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经济一体化助推中国产业升级.
两岸经济一体化助推中国产业升级
两岸经济一体化助推中国产业升级 MBAChina 海峡一小时经济圈已经初显端倪,两岸经济一体化步伐开始加快。经济要素一旦重新布局,这对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可以说是强大助推力
继海峡两岸“三通”之后,在第四届海峡两岸经贸文化论坛21日闭幕式上,中共中央台办主任王毅宣布了大陆各有关主管部门专门为加强两岸合作、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制订的10项政策措施。
这10项措施是:1.支持大陆的台资企业发展。大陆扶持中小企业的财税、信贷政策,同样适用于台资中小企业。支持台资企业参与大陆扩大内需的建设工程和项目。2.加强台资企业融资服务。3.支持和帮助大陆台资企业转型升级。成立由两岸专业人士共同组成的台资企业转型升级服务团队。4.鼓励和扶持台资企业自主创新。鼓励台资企业参与国家和地方相关科技计划。5.推动两岸双向投资。支持有实力、信誉好的大陆企业,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根据台湾方面的需要,参与台湾经济建设项目。6.加强两岸产业合作。共同提高两岸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7.携手促进平板显示产业发展。8.拓展两岸农业合作平台。9.扩大台湾鲜活农产品在大陆销售。10.允许符合条件的台湾居民在大陆从事律师职业。
以上最重要的,应该是前四条。而且为配合第二条落实,中国工商银行决定,在今后2-3年内为大陆台资企业包括中小企业安排500亿元人民币的融资。另一家银行中国银行也决定,3年内为大陆台资企业包括中小企业提供500亿元人民币的融资。国家开发银行在原有专项融资支持台资企业300亿元人民币的基础上,3年内再追加融资支持台资企业包括中小企业300亿元人民币。
对于以上措施的出台,港台媒体的解读是:两岸相扶,共度时艰。大家都觉得这是时势所迫下的应急措施,好比创可贴,防止经济大出血而已。但在我们看来,事情没那么简单。
海峡三通之后,本身就意味着台海两岸“一小时经济圈”开始形成,两岸经济一体化步伐开始加快。经济要素一旦重新布局,其结果绝对是一加一大于二。但后面的和平红利,能否被海峡两岸的华夏后裔吃到嘴,那要看两岸出台的配套措施能否跟上。就台湾那边说,经济不振有年头了,工商界人士早就盼着陈水扁下台,企业西进战略好有所突破。现在马英九上台后,“拼经济”也就靠两岸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契机,其他高招也想不出来,所以相关政策不惜余力的出台,以促进两岸经贸一体化。大陆中央政府这边也没闲着,十大措施也跟着出台,这不能简单看作给海峡那边捧场,出发点固然是统战,但我们更要看出这是海峡两岸产业重新布局的铺垫。
就台湾经济来说,工业化程度远高于大陆,略匡算一下,大致领先大陆十几年,其芯片制造等高科技产业更是傲视全球。台湾经济自1990年泡沫破灭以来,虽然经济颇多不振,但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经验乃至路径,却是弥足珍贵,而这正是大陆经济目前迫切需要的。这类经验和技能,都掌握在台湾相关企业家群体中。尤其在面临金融危机和“腾笼换鸟”产业升级阵痛的双重夹击下,台湾早年产业升级经验,正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十全大补丸!这些经验如何为大陆所用,就是要靠引进这些台资进入大陆,进行新一轮产业布局。这结果,可能就是在海峡两岸一小时经济区内,两岸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高科技产业链。这对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可以说是强大助推力。
如果我们注意一下后面六项措施,差不多覆盖住台湾经济各个方面,甚至考虑到司法层面的沟通协调问题,可谓是用心良苦。当然这是政治层面的考虑较多。但种瓜得豆,这对中国经济的深远影响,可能远超乎决策层的想象。现在就看大陆这边地区政府如何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台湾企业家合理布局落户当地了。
海峡一小时经济圈已经初显端倪,中央政府和台湾地区政府都有相关配套措施出台,对于东部沿海地区转型经济而言,台湾经济的吸引力并非资金,而是台湾转型过程的经验和技能,这些只有依靠台湾企业家来大陆进行新一轮产业布局,方可将这些经验和技能传播开来,因此下一步东部沿海地方政府的规划布局就非常重要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