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勘行业承担着地质找矿,为国家经济建设和资源安全提供资源保障和技术服务的重任。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2017年,我国地勘行业持续深度调整,地勘经济保持5年来的下行趋势,地勘单位项目收入下降明显;在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过程中,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总量控制,地勘队伍规模逐步缩减;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下滑。尽管深度调整期中地勘行业呈现出一些不利于地质勘查行业复苏的变化,但是地勘行业也围绕着国家重大需求和经济社会转型需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寻到了新的发展动力和发展方向,在转型升级中推进着新旧动能转化。当前,我国生态保护区政策对地质勘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政资金主要聚焦在能源地质、民生地质等领域,矿业勘查投入将进一步减少。

这一年,深度调整依然是地勘行业的主要命题。未来,我国地质勘查市场的回暖主要取决于民生地质等基础性工作的推进程度,以及矿业投资的增加情况。

深度调整 成果纷呈

从探矿权设置情况看,截至2017年底,全国有效期内非油气探矿权共计21235个,较2016年末减少17%;登记勘查面积36.33万平方千米,较2016年末减少20.8%。主要集中在34个重要矿种,其探矿权共计17656个,占总数的83.2%。探矿权数量最多的5个矿种分别是:金矿(4895个)、铜矿(3841个)、铅锌矿(2246个)、铁矿(1842个)和煤炭(1302个),5个矿种探矿权数量占全国的66.6%。2017年,全国共出让非油气探矿权737个,同比下降36.7%;出让面积17411.44平方千米,同比下降36.6%;出让合同金额20.06亿元,同比下降81.7%;招拍挂217个,招拍挂出让合同金额10.64亿元;财政全额出资勘查的探矿权数415个。

在矿产勘查成果方面,2017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109处,其中,大型37处、中型29处、小型43处。新发现矿产地数量排名前列的矿种分别是:金(17处)、石墨(11处)、煤(8处)、铅锌(5处)、铁(4处)、银(4处)、磷矿(4处)。全国完成阶段性勘查的矿产地485处,其中预查39处、普查127处、详查207处、勘探112处。完成阶段性勘查矿产地数量排名前5位的矿种分别是:铅锌(64处)、金(56处)、煤(38处)、银(27处)、铁(25处)。主要矿种新增资源(333及以上)煤186亿吨、铁矿石0.6亿吨、铜104万吨、锰矿石982万吨、铝土矿石0.67亿吨、铅锌287万吨、镍28万吨、金112吨、银1741吨、磷矿石4496万吨、石墨5725万吨。

在基础地质调查方面,完成1∶5万区域地质调查15.9万平方千米,工作程度提高到41.6%;1∶25万区域地质调查0.5万平方千米。完成1∶5万重力测量0.4万平方千米,1∶5万航空物探39万测线千米;完成1∶5万地球化学调查0.5万平方千米,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1.1万平方千米,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18.5万平方千米;完成1∶5万矿产地质调查16.8万平方千米,圈定找矿靶区450处。全面完成我国管辖海域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完成1:5万水文地质调查3.9万平方千米。基本建成由2万个监测点组成的全国地下水监测工程。完成1∶5万环境地质调查4.3万平方千米。开展雄安新区地质调查,支撑服务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编制《粤港澳大湾区自然资源与环境图集》、《大西安城市地质调查与应用服务总体实施方案》等。完成1∶5万地质灾害调查1.6万平方千米。支撑31个省(市、区)基本建成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

大势未改 投入下行

自然资源部2018年5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地质勘查投入延续了近年来的下滑态势继续下行。

全国地质勘查投入资金198.36亿元,同比减少19.8%。资金来源:中央财政58.66亿元,占总量的29.6%,同比减少7.2%;地方财政67.46亿元,占总量的34.0%,同比减少17.6%;社会资金72.24亿元,占总量的36.4%,同比减少29.5%。

