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工业机器人圈发生大震荡协作机器人该何去何从
“ 近日,位于波士顿的瑞森可机器人公司(rethink robotics)突然喧布关闭,此消息一出引起了行业的震惊,瑞森可曾是一家世界领先的协作机器人公司,其推出的baxter和sawyer机器人产品曾是被视为最具成长性的智能协作机器人。”
十一黄金周,国人正开心度假时,国外工业机器人圈却发生大震荡,协作机器人先驱之一rethink robotics于10月4日宣布倒闭,ceo已经通过邮件确认,让人不由得担心协作机器人的未来。
瑞森曾是一家世界领先的协作机器人公司,其推出的baxter和sawyer机器人产品曾是被视为最具成长性的智能协作机器人,使得机器与人类一起工作的理念又进了一步。瑞森可的产品在市场上似乎还没有真正打开,而资金不足使得公司不得不停止运行。
瑞森可由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罗德尼布鲁克斯于2008年创立,曾经获得了1.5亿美元的风险投资,投资者包括有ge ventures、highland capital partners和亚马逊网站创始人jeff bezos的投资公司bezos expeditions。作为一家高端技术开发公司,在机器人研发和推广上花费了巨大的支出,所以瑞森可一直在寻求将自己出售给另一家公司,但收购在最后一刻落空。
baxter和sawyer是瑞森可研发的两个机器人,其中baxter是一款双臂智能协作型机器人,该产品配置了腕部摄像头和力度传感器,编程十分简单,不需要专业程序员。baxter可以满足小批量、多品种的工种需求,执行生产线上料、机器操控、包装和材料处理等多种任务。而sawyer是一款式单臂双目的高性能协作机器人,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执行检查、质量保证、取放和线上装卸等工作任务。
baxter机器人
机器换人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的趋势,瑞森可曾经多次在展会上展示了先进协合机器人产品和行业解决方案,协作机器人具有安全、易用、通用等特点,可以灵活应用到不同的工艺当中,不过,也因为通用性的特点,使得机器人有些功能不是用户需要的,而通常要为多出的功能支付费用。
目前,baxter和sawyer的销售低于预期,其销售量只是整个工业机器人市场的一小部分。瑞森可和另一家协作机器公司优傲(universalrobots)的差距很大,优傲自2008年推出以来已售出超过25000台机器人,并在去年全球销售额达到1.7亿美元。
sawyer机器人
由于机器人销售太少无法填补支出,瑞森可积极寻找业务出售,但最后一刻谈判破裂,最终决定将公司关闭。据悉,瑞森可还出售其知识产权和专利组合,公司的91名员工也面临失业危机,瑞森可在早期推出了划时代的智能协作机器人产品,可惜没有取得预期的商业成功。
瑞森可曾是小型人性化机器人的领导者,而在过去几年中,优傲(universalrobot)、abb和kuka等公司纷纷进军小型机器人市场,随着越来越多的协作机器人出现,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瑞森可的倒闭并不代表协作机器人行不通,业内人士认为是没有跟上行业的发展速度。
根据经销商的反馈,baxter和sawyer机器人很难找到工业应用场景,而且在进行销售和推广过程,需要投入资源进行员工培训。虽然客户最初对产品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但事实证明,baxter并没有达到市场所需的速度、准确度和易用性。研发此款产品的工程师也可能没有真正了解制造商的需求。
一部分先驱者已经倒下,后来人依旧疯狂进入协作机器人市场,矛盾的现象让我们开始思考,协作机器人前景如何。为何很多业内人士认为,协作机器人不会有太大市场,但每次展会又大放异彩,被众人当做机器人未来方向之一的协作机器人在实际应用中都去哪儿了?讨论这个问题,就必须了解为什么协作机器人会如此火爆。
三大特点让协作机器人成为展会宠儿
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协作机器人销量1.65万台,占工业机器人市场4.3%,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市场规模超过30亿元。从2014年到2017年,全球协作机器人销量年均复合增速为69%,预计到2020年,全球协作机器人销量将达5.0万台,市场规模将突破84亿元。
高工机器人认为,协作机器人市场异常火爆,与其简单易用、灵活部署、安全可靠等特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机协同始终是机器人发展的一大方向,而协作机器人恰好可以满足这一特点,另外相比于传统的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的安全、易用、协作等特点也更容易“讲故事”,赢得众多投资人的青睐。并且,随着终端企业对柔性生产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机器人在一些环节的确会出现需求难以匹配的现场,给协作机器人留下众多想象空间。
