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投行神话破灭原因剖析及启示
华尔街投行神话破灭原因剖析及启示
华尔街投行神话破灭原因剖析及启示 MBAChina 当前,美国遭遇“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危机的中心华尔街危如累卵。五大投行中,贝尔斯登和美林证券相继被银行收购,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而剩下的两家也因形势所迫寻求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昔日的华尔街投行神话由此破灭。在痛惜之余,我们不禁感慨,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投行巨擘风光不再?国内投行从中可得到哪些启示?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华尔街独立投行时代的终结,是有深刻原因的。
首先,投行是一种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华尔街投行在博取高收益的同时,没有把风险控制放在重要位置上。在上世纪30年代,美国通过法律将投行与商业银行相互分离,正是基于投行风险较高的考虑。经过时代的变迁,当前投行业务的风险远胜往昔。投行的高风险可以从两个方面看出:(1)证券行业是个波动性很大、周期性很强的行业,投行的业绩波动因而很大。(2)从华尔街的实际看,投行们对短期借款过分依赖,高的资产负债率削弱了投行的风险抵抗能力。货币市场的风吹草动往往会给投行致命一击。
其次,在利率的驱使下,投行的精英们痴迷于设计复杂的衍生品,致使投行的盈利模式不是建立在健康的实体经济和基础资产上。伴随信用链条的拉长、产品复杂度的增加,这些投行愈加脆弱。作为“人祸”,华尔街金融风暴的发生很大程度上跟投行精英们缺乏职业操守有关。他们既没有如实向客户揭示产品可能的风险,投行自身也没有采取有效措施管理风险,把风险传递给更广泛的机构和人群。次贷危机的冲击为何一波接着一波,根源在于这些机构的资产质量低劣。这些资产直接或间接与次级抵押*有关,是在次级抵押*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基础资产的风险如同毒瘤一样经由衍生品侵袭整个金融体系。
最后,在独立投行模式下,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作为唯一的监管主体,监管漏洞较多,客观上助长了投行们的放任自流与胆大妄为。与之形成对照的是,在美国,商业银行受到多个监管机构的监管,而且有一些保护性措施。由此不难理解为何华尔街投行在危机袭来时,要么被银行收购,要么变身为银行。
对国内投行来说,华尔街投行的失败有很多教训可资借鉴。首先,在分业经营的前提下,为了降低风险,国内投行可考虑:(1)依托金融控股公司(投行作为控股公司的附属企业),增强抗风险能力。尽管投行风险比较大,但从整个控股公司层面看,风险或许在可控范围内。(2)拓展业务,通过业务的多元化来分散风险。在传统的经纪、自营、承销、代客理财之外,增加直投、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业务。其次,适当增加投行的自有资本比例。再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拓宽投行的资金来源渠道,提高资金来源的稳定性。最后,创新的步伐不能停歇。我们不能学华尔街因创新过度、过滥而因噎废食,不敢创新。但要严把基础资产的质量关,做好风险控制。对于管理层而言,如何在管制与创新之间寻求平衡是一个重大挑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