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尚希:今年财政政策将现四大方面变化

刘尚希:今年财政政策将现四大方面变化 更新时间:2011-4-10 10:59:35   讯 由上市公司价值线、中国改革报与网联合主办的2011中国高成长企业及投行领导人峰会4月9日上午在山东济南喜来登酒店召开,本次峰会主题为“新领跑者与资本市场新动力”,会议旨在提升成长企业参与资本市场能力,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下财政部财政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先生发言。

刘尚希: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主办方给我这么一次机会,就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相关问题与大家共同讨论。现在在财政货币政策的问题,大家非常关注,尤其业界的朋友们,尤其在资本市场,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走向将会怎么样,大家都在做判断,在这里我不想去猜测,因为未来是不确定的,猜是猜不准的,你很难去猜下一个货币政策会怎么样,财政政策会怎么样,那么我只是做一个解读,谈谈我的一些想法。这些想法也许能跟大家一起参考。

那么我们讲财政货币政策呢,首先应当看看我们当前的一个什么样的背景,我觉得这个是理解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走向的思考的一个重要的角度。我想看两个方面,一个是世界经济的状况,再一个就是国内的状况。中国的经济,以及宏观政策实际上都离不开全球经济状况的分析。从全球状况来看实际上归结为两个字,就是“脆弱”,现在全球的经济状态整体来看,还在复苏的过程之中,但这种复苏并没有一个稳固基础,它是一种脆弱的状态,这从美国到欧盟再到日本,这些主要的经济体都看得出来,在发达国家他们是全球经济的领头羊,那么他们的经济状况最主要的失业率居高不下,你不管它的GDP增长了多少,那么失业率的问题,它不能逐步地下降,那么不能说他经济已经复苏了。从全球来看,经济发展的方式正处一个调整期,我们说我们国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际上全球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那么在转变的过程里头,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存在。那么各个国家,在调整的过程里头,都有各自的打算,各自的考虑,那么整个全球经济的复苏,带来更大的变数。这是处于一个调整期,大家从各自角度出发,所以现在全球贸易投资的保护主义都很高,实际上现在各个国家都是自己顾自己,你很少有从全球这个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就是美国他制定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他肯定先考虑他自己,而不是考虑全球经济状况怎么样。像西方几个国家出兵利比亚一样,他首先考虑的不是利比亚的老百姓怎么样,他首先考虑的是是否符合我的利益,所以你这个政策是民主的还是独裁的,是很重要的,所以在目前这样一种全球格局下,你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实际上整个全球经济看起来是相当脆弱的。

那很显然,在这么一种脆弱的过程里头,对整个国家来说,市场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对中国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我们在这种情况下,你不能指望全球场对中国经济有很大的拉动作用,从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后,2002那种景象是不会再有了,这是我对世界经济的一个简要的看法,等一下可能龚先生会有更加精确的见解。

从国内看,有两个字“平稳”,国内的经济状况要维持过去得高速度,也是不可能的,“十二五”规划的制定看得出来,实际上有一个重大的判断,就是未来得经济高速增长,不大可能维持。所以“十二五”规划预期的增长目标是7%,实际上这就打破了我们长期来的一个临界值就是8%,长期以来认为中国经济低于8%就过不去,所以长期呢我们都是要在8%以上要维持运转,所有的宏观政策实际上都是围绕怎么样在8%以上运作的,到后来2008年国际危机的冲击,实际保增长都是一个保8。但是现在呢对未来的这种判断明显变了,保8是很难的,你要是靠政府的外力,强力的刺激去维持8,那是没什么意义的。这里头有什么样的因素呢?实际上刚才说了,世界经济发展方式在调整,我们国内的发展要调整,你发展方式调整的过程里头,你速度是不可能快的,你要快了也调整不了,中国下那么大的决心,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那么毫无疑问,这个速度,也没法快。加上还有许多的因素在制约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可以说我们现在民营经济、民营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最具活力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正处于一个瓶颈阶段。就是民营经济的发展,它进入了一个瓶颈阶段。这种瓶颈阶段,它面临着很多地压力,这种压力首先表现在资源、环境的成本提升了,从整个国家来说,资源环境的压力非常大,那么靠资源环境的这种成本外化来发展,这个阶段已经过去了。