也有不少人质疑协作机器人的存在价值。“协作的节拍慢跟目前中国工业市场的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不相匹配,想找到市场不会太容易。”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说到。有人则称:“协作机器人的产品设计更多倾向于安全,而牺牲了其他性能。十年过去,市场还没有接受这样的产品理念,很可惜。”
这种问题,协作机器人厂商早已想过。协作机器人是工业机器人的分支,但是毕竟产品形态已经有发生变化,它的应用会和工业机器人不重合,也会越走越远,自然也不存在过分竞争的关系,更多是一种互补。
微链机器人总经理张宇反驳道:“协作机器人的方向肯定是没问题的,很多机器人也都在测试在科研、教育方面,在工业应用的并不多。这并不能说协作机器人不行。如何利用好协作机器人的‘协作’才是关键所在。真要在工业中去应用,必须要与人工智能结合,发挥出人机协作的优势以及价值。”
另外,工业机器人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称不上广泛。就3c行业而言,2017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仅11台/万人,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协作作为工业机器人中的细分产品,体量更小,在终端企业自然不会太多,但大家始终相信协作机器人的广阔应用前景。
应用场景? 工业之外 天地宽阔
虽然大家一致看好协作的未来,但rethink的倒闭再次让人开始思考,如何发掘协作机器人的新应用场景,将是决定一家协作机器人企业成败的关键。
对于应用场景,镁伽机器人cmo乔志新指出:“镁伽目前专注于三个领域:生命科学、工业(电子制造)、新零售。不过镁伽看似多点布局,其实有所侧重,那就是生命科学。目前来看,传统工业肯定是最大的市场,接受程度也最高,市场教育成本比较低,但起量没有这么快,工业之外天地广阔。协作机器人的广阔应用绝对不止在工业,甚至,我们认为协作的主战场不在工业。”
梅卡曼德ceo邵天兰则认为,协作机器人一定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拓宽应用场景。“前两年很多厂家还在展示拖动示教之类的功能,今年领先的厂家,比如ur,重心已经转向贴近应用,一口气展示了14个工作站模拟真实工作环境,我们的3d视觉涂胶也在其中,其他展出协作机器人的厂家也类似。”
“协作机器人的概念和基本功能已逐渐通过了市场教育,现阶段大家的重心是找到适合协作机器人的场景,将市场真正打开。”他进一步说道:“如果协作机器人只是被拿来干传统机器人一样的工作,那么优势发挥不出来,当然销量也起不来。”
安川广田博康部长同样表示,现在机器人的使用方式正在发生转变,安川在思考如何将人的听觉、视觉、触觉等感知引进到机器人当中,无需示教,机器人通过接收信息自行判断,从而做到真正的智能。
随着协作机器人的不断发展,它的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拓宽。虽然工业领域更容易立足,但to c市场的广度更大、外延也更大,协作机器人也都在努力探索市场。“不过目前协作机器人的应用场景还是在工业领域真正能人机协作的场景,利用人视觉、力传感来完成一些复杂的操作。未来一段时间内,会逐渐扩展到医疗、新零售等行业,社会有一个逐渐接受的过程。”张宇直言。
扩宽市场 理解“协作”是关键
如何让协作机器人变得更智能,让终端企业明白它与传统机器人的区别,更符合终端市场的应用需求,才是协作机器人企业真正需要思考的。高工产研研究院院长罗焕塔直言“很多国内企业并没有理解这款创新性产品就开始进入,我已经劝阻超过10家企业涉足协作机器人。”
乔志新同样指出“技术好和产品好是两回事,很多人搞不清楚,甚至业界很多人都是如此。”
目前越来越多的协作机器人企业开始认识到这一点,艾利特cto孙恺说到:“艾利特下一步开始关注行业了,而不再是某一种本体本身。行业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而不是把协作机器人硬往各种行业里塞。”
孙恺进一步表示:“目前协作机器人量没有起来,还是因为没有一款足够惊艳、可量产的产品。目前在智能化方面做得都还不够。但我们相信明年会有更多国内企业加入,良性竞争是一个方向发展壮大的重要过程。”
关于未来协作机器人的未来,高工机器人认为,虽然短时间内,协作不会有质变发生,两三年还不足以把所有的点铺开。但协作的应用场景比传统工业机器人更广阔。
“如果说,机器人行业的未来如果是万里长征的话,目前大家走的也就几千米,未来大有可期。”张宇对未来充满信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