在勘查资金投入分布方面,矿产勘查120.61亿元,占总量的60.8%,同比减少29%;基础地质调查34.46亿元,占总量的17.4%,同比减少1.2%;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24.63亿元,占总量的12.4%,同比减少2.1%;地质科技15.47亿元,占总量的7.8%,同比增加9%;资料服务与信息化3.19亿元,占总量的1.6%,同比减少0.9%。资金投入排名前5位的省区分别是新疆(36.05亿元)、内蒙古(15.43亿元)、云南(11.33亿元)、黑龙江(8.69亿元)、青海(8.49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经济社会转型的新时代背景下,地勘基金不仅是国家资源安全保障的重要手段、矿产资源宏观调控的重要抓手,而且是矿业权出让制度改革的重要支撑、实施矿产地储备工程的重要途径。近几年,地勘基金找矿继续延续较高的发现成功率,同时基础地质和高勘查程度项目呈现出加大投入的趋势。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省级地勘基金(含资金)总体投入33.62亿元,同比降低了31.4%。其中,矿产勘查投入25.82亿元,同比降低了23.8%。全国省级地勘基金主要投向国家及地方紧缺、大宗重要矿产和地方优势、特色矿产,部分用于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自地勘基金履行引导和拉动风险勘查职能以来,在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基础上,陆续查明了大量矿产资源,部分重要矿产新增资源储量显著。其中,煤炭新增资源储量占全国新增资源储量的98%、铁矿占45%、铜矿占39%、铅锌矿占45%、钨矿占59%、磷矿占95%。地勘基金项目基本覆盖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类资源,围绕国家战略矿种和地方经济发展急需矿种开展勘查,累计形成了上千处大中型矿产地,为守住影响全局的能源、大宗矿产和战略性新兴矿产供给底线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障。目前省级地勘基金8182个矿产勘查项目中近三成可以为探矿权市场出让提供靶区,地勘基金成果已经陆续成为探矿权出让的主体。

分类改革 持续推进

按照财政部、中编办《关于做好事业单位政府购买服务改革工作的意见》(〔2016〕53号)规定,到2020年,现有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承担并且适宜由社会力量提供的服务事项,全部转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提供,将财政拨款改为政府购买服务,实行合同化管理、依法纳税。这意味着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也将是市场主体,与社会力量平等竞争。

截至目前,全国地勘类事业单位部分完成了分类改革工作。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中化地质矿山总局等隶属中央管理的国有地勘单位成建制地划归国务院国资委管理,成为地勘类中央管理企业。属地化管理的国有地勘单位分类改革是在中央统一政策要求下,由地方省级政府主导完成,由于各省(区、市)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并没有统一的改革模式。从分类结果来看,省域间还是呈现了较大的差异:河北、宁夏以及浙江等省(区)公益一类地勘单位比例较高;黑龙江、山东、山西、甘肃、湖南、重庆、贵州、福建等半数以上地区的公益二类地勘单位比例高,多数地区公益二类的单位比例超过50%。但是辽宁、陕西两个省的转企改革具有鲜明的特点。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地勘经济保持5年来的下行趋势,地勘单位项目收入下降明显。行业的不景气,加之在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过程中,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总量控制,地勘队伍规模逐步缩减。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非油气地质勘查单位在职职工42.83万人,同比减少8.21%,其中:地勘人员21.2万人,同比减少8.15%。从单位性质来看,2017年属地化管理的地勘单位在职职工23.92万人,同比减少7.5%,地质勘查人员13.35万人,同比减少7.23%;中央管理的地勘单位在职职工5.97万人,同比减少2.45%,地质勘查人员3.43万人,同比减少2.83%;其他地勘单位在职职工12.94万人,同比减少11.85%,地质勘查人员4.42万人,同比减少14.34%。

