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成万金融投资报:货币政策频吹“从紧”风12月A股上下两难

杨成万金融投资报:货币政策频吹“从紧”风12月A股上下两难 更新时间:2010-11-28 8:41:48   11月股市一路坎坷、震荡不已,昨日大盘指数报收于2871点,与上周五相比下跌了17点或0.58%。下周,A股将迎来本年度最后一个交易月,在信贷政策不断收紧的情况下,持续弱势震荡的大盘会出现怎样的走势?在流动性依旧宽裕且大盘蓝筹股估值不高的情况下,跨年度行情会否出现?还有多少新的热点投资机会可以把握?……为此,本报记者独家采访了中原证券研究所所长袁绪亚、西南证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王剑辉、日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徐海洋。

政策研判:“从紧”之风或催生再加息

记者:目前货币政策“从紧”之风频吹,有消息称货币紧缩政策未来数月或集中出台,对此,你们是如何看待的?

袁绪亚:按照惯例,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将于12月中旬召开,会议将对明年的经济工作、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定调。我认为,鉴于之前加息在短期内控制通货膨胀,特别是食品价格上涨方面效果并不非常明显,政府可能将采取针对低收入城镇家庭进行财政补贴,并释放某些政府储备食品库存以帮助抑制基本消费品价格上涨。同时会采取一些行政手段、法律手段来达到抑制通货膨胀的目的。就货币政策而言将延续“小步快跑”、“多线并进”的方法,如有关部门一直侧重通过严格控制资本流入、存款准本金率上调和冲销以及收紧信贷供应等方法来管理多余流动性,如果11月份消费物价指数同比增长幅度仍然居高不下,那么,央行再次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都是有可能的。哪怕会“紧缩”过了头,但也会先“紧缩”,再进行一些调整和修复。因此,12月份在货币政策方面将是一个不平凡的时段,但一次性大幅度加息的可能性不大,未来货币政策走势将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调控效果。

王剑辉:由于目前的通货膨胀压力太大,因此,管理层会更多地考虑抑制通货膨胀,这样,难避免会“误伤”经济和股市,如果11月份通货膨胀数据依旧很高,则再次加息会在今年12月份发生。但客观地讲,有些东西的涨价并不是货币政策能够解决的,比如游资对农产品的炒作,其资金来源并非依靠银行借款,央行收紧银根仍然解决不了这一问题。只能从生产、流通、储备、进出口等环节入手,切实保障粮油、蔬菜、食糖和化肥、柴油、煤炭、棉花等重要商品供应,稳定居民生活基本生活必需品和重要生产资料价格。再说,央行的货币政策也并不是由央行一个部门确定,将涉及到银监会、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多个部门,会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后才能决定。而基于目前我国经济复苏的进程和周边市场“量化宽松”的现实,估计还是温和调整,分步到位,而不会一次性大幅调高利率。

徐海洋:12月份加息一次是大概率事件,即使如此,“负利率”现象仍将严重,按照目前4.4%的 CPI上涨幅度,按每一次加息0.25个百分点,要加8次才能使利率由负变正,因此,现在已经进入了加息周期,货币政策将转向。近期一些商品价格出现上涨过快,除了与供求因素有关外,游资炒作也是其中重要的推手。参考往年惯例,预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在近期召开,防通胀将成明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此外会议可能在明年的信贷规模、投资项目的分配以及更多的紧缩政策的出台方面有新的举措。大家一方面对中国政府抑制通胀、保障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决心和办法表示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又担心抑制通胀难度大,如果措施不当,不仅效果有限,还有可能影响中国经济增长。

资金研判:年底回笼压力加大

记者:在从紧的货币政策预期下,市场资金面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

袁绪亚:从此轮通胀的原因来看,一是自2008年底以来,为了应对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国政府推出了“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2009年和2010年又分别新增贷款9.6万亿和7.5万亿,这样,使市场增加了流动性21万亿元以上,现在开始产生负面效应了;二是美国实施的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而引发了全球性的流动性泛滥;三是中国投资渠道不足导致无法对冲过剩流动性。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市场流动性不会因为货币政策收紧而出现大幅减少的现象,因为收紧的只是出自银行系统的钞票,而民间资金不存在受影响的问题。关键是看股市的赚钱效应如何。再说,管理层也不希望经济大起大落,因此,明年的新增贷款至少也应在6.5万亿元以上。另外,人民币升值是一个长期的趋势,估计在2011年升值5%,大量的境外热钱还会流入,而正因为中国投资渠道不足,那么,这些热钱将主要流入股市。

