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钢稀土收储尚未国家化资金或成企业最大难题
包钢稀土收储尚未“国家化”资金或成企业最大难题
包钢稀土收储尚未“国家化”资金或成企业最大难题 更新时间:2010-5-27 6:04:39 争夺稀土定价权,不仅要 “限出”,还要“收储”。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赶赴国家确定的首批收储试点包头,当地知情人士对记者表示,外界热传的收储试点方案在包头尚未进入实质性的操作阶段。至于外界争论较多的收储产品究竟是“精矿”还是“氧化物”,当地权威人士明确对记者表示,一定程度上,收储氧化物对掌控稀土市场的定价权更有影响力。
《每日经济新闻》了解到,尽管国家层面的收储试点尚未展开,但收储试点可能确定的唯一企业包钢稀土,早已在争议中开始了自己的“实验”。
包钢稀土收储“实验”
针对稀土出口,国家近年来设置了系列出口关税以及出口配额,调控成效初显,但是有关稀土收储,究竟是“精矿”还是“氧化物”,至今仍然没有定论。
根据国土资源部近日召开专家研讨会拟定的研究方案,包头将确定作为国家稀土战略收储的首批工作试点,并或将在行业龙头包钢稀土兴建10个稀土氧化物储备设施。对此,包钢稀土并未正式公开回应。
据当地知情人士透露,目前“8万吨氧化物”和“30万吨精矿”均已列入包钢稀土的收储计划。
“2008年,包钢稀土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就已经开始进行收储。客观来讲,国贸公司的成立本身就有充当‘蓄水池’的意图,价格低时收储蓄水,价格高时投放市场,以此平抑价格。”上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这和此次国土资源部要求储备试点完全是两回事。
同时,有分析人士指出,2008年正值金融危机,单纯从企业利益考虑,国贸公司收储也是很自然的。因此,此前外界猜测这种收储直接出自国家的收储战略,其实是很难完全确定的。
此外,天相投顾有色分析师张方告诉《每日经济新闻》,包钢稀土计划在5年时间里收储30万吨精矿,也是多为配合包钢的选矿需要,因为目前包钢稀土的选矿厂生产能力为25万吨/年,折合稀土氧化物年产能为10万吨左右,这超出了国家的产能限定要求。如果不收储,超出国家限定产能的那部分精矿就会被排到尾矿库,这样将会增加二次开发的成本,同时造成更大的环境污染。
“介于包钢铁矿开采势必分离出稀土矿的特殊性,包钢稀土必须收储精矿。”他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
国家收储带来企业资金之困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包钢稀土目前收储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资金流”,这也将是战略储备试点和正式启动以后,收储企业共同面临的一道难题。
上述人士介绍,无论国家战略层面如何考虑,对企业来说,收储可以只是一种商业行为。相对来说,收储氧化物的成本将会更高,因为市场上最便宜的氧化物需要2万~3万元/吨,而精矿最高也不超过1万元/吨,收储氧化物需要占据更多的现金流。
“以包钢稀土为例,斥资30亿元收储8万吨氧化物,财务成本大约需要1.4亿元,政府能补贴共计2000万元,其余1.2亿元需要全部由包钢来补贴。收储后,包钢稀土将面临更大的现金流考验,因为被收储挤占的资金收入空间,或将再需要从银行贷款,而包钢稀土目前的资产负债率已经高达60%。”上述业内人士说。
目前国家战略收储的补贴计划尚未明朗,补贴多少,能多大程度缓解企业因收储而带来的销售资金流压力,都是企业最为关心的。
收储稀土氧化物更管用?
现在关于稀土收储方式最主要的争论就是,有观点认为,包头的稀土资源是铁矿的伴生,在开采铁矿资源的同时势必将分离出稀土矿,因此,对这部分副产矿进行储备是很有必要的;而收储稀土氧化物更多的则是为满足个别企业的利益,并非国家战略需求。
对此,一位权威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一定程度上,收储氧化物对掌控稀土市场的定价权更有影响力,“因为随着国家对矿产源头开发日益的严密把控,国家对精矿已经拥有足够的控制力,例如包钢的‘统购统销’,不会让精矿直接流通市场,而稀土氧化物直接流通市场,其流通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到市场秩序和价位。”
对此,张方表示,目前最大矿产地白云鄂博矿的开采权就掌握在包钢手中,稀土收储只对包钢稀土一家公司具有可行性,也就是说,只要包钢稀土一家根据国家战略以及市场需要进行收储,其他公司也可以不必要收储了。至于究竟收储 “精矿”还是“氧化物”,都不那么重要,就一如包钢稀土现在的状况。
同时,2010年2月,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批复的 《内蒙古自治区稀土资源战略储备方案》显示,内蒙古稀土收储包括矿石储备、精矿收储和镧、铈、镨、钕稀土氧化物收储三个层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