都是应对通货膨胀的基本对策。要让企业能在流动性管理严格的条件下,在符合产业结构调整的前提下扩大生产,唯有降低企业的成本,特别是税负成本。只有当就业率在利率相对稳定条件下高位运行时,通胀对社会稳定的冲击才可能降到最低。

2014研究生复试调剂

lol人工智能电脑版

股市集合竞价判断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