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珂金融投资报发三破二悲剧重演破发潮预示大盘反弹渐近
林珂金融投资报:“发三破二”悲剧重演破发潮预示大盘反弹渐近?
林珂金融投资报:“发三破二”悲剧重演破发潮预示大盘反弹渐近? 更新时间:2011-5-6 10:52:51 新股破发潮再袭A股,继4月26日创业板三只新股上市两只破发后,昨日创业板再现“发三破二”的悲剧。
从高位回落算起,截至昨日沪指最大跌幅已超过7%。而记者统计,4月1日至今,两市共有27只新股上市,其中破发家数达16家,破发比例高达59%。破发程度最高的当属4月28日上海主板上市的庞大集团,该股上市首日便大跌23.16%,创下两年来新股首日破发最高纪录。破发潮背后,新股首日涨幅也出现明显萎缩。上述27只个股中,仅步森股份在首日上涨62.86%,其余个股多数涨幅在0%-20%之间。
曾经,打新股的稳定收益使新股发行一票难求;而今,打新市场却成为投资者的噩梦,中签往往就是“中镖”。
打新等于买“套”
新股破发悲剧持续上演,市场资金对新股的冷漠态度不仅让上市公司市值缩水,更是让参与打新的投资者伤痕累累。
破发潮汹涌,打新等于买套。从新股中签率来看,虽然市场对新股的追捧已明显减弱,但仍有大批资金不惧破发勇敢买入。从网上和网下申购比例来看,机构投资者的网下申购占发行股份的比例,远大于散户投资者的网上申购。由此可见,在众多打新资金中,基金公司仍是参与打新的绝对主力。
而在各路“中镖”资金中,基金也是绝对的亏损主力。据统计,今年以来参与网下认购的基金合计亏损已超过2亿元。大面积的破发让基金公司损失惨重。而在打新部队中,工银瑞信成为最爱打新的基金。相关资料显示,工银瑞信动用多只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参与打新,而正是因为打新积极,给工银瑞信基金带来了明显的浮亏。
新股破发也给散户投资者带来了不同程度的亏损。与网上申购不同的是,机构投资者因锁定期原因亏损暂时还出现在账面上,如果股价出现反弹,部分机构或可解套。而参与网下申购的散户,则多数选择在首日认输出局。从新股上市当日龙虎榜信息来看,国信证券深圳泰然九路营业部、国信证券上海北京东路营业部、国信证券广州东风中路营业部、华泰证券江阴福泰路营业部、财通证券绍兴人民中路营业部等五家营业部,基本占据所有上市首日卖出席位的营业部席位,成为破发潮中的牺牲品。
值得“庆幸”的是,上述五家打新营业部打新范围主要集中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从而躲过了庞大集团上市首日超过20%的亏损幅度。
谁定新股首日生死
与此同时,引发破发潮深化的原因,已成为市场的焦点。
某券商策略分析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破发主要集中在中小板和创业板,虽然发行市盈率已经明显下降,但现阶段估值仍在‘半山腰’,再考虑到业绩弹性问题,很多缺乏业绩支撑与成长性的股票上市后股价出现破发,也是市场的直观表达。在发行市盈率没回到合理区间前,高估值、高股价发行的新股,在上市首日破发在所难免。”
对于该分析师观点,信达证券分析师梁浩表示赞同,“高估值发行是造成破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近期大盘持续走低,市场弱势明显。当市场整体环境处在弱势中时,新股破发则是常态。目前,新股发行仍维持较快水平,上市的股票多了,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改变,资金追捧力度下降也是造成破发的原因之一。但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破发个股的增多,估值持续走低,可能会吸引投资者的关注,新股破发的窘境有望发生改变。”
然而,高估值引发新股破发潮的观点也并非得到所有人的认同。一位成都私募人士对记者表示,“新股破发与发行市盈率并没有直接关系,高市盈率发行的新股上市后大涨的有之,低市盈率发行的新股跌破发行价的也不少。例如,发行市盈率高达138倍的星河生物上市首日便上涨超过30%,而随后股价仍保持震荡上行。从发行市盈率来看,创业板发行市盈率已从之前动辄100多倍,回落至50倍左右。而50倍的估值已达到创业板平均估值,但近期破发新股中,换手率多数维持在20%-40%的地位水平,由此可见,炒作力度的减弱是造成破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市场见底仍需观察
有市场人士告诉记者,新股破发是不可能消灭的一种现象。一般来说,一旦新股大量破发之时,往往是市场底部的预兆。那么,近期的破发浪潮,是否预示大盘即将见底?
上述券商策略分析师表示,“新股大面积破发,表明现在市场已处在明显的弱势环境中。而大面积破发后,市场往往在随后不久的时间内出现了明显的方向转变。如去年6月,市场也出现了破发高潮,当时大盘震荡下跌,市场弱势明显;而在7月初,大盘探底完成后便出现了一轮反弹行情。最近一次破发潮出现在今年1月,当时大盘同样处于弱市;而在破发潮后,大盘探至调整新低后转身反弹,而反弹延续了近三个月之久。近期,股指再度走弱,新股再现大面积破发,或许意味着大盘又到了物极必反的时候。”
尽管新股破发对大盘走势有一定的预示作用,但与往常不同的是,近期虽然大盘持续下挫,但是破发潮已经在前期便普遍出现,对此业内人士提醒,据此判断大盘是否见底还很难说,投资者还需耐心等待转势的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