还有社会的压力,可以说劳资关系,这也是大家关注的问题,那么大家议论呢,就是劳动者的报酬水平长期很低,那么要提高工资,要调整收入分配关系,那么这种社会的压力也会传导给民营企业。那很显然的它的劳动力的成本也会上升,还有很多民营企业,尤其在东南沿海一带的,做城市加工贸易的,它的市场是面向全球的、国外的,而这些城市加工贸易的外向型的民营企业,实际上长期以来,它是个生产车间。为什么它算一个生产车间呢,它不是一个真正的企业呢,所以相当多的民营企业,要从生产的车间转变为一个真正的企业,那是需要时间的。所以企业面临的转型。它需要自己的研发,需要自己的营销队伍,需要自己的战略,你不可能像过去一样,来一个定单我就生产,没有定单我就等着,那种仅仅是一个车间而已,那么现在呢,必须要转,刚才说了,你全球的市场,实际上不能像以前那么多拉动作用,全球市场的能量,相当于我们国家的生产的能力来说,它已经变小了,民营企业它要在找新的市场,开拓性的市场也需要市场,所以民营企业要有个脱胎换骨的变化,才能获得重生,那么在这样一个阶段当中你想想,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很难快的起来,还有作为民营经济的创新性的因素,最明显的就是技工,现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像高素质高强度、技工的缺口,实际上这些技术工人的缺口,对于我们制造业为主的国家来说,产生的作用是相当明显,还有一些创新性的因素,管理等等,这些新型的生产要素,实际上相对不足,对经济也会产生作用。所以综合起来看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在未来是不能快的,再一个从我们主观方面来讲,你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不能快了,我们应当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也不能像过去一样经济增长速度达不到8%,就过不去,现在必须面对,经济增速如果低于8%,那么怎么办。所以我认为这是整体上的一个判断。 那么从短期来看,就是从眼前看就是物价的问题,物价主要是食品价格上涨比较快,那么所通胀的压力比较大,我对这个问题的判断是,我觉得通货膨胀的压力,对我们国家来讲,它不是一个大的问题。当然我们要关注物价上涨,给老百姓的生活所带来的影响。那么我认为,现在通货膨胀、物价上涨这个问题,还远远次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个问题,如果说我们把注意力全都放到这个上头来,放到物价上来,那可能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那又会落空。所以国内我认为,现在的经济状况应当是比较平稳的,那经济增速不可能很快,但是也不可能低到哪去,有前两年的这个4万亿的垫底,这个经济不会很低,上了很多项目,项目并没有完工,还要继续投入,这很自然都会刺激经济增长,所以尽管经济增速会下来,但是经济增长不至于过分地下滑。所以现在对经济增长应当说还是比较平稳,但是不要指望高增长。

