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储激增外管局不忧热钱更担心冷钱
外储激增 外管局不忧热钱更担心“冷钱”
外储激增 外管局不忧热钱更担心“冷钱” 更新时间:2010-11-7 9:06:27 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预示美元将再度“放水”,人民币重启小幅、稳步升值路线使得市场有理由认为“热钱”正在卷土重来。
中国三季度外汇储备的 “急转直升”似乎更加验证了市场的担忧。
不过,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担心却与市场相反。
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副司长管涛说:“现在大家的关注度并不应该放在所谓的热钱上,而应该是冷钱。”
外储激增与人民币“国际化”有关
所谓“热钱”,是具有“快进、快出”的特点。其流入套利,前提条件是要唤醒人民币,才能够实现套利。
这就意味着先要-结汇,将“热钱”换成人民币,然后投资等待资产价格升值或者趴在账面“坐等”升值套利。
管涛说,从近期监测的情况看,银行结售汇顺差扩大,并不是因为结汇的增加,而是售汇的减少。
简单地说就是,想换成人民币进来的外汇并没有增加,是境内想换成外汇出去的人民币减少了。
而这一现象与中国政府正在推行的人民币“国际化”不无关系。
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择机加快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人民币国际化的贸易进程进展相对迅速。
首先是中国与韩国、中国香港、马来西亚等八个国家或地区签署了总额8035亿元人民币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之后,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由上海和广东的4城市扩大到2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今年六月份以后,中国再次扩大了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境外地域由港澳、东盟地区扩展到所有国家和地区。
从前期试点的情况看,进口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量远大于出口,这意味着进口本应以外汇支付而却以人民币支付,这就意味着当期节约了外汇支出。
根据三季度外汇管理局的统计,统计系统反应跨境贸易与人民币支付的比例在上升。就是说人民币已经变相减少了付汇。
与此同时,中国开始允许境外三类机构运用人民币投资境内人民币债券市场,并支持香港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这是推动人民币境外流通使用迈出的重要步骤。因为与贸易进程相比,人民币国际化的金融进程一直相对滞后。
但是,这也引来了另一个矛盾。
管涛说,按照规定,只要境外主体持有人民币资产而不是通过人民币购售业务要求兑换成外汇,则不论其是否回流,都意味着我们对外负债增加,当期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上应记为资本流入。
也就是表现为外汇储备的增加。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分析,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强了,海外持有人民币的动机,对人民币接受程度都在不断上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平衡国际收支表的压力。
管涛表示,从这个意义上讲,并不宜将推行人民币国际化当作平衡国际收支的政策工具。
而且,一旦人民币成为跨境贸易结算货币,必然会产生境外银行和企业持有的人民币缺乏投资机会、国内企业境外筹资的人民币如何回流等问题,倒逼中国加速开放资本项目进程。
资本输出舒缓“冷钱”压力
没有“热钱”,中国存在的“冷钱”压力一直在上升。
何谓“冷钱”?
渣打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王志浩给出一个定义,就是中国的贸易顺差挣来的钱。如果有贸易顺差,就会导致很多国外的钱流入中国,与“热钱”的“快进快出”相反,这些钱是要长期趴在国内,然后中国的流动性不断增加。
“由于中国已处在流动性过分充裕状态,在货币回收仍没启动的现实状况下,通过正常渠道流入的资金和贸易顺差,就足以让中国流动性充裕程度更加泛滥。”上海证券分析了潜在的风险。
过去,外汇短缺是中国收支平衡的矛盾。现在面临的挑战有所转换。
上个月末的广交会上,商务部部长陈德铭经过现场调研做出判断,2010年的贸易顺差规模为1800亿美元。
实际上,这已经是商务部第二次调整2010年的顺差预期,年初的全国商务工作会议上,商务部内部曾经对一些关键的外贸指标做了预测,包括8%-10%的进出口增速,以及1000亿美元以内的顺差规模。
今年出口的恢复出乎意料之外。现实情况是中国再次面临顺差压力。
外汇管理部门目前在讨论主要措施。首当其冲的就是要逐步推进资本账户的开放,重点拓宽资金融资的渠道。
管涛说:“从很多国家经验来看,化解项目顺差给经济带来冲击最重要的手段,就是通过资本输出。”
这方面,几年来也有所推进,只是速度稍微缓慢。
“下一步我们要研究的是如何让进一步扩大境外直接投资的主体,还有进一步加大对对外投资的支持力度,除此之外,还在考虑配合有关部门支持国内金融市场的开放。”管涛说,近期人民银行、财政部下发的文件已经显示了这个发展方向,原来是允许境外资本可募集人民币债券在境内使用,现在放宽到在境内发人民币债券,可以购汇汇出使用。
这样一方面促进国内债券市场的发展,另外一个方面,缓解国内的外部供求市场压力。
相关文章:
IMF通过份额改革方案中国排名从并列第六跃居第三中国出口欧洲自主核心技术城市轻轨列车开建成思危:中国在国际碳交易市场应有一定话语权未来5至10年中国高铁时速将突破400公里史美伦:体制建立先于金融中心的地理位置汇丰王冬胜称控股内地银行与否取决政策沈明高:金融中心建设需把握三大机会李小加:香港能成为全球投资者实现中国梦的第一站玛丽莎拉戈:中国在经济危机中扮演反周期重要角色胡怀邦:可发挥“鲶鱼效应”提升中资银行效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