政策利好 孕育机遇

资源税改革、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等政策利好给地勘行业的改革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重新组建的自然资源部定位为负责测绘和地质勘查行业管理等。由此,加强地质勘查行业服务与管理势在必行。同时,自然资源部承担全面支撑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职责,以山水林田湖草资源调查为基础的“大地质”前景广阔,地质勘查单位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减税政策促进页岩气资源勘查开发。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关于对页岩气减征资源税的通知》称,自2018年4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对页岩气资源税(按6%的规定税率)减征30%。随着通知的印发,页岩气资源税税收激励政策正式落地。这将提高开采企业和社会资本勘探开发页岩气的积极性,推动页岩气产业大发展、快发展。

资源税改革减轻矿山企业负担,有望推进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发布《资源税征收管理规程》(简称《规程》),自2018年7月1日起施行。《规程》明确了运杂费和外购矿的扣减范围及凭据,规定对包含在销售收入中的运杂费用或外购矿购进金额进行扣减,同时强调如扣减的运杂费用明显偏高且无正当理由,主管税务机关可以合理调整计税价格,避免重复征税。该项政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矿山企业的负担,促进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

这一年,有关地质勘查的行业法规、政策正在或将进行调整和修改。启动了《矿产资源法》修订工作。部署开展矿业权出让制度改革。正式取消地质勘查资质审批,从2018年开始,除了页岩气、油气、稀土外,其它矿种的勘查均不再有资质要求。由自然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中国矿业联合会、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等单位通过深入广泛的调研、论证、修改,最终形成的我国绿色勘查第一个团体标准――《绿色勘查指南》发布实施,标志着经过3年来的探索实践,我国绿色勘查已进入规范化、制度化阶段。据了解,在《绿色勘查指南》基础上,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将组织相关部门继续加强对绿色勘查标准体系的研究,逐步推出绿色勘查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并在预算等方面给予绿色勘查支持。

转型升级 回暖可期

2017年我国非油气地质勘查投入同比降低20%,保持了5年的连续下滑。而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下滑也不利于地质勘查行业复苏。数据显示,2017年,受矿产品价格上升影响,矿业企业全国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4586.8亿元,同比增长2.6倍,但是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下行趋势。2018年1――2月,全国采矿业投资同比下降13%。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下滑,一定程度上代表未来矿业市场复苏尚具有不稳定因素,地勘市场回暖乏力。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政策趋紧对地质勘查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使得财政资金主要聚焦在能源地质、民生地质等领域,矿业勘查投入进一步减少。这意味着,未来我国地质勘查市场的回暖主要取决于民生地质等基础性工作的推进程度,以及矿业投资的增加情况。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为地质工作转型升级提供了最佳机遇期。

地质工作转型升级是指地质工作从传统的地质找矿向环境地质、农业地质、旅游地质、城市地质、灾害地质等大地质方向发展,以科技创新为手段,实现绿色勘查。地质工作的转型升级目标是为了充分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握住市场对地质工作的需求,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实现地勘经济健康稳步发展,为深化地勘单位体制改革培养人才队伍,筑牢经济和产业基础。

地勘单位要尽快理清工作思路,充分利用好技术优势,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找准地质工作与生态文明的契合点,将传统地勘工作的富余力量逐步向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转移,由点向面,逐步铺开。在实现转型升级中,地勘单位要从人才结构、产业结构、技术装备等方面为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做好储备,这是实现地质工作转型升级的基础能力。

一方面,要培养一支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提升专业技术水平,进一步拓宽生态环保类的市场准入资质。将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工作打造成为一套完整的产业体系,提高科学技术研究水平,逐步建立起市场竞争优势,为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地质工作转型升级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着力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发挥已有科研成果和人才、技术、产业等优势,把地质工作更多地倾向于地质环境与工程产业方向,最终实现地质工作的转型升级。此外,通过建设和启动一大批科研平台,推进“互联网+地质大数据”建设,促进区域性重大资源、环境、生态与工程地质问题综合研究成果大数据化,为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技服务支撑。

手指动作捕捉服务

动作捕捉设备

惯性动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