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已有88名省部级干部接受经济责任审计

审计署:已有88名省部级干部接受经济责任审计 更新时间:2010-12-22 9:14:41   在近两个小时的采访过程中,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没有拿一页纸的参考资料,但关于“十一五”期间审计工作的几十组数字却总能脱口而出并准确无误。

对于这位与数字打了近三十年交道的老审计来说,数字,也许更能概括审计工作取得的成就,更能反映审计工作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400多万——“十一五”期间审计人均促进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400多万元

记者:在即将过去的“十一五”期间,审计机关都做了哪些工作?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刘家义:“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在这期间,审计机关以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主线,先后组织了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经济实体和地方财政收入状况的影响、中央企业从事金融衍生品业务情况、中小企业扶持政策落实情况以及保障性安居工程等120多项审计及审计调查,对京沪高速铁路、西气东输二线、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等2万多个投资项目和1万多个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进行了跟踪审计,还跟踪分析了商业银行每季度新增贷款情况,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

五年来,全国审计机关共审计了72万个单位,促进增收节支3179亿元,挽回或避免损失546亿元;共查出重大案件线索6531件,促进被审计单位建立健全规章制度2.4万多项。

我讲两组平均数,一是五年来全国平均每个审计人员通过审计促进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400多万元,二是审计署人均促进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近1000万元。这从一个方面体现了审计工作发挥的重要作用。

6531件——“十一五”期间审计查出重大案件线索6531件

记者:您刚刚提到,“十一五”期间审计机关查出了6500多件重大案件线索,能具体谈谈这方面情况吗?

刘家义:“十一五”期间,全国审计机关共查出重大案件线索6531件,涉及8934人,其中司局级以上人员127人,含3名部级人员。

这五年,仅审计署报送的大案要案线索就有495起。这些案件主要发生在工程建设领域、金融领域、国有资产管理领域、土地等资源管理领域,既涉及外商或私营企业主,国有企业负责人,也涉及少数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这些案件的揭露和查处,为国家挽回和避免了重大损失,也充分发挥了审计监督的震慑作用。

分析这些案件的特点:一是发生的环节和领域相对集中,主要涉及审批、决策、信贷发放和招投标等环节,其中发生在金融交易、国有股权转让和土地矿产资源管理这三个领域较多;二是内外勾结牟取私利的“串案”“窝案”较多;三是一些管理较为薄弱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和事业单位违法违规问题日益显现;四是犯罪手法更加隐蔽,呈专业化和高智能化,有的不法分子通过网上银行等便捷平台异地大规模转移资金,有的通过关联企业虚开信用证或增值税发票贴现等方式骗贷,有的利用内幕交易信息或专业知识背景操纵股市牟利,很多交易甚至以合法形式出现,查处难度高,涉案金额也比较大。

88人——已有88名省部级干部接受经济责任审计

记者:“十一五”期间,我国突破性地开展了省部级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这项工作进展如何? “十二五”期间是否会有进一步突破?

刘家义: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我们探索建立了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这在国际上也是没有先例的。

目前,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逐步规范,地厅级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全面推开,省部级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正在试点的基础上,走向制度化。

“十一五”期间,全国审计机关共完成对16万名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其中,审计署组织了对18名省长、26名部长和44名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通过审计,受到处分或移送有关部门查处的领导干部约占4%,其中,158人受到降职撤职处分、92人受到其他处分、移送司法机关98人、移送纪检监察机关427人,当然也有不少领导干部在接受经济责任审计后,查明了情况,澄清了问题,得到了正名。

总的看,大多数被审计的领导干部能够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认真履行职责,积极推动本地区和本单位发展。但审计也发现,个别领导干部法制观念和责任意识不强;一些地方和单位的决策和管理制度不够健全,个别决策比较随意;有的地方对领导干部的绩效考核指标不够科学,尚未建立起清晰明确的问责制。

我认为,今后五年,按照中央要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范围和力度都会加大,也将更加规范、更有效果。

60%——审计公告数量正以年均60%速度增长

记者:有网友反映,每年一次的审计报告不点名了,审计的威力似乎有些减弱。您是否认同这一观点?