所以正是基于这么一种判断,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也好,都不是放在保增长上头,实际上都要进行调整。那么现在的提法已经很明确,货币政策就是要转到稳健,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连续9次在上调,达到20%了,利率也在上调,那么这些措施,既可以看作是货币政策向中心的回归,向稳健的回归,也可以看作是应对通货膨胀所采取的措施。那么货币政策什么情况下才是稳健呢,如果说你不断地加息,不断地提高准备金率的话,那就不是稳健了,所以这个步在哪,这个恐怕就要好好地判断。我认为现在货币政策收缩的已经差不多了。而现在的物价上涨的问题,我觉得需要有种新的认识。物价上涨是不是就是通货膨胀。我认为这是两个概念,我们传导的交割数,你认为是物价上涨还是通货膨胀,其实我觉得要分开来看,通胀膨胀就是流通中的货币多了,它跟物价上涨它不是一种必然的联系。就是说通货多了,物价不一定接着涨,有个例子2009年发了多少货币啊,物价涨的怎么样,再一个货币少了,流通的货币少了,也未必见的物价不涨,它这里头是有的条件的。我们不能抽象地去看,流通量和货币量的联系,是不是货币供应量只要一扩大,物价肯定要上涨,这是货币数量论的一种解释,我认为,货币数量的判断,我们货币和物价的关系是片面的。货币它不仅仅是一个数量,它还是一个状态。它在不同地状态下,它产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实际上在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我认为发展这个阶段以后,整个货币函数已经变了,跟过去不一样了。过去是以产业为核心的那么一个阶段,那么现在变成以资本、以金融为核心的阶段,这个金融化表现为经济的金融化,我们财富的金融化,实际上是全方位的金融化,那么进入全方位金融化这么一种条件下,情况发生了变化。实际上我们对什么是货币,都需要重新定义,所以不能沿着过去的老的框框,老的理论,来看这个问题。那判断一下我们现在物价上涨,我认为它主要还是供应的因素,收入的因素所造成的。食品价格上涨,我认为在中国是一种长期趋势。我们应当接受这个事实,中国人多地少,人口还在增加,那食品价格它能保持保持低位,像过去一样,那是不现实的,在统筹城乡化上要增加农民收入,保证粮食安全,从这个意义上讲,食品价格的上涨没什么害处。它有利于调整城乡之间的这种分配关系。所以从这点来看,我认为,物价上涨,尤其是由食品价格引起的物价上涨不要过分敏感,但是我们现在是依据GPI说到了3%、4%、5%这么一些临界值去决定货币政策的趋向,我觉得这个有点过于简单化。要看这个物价上涨它是怎么形成的,那如果说这是供求方面的影响造成的,减速解决不了问题,没有意义,还有收入性的因素,收入性的因素导致了物价上涨,可以说美国量化的宽松的货币政策,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那涨了多少了,像现在的石油,你要是北非的这种动乱的这种局面持续下去,那油价还会上升。那我们这边铁矿石和石油对外依存度是相当高的,实际上都超过50%在这种情况下,你紧缩国外的通胀,解决不了问题。

所以我觉得,从我的角度分析判断货币政策,紧缩差不多了,当然预测央行会采取什么样的动作,那就要分析央行它的逻辑,那是猜谜的游戏,因为央行它有自己的判断,我从我的角度来看,我觉得货币政策的紧缩已经足够,要紧缩的话对经济都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如果说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带来影响大的话,就业的问题,那就会跟着出现,表面上看起来是民工荒、实际上都是结构性的矛盾,刚才我说了更多的是因为产业转型、企业升级,那么它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力,技术工人他找不到,但是普通的劳动力应当说还是比较充裕的,算大账的话,就业的压力还是相当大。

前不久跟一些浙江的老板在一块聊天,他们就感觉到这个在浙江的民间金融很发达,过去叫“地下金融”,我问他为什么这么发达,实际上是很多中小这个融资非常困难。一些民营企业的比较大的企业,实际上都有这个借债活动,那些大公司呢,有钱,它把这些钱它借给其他企业,主要是中小企业,在这里头实际上看出来,一些资金啊,它从实体经济领域已经是退出来了,它在转向资本市场,转向借贷时代,而这种市场实际上是隐性的,所以从这里看,资金面虽然说流动性泛滥,流动性过多,我从来没有看到一个权威的数据,什么叫多了,什么叫少了,还有什么是流动性,流动性到底指货币还是资金,这是不一样的。我觉得现在流动性这个概念没有去深究的,渐渐地是什么M1M2货币政策上考虑的,这里流动性多了少了,跟GDP比较一下,再跟外国比较以一下,说流动性多了或者少了,我觉得这种比较过于简单化,你跟美国比较有什么意义,它的结构和经济发展阶段,跟我们国家都不一样,动不动以国外的数据作为一种标准,来谈论国内的事情,这在方法上就完全错误,但是我们现在形成一种习惯性的思维,就是把国外的一些数据,当做一种标准来看,当做一种真理,那这样判断中国的事,毫无疑问是要有问题的。所以我觉得现在对我们整个的判断,国内的这种经济状况,财政货币政策,我觉得需要在理论上面、方法上面,要重新考虑,需要创新,需要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要考虑我们判断我们到底现在流动性是种什么样的状态,因为现在这个媒体上有很多,说流动性还是过多,2008年的时候,危机来的时候,大家都知道,2008年上半年是在双防,防经济过热,防物价上涨,那个上就是说的流动性过剩,到了2008年底2009年初的时候,流动性突然消失了,央行没有说流动性去哪了,所以这些事实和现象,我觉得就是要重新思考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说现在好像前两年有那么多的货币财政部财政现在这个流动性过多,泛滥,我觉得需要谨慎。那么现在的财政政策实际上我简单说一说,面对现在的情况,积极的财政政策跟过去还是没有两样,还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但是从方向上,从内容上,从着力来干都有十几性的变化,四他实际上表面是一种态度,什么态度呢,就是财政策要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地姿态,但是不是说它在内容上真正像过去在扩大性的政策呢,但实际上现在已经变了,财政政策现在发挥得领域,在去年的经济工作会议上,实际上都很明确,那就是在经济增长、结构的改善、收入分配的调整、社会的调整,这四各方面发挥作用,这四个方面的作用大家看得出来,它不仅仅是经济发展,它包括社会发展,整个过去从经济的角度来考虑财政政策,那已经是不一样了,它已经变了。