王剑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11月第一周新增信贷投放规模已达4000亿元,接近正常情况下全月投放量。截至目前,本月新增贷款已接近6000亿元,全年7.5万亿的信贷规模几近告罄。如果12月份信贷投放出现停滞,甚至停贷都不奇怪。而股市上的资金与实体经济中的资金不同,股市上的资金可谓“来去匆匆”。有信息表明,自今年8月份以来,香港热钱流入内地的数量逐月增加,而且增加的速度是近8年来最高的,但现在可能到了流出量大于流入量的时候了。这是因为,一方面,中国内地将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市场流动性下降,在市场参与者看空股市的预期下,股指应声而跌;另一方面,近日美元借爱尔兰债务危机和朝鲜半岛局势紧张等持续反弹,港元等亚洲区货币汇率下挫,市场担心热钱已开始撤离亚洲。虽然也有资金增加的因素,如14家券商获第3批两融试点资格,按照前两批券商授信额度占净资本的比例计算,保守估计第三批试点券商的总授信额度将在210亿元以上,再加上前两批获批试点资格券商的总授信额度共计将超过800亿元,但远远不能对冲资金的流出量。

徐海洋:我对12月份的市场资金面不悲观。历年来信贷目标仅是一个指导指标,往往会被突破,虽然监管机构可以通过“窗口指导”对银行信贷投放规模和节奏进行提示,但信贷投放自主权仍在银行,商业银行会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微观主体对资金需求自主决定放款规模。现在有些银行的总行对原本12月底放贷的项目要求在11月底必须赶紧放出去。明年一季度的任务能审批的要在12月底提交审批,所有流程都提前了。因为银行预计明年的整体环境将更加紧缩,今年能放就尽量放,此外还可以通过最后一个季度扩大规模来做大基数,以获得来年更多信贷额度。同时考虑到连续两年信贷高增长的惯性因素,今年7.5万亿的计划可能要被突破,以保证存量项目得以续建和完成。而且由于一些大型项目的贷款存续期较长,贷款数额庞大,需要银行资金持续介入。否则将造成大量半拉子工程,银行贷款质量也会出现下滑。因此,明年的新增贷款规模也比今年少不了多少,至少6.5万亿元甚至有可能达7万亿元左右。

趋势研判:维持2700—3000点之间箱体震荡

记者:基于目前的政策面和资金面,12月份A股市场将出现什么样的走势,哪些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袁绪亚:我对12月份大盘走势的基本观点是窄幅震荡。从昨天的市场表现来看,年线得而复失,将对持仓者心理构成重大压力。由于对货币政策“从紧”预期的强化,市场谨慎气氛有所抬头,盘中回踩60日均线,下周将检验60日线,这比较关键。短期内市场走势还不甚明朗,将有待于11月宏观经济数据的公布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因此,这是两个值得重点关注的“时间窗口”。在这个阶段,A股总体上是上下两难。在后市投资机会的把握上,建议轻大盘重个股,鉴于目前有关受益通胀,抗通胀及人民币升值概念的个股机会减少,市场热点重新回到中小市值板块上来了,建议关注前期涨幅不大,估值相对合理,且年报业绩“预喜”的中小盘股。而且这些个股很多还有比较高的送转预期。此外,因为“十二五”规划要求落实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新措施,因此也应该关注汽车、家电、互联网、旅游、航空等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亮点之一,这个板块包括了七大子行业,其中会有很多优势公司借助政策利好脱颖而出,但需进行仔细筛选。

王剑辉:在目前管理层将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工作的“第一要务”之际,很难说市场有趋势性的上涨行情,估计从现在起到明年“两会”前都会以遏制通胀预期为主,货币政策与其它经济政策都会以此为中心,形成高压态势。因此,市场真正好转可能要等到明年“两会”之后,但向上空间依旧不大。当然,继续向下调整空间也十分有限,因为作为占大盘权重极大的银行、地产股已经“跌无可跌”了,特别是银行股,市盈率与市净率都相当低,在全球都非常罕见。在这样的情况下,12月份的大多数时候会在2700—2800点的箱体之间窄幅震荡。从短期看,只存在一些交易性机会,而无系统性机会。操作上建议关注有涨价预期的白酒、受益消费升级的服装和与经济复苏息息相关的重工机械等个股。

徐海洋:12月份大盘会震荡向上,支撑本轮上涨行情的关键因素有四个:一是周期股与非周期股之间出现了轮动现象,从本周的盘面来看,前期上涨过快的周期性行正在进行估值修复,而中小盘股重新活跃,昨天,仅调整一个交易日的创业板个股再度活跃,表明市场整体的活跃度较好,大盘出现级别较大的调整的可能性非常小,大盘整理之后继续向上的概率应该是大概率事件;二是美国重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还将持续下去,人民币还会升值,国际热钱还会流入;三是房地产调控政策阶段性靴子落地;四是欧债危机现在已经寻找到了解决办法,市场对其的担忧正在逐步减弱。市场的中期趋势是向上的,不确定的因素主要在于通胀,11月份CPI同比增速可能再创新高,货币政策工具如加息或者提高差别准备金率等会再次使用,因此现在需要关注通胀压力上升带来的风险和扰动。在行业配置上,建议投资者加大对非周期股如新兴产业新经济、大消费类包括医药百货等个股的配置力度。

刑罚种类

季节食疗

理财投资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