刘家义:我喜欢上网,也看到了这样的议论,我想借这个机会和大家交流一下。审计结果公开是国家政务公开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坚信并一直强调,“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目前,我国在审计结果公开方面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受国务院委托,审计署每年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的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财务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向社会公开;二是每个单项审计结果以公告方式向社会发布;三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以新闻发布的方式向社会公开审计结果。

审计公开是政务公开的重要方面,以前,在政务公开尚未制度化、法制化的情况下,我们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审计报告时会举几个例子,这就是所谓的点名,每个审计项目并不全部向社会公告。近年来,随着政务公开的法治化,审计公告已经常态化、制度化了。所以,我们更加注意发挥审计报告与单项审计结果公告的互补和衔接作用,审计报告不再举例子了,而是更多地反映预算管理和执行的总体情况,单项审计结果公告则侧重揭示具体部门和单位的具体问题,凡是审计发现问题涉及的部门和单位都一一点名。像今年的审计报告篇幅不长,没有点名,但后面的附件一大摞,该点名的都点了名,而且非常具体。

实际上,近年来审计结果公开的力度在不断加大。今年1至10月,全国共发布审计结果公告2896多期,比去年同期增长54.9%。其中,审计署发布审计结果公告23期,比去年同期增长64.3%。

100天——我国审计人员平均每年出差时间近100天

记者:“十二五”即将到来,展望未来,审计工作面临的最大困难和挑战是什么?

刘家义:这个问题我考虑了很长时间,要说挑战既有来自我们内部的,也有来自外界的。

从审计机关内部情况来看,关键还是人的问题。随着民主法治的推进,社会各界对审计工作的期望和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现实情况是,一方面,审计力量不足和审计工作量不断加大、审计工作任务重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很多国家的审计人员数量都占到总人口的万分之一以上,而我国共有审计人员8万人,只占总人口的万分之零点六左右。“十一五”时期,审计机关的业务工作量是3590万人天,也就是说,平均每位审计人员每年有近100天要在外勤审计现场工作。这些工作量还不包括他们回到单位进行的审计情况汇总、审计报告撰写、完成内勤工作等事项。即便如此,我们审计的覆盖率还是偏低的,目前每年对中央部门的审计覆盖面在三分之一左右,如果加上中央部门的二、三级单位,审计的覆盖面则还要小。以去年为例,我们对中央部门包括其二级单位的审计覆盖面刚刚达到25%。

另一方面,审计干部的知识结构和技术方法需要更新,理论水平和实战能力亟待提高,尤其是绩效审计和跟踪审计的开展,需要更多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需要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善于宏观分析的高端审计人才和国际化审计人才。此外,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也给我们工作带来挑战,如何适应信息化环境,不断改进审计的技术手段,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从外部环境看,核心是民主法治的问题。应该说,相对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来说,我国的法制建设还存在滞后的现象,个别单位和少数个人的法制意识还不够强,违规违纪违法现象还时有发生,审计的执法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同时,也存在对审计工作不理解的情况。这些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给审计工作带来不便。因此,我一直强调,审计机关一方面自身要坚持依法办事,另一方面还要通过依法审计,促进被审计单位依法行政,推动民主法治建设。

相关文章:

我国5年完成16万官员经济审计避免损失546亿央行发布11月份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明年A股多空辩国台办:鼓励陆资赴台望台湾进一步开放投资领域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单位将被停业审计署总审计师:经济责任审计发现六方面突出问题审计署:经济审计报告出具后应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审计署:探索和推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制度1-11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9%国务院:经济责任审计扩至省部级官员

3d测量工具

自动三次元测量仪

影像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