这个变体现在四个方面,实际上我认为它有四大变化,第一个变化呢,就是这个财政政策,它过去的总量政策变成结构性政策,过去主要是通过扩大社会总需求,来防止经济下滑,现在变成主要财政收支的平均,来促进整个经济结构的优化,所以它从这种准量性的调整,转向结构性的态度,我认为这是很大的变化。

第二个变化呢,就是财政政策主要是搞投资,扩大公共投资,转向主要扩大公共消费,前两年的4万亿的刺激经济的计划,那四万亿主要指经济投资,那么现在呢,更加强调的是要扩大消费,那在财政政策上主要体现为公务消费,财政所有的钱花出去,变成两个东西,一个变成投资,一个变成消费。所以现在财政扩大公共消费呢,实际上是财政的扩大。那么在这里头很显然,就是要扩大公共消费,这说明财政政策它在变,过去主要搞投资,而投资里头它也在调整,投资过去的投资呢,可能是更多的生产性投资,现在更多地是消费型投资,像今年100万保障房的建设它提出来,这是很重要的,而且这是政府首要的任务,保障房是什么呢,保障房是消费型的房子,所以消费型投资,所以即使投资的话,要怎么样转向促进消费。尤其促进社会的基本消费的均等化以促进社会的公平,这是第二大变化。

第三个变化呢,财政政策的要以经济功能为主,转向以社会功能的强化。就说过去讲财政政策,一谈就是作为经济政策来看,更多是从经济思维来认识,来解读财政政策,但现在的财政政策,更多地是发挥它的社会政策的功能,更多地要促进社会的公平。现在强调民生的保障和改善。这个作为财政政策的核心内容,那很显然,那这个都是要更多地发挥财政政策的社会政策的功能,而不只是简单地说,发挥它的经济政策的功能,因为长期我们说,这个经济思维的影响,一谈财政政策呢,准确是个经济政策,我认为现在这种观念,是到了改变的时候了,第四大变化,就是财政政策从短期目标为主,转向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结合。作为宏观调控的财政政策是短期政策,就是通过相继决策,来减少经济的波动。作为经济政策的财政政策,它本质上就是短期政策,你扩张也好,收缩也好,它不可能是长期实施的,但是现在随着财政政策它的内容的转变,着力点变化,那么实际上它现在变成一个长期的政策,它有个长期目标,这个长期目标就是民生问题,结构问题,分配问题。而这些问题不可能是见机行事,不可能是相继决策,不可能是此一时彼一时而是要长期不懈地做下去的,既是要在很长的时间内,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所以财政政策呢,它不仅仅局限于短期问题的解决,更多地要考虑解决长期问题。

所以积极财政政策这个提法,实际上就包含了它取得的变化,那么从当前的情况看得出来,积极财政政策有这么一点,它的精神实质,这种积极的姿态这个没有变,但是内涵变了,它的方向也变了,着力点也变了,毫无疑问这种变化会对资本市场产生影响。那么这种影响到底会是怎么样的,介于时间关系我不在这分析了,大家都可以作出判断,这是我们的以及之间,供大家参考,谢谢大家地。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曲溪

曲溪理财

冬季食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