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国信托业的发展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我国信托业的发展方向,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我国信托业的发展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银监会是做什么的现在信托业的发展怎样呢?对于金融硕士毕业生来讲是个值得选择并长期发展的好去处吗?信托资产规模下降违约事件多发,还值得托付吗?疫情影响下,对于房地产信托的影响有那些?有啥机遇?银监会是做什么的银监局主要是统一监督管理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维护银行业的合法、稳健运行。是属于国家单位。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中国银监会或银监会;英文:ChinaBankingRegulatoryCommission,英文缩写:CBRC)成立于2003年4月25日,是国务院直属正部级事业单位。

根据国务院授权,统一监督管理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维护银行业的合法、稳健运行。

一、银监局成立背景

银行监管是金融监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架构的安排既要与金融业的总体发展和监管安排相适应,又要与市场约束、银行内部管理相协调,事实上是一个权衡监管成本和效益安排的结果。银监会的设立向外界显示了政府以加强监管建设为引领,提升行业发展水平的改革意图。

二、主要职责

1、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制定并发布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及银监会其业务活动监督管理的规章、制度;

2、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审查批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以及业务范围;

3、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行任职资格管理;

4、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制定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审慎经营规则;

5、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及其风险状况进行非现场监管,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评价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风险状况;

6、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及其风险状况进行现场检查,制定现场检查程序,规范现场检查行为;

7、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并表监督管理;

8、会同有关部门建立银行业突发事件处置制度,制定银行业突发事件处置预案,明确处置机构和人员及其职责、处置措施和处置程序,及时、有效地处置银行业突发事件;

9、负责统一编制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统计数据、报表,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公布;

10、对银行业自律组织的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

11、开展与银行业监督管理有关的国际交流、合作活动;

12、对已经或者可能发生信用危机,严重影响存款人和其他客户合法权益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接管或者促成机构重组;

13、对有违法经营、经营管理不善等情形银行业金融机构予以撤销;

14、对涉嫌金融违法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以及关联行为人的账户予以查询,对涉嫌转移或者隐匿违法资金的申请司法机关予以冻结;

15、对擅自设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或非法从事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活动予以取缔;

16、负责国有重点银行业金融机构监事会的日常管理工作;

17、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扩展资料:

银监局历史沿革

1、1984年起,中国形成了中央银行、专业银行的银监会二元银行体制。中国人民银行履行对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的综合监管。

2、2003年,根据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和《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国发〔2003〕8号),设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为国务院直属正部级事业单位。

3、2003年4月25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2003年4月28日起正式履行职责。

4、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划入中国人民银行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管职责和原中共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的相关职责。根据中共中央决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党委,履行中共中央规定的职责。

5、中国人民银行原来的银行监管一司、二司、非银司、合作司和银行管理司进行了重新整合。

整合后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新部门分别是:监管一部负责国有商业银行,监管二部负责股份制商业银行,监管三部负责外资和政策性银行,而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部和合作金融机构监管部负责信托公司、租赁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

6、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之初的主要职责为:

1)制定有关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的规章制度和办法;起草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提出制定和修改的建议。

2)审批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及其业务范围。

3)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现场和非现场监管,依法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

4)审查银行业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

5)负责统一编制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报表,抄送中国人民银行,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公布。

6)会同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提出存款类金融机构紧急风险处置的意见和建议。

7)负责国有重点银行业金融机构监事会的日常管理工作。

8)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7、其成立之初内设15个职能机构:办公厅(党委办公室)、政策法规部(研究局)、银行监管一部、银行监管二部、银行监管三部、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部、合作金融机构监管部、统计部、财务会计部、国际部、监察局(纪委);

人事部(党委组织部)、宣传工作部(党委宣传部)、群众工作部(党委群工部)、监事会工作部。另外,机关党委负责会机关及在京直属单位的党群工作。

8、其成立之初机关事业编制为450名,包括原中共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的120人,原中国人民银行5个司的200人[6]。其中,局级领导职数56名(含主席助理3名,纪委副书记1名,机关党委副书记1名,机关纪委书记1名)。

9、截至2003年10月19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省级派出机构全部成立。

10、2015年1月20日,银监会宣布进行成立近12年来的首次组织架构改革。这包括:从监管机构改革

11、原非银部中分离出信托部,专司对信托业金融机构的监管;从原银行二部中分离出城商行监管部,负责对城商行、城市信用社和民营银行的监管;专设普惠金融部,对小微、三农等薄弱环节服务和小贷、网贷、融担等非持牌机构监管协调。

撤销2个部门(培训中心、信息中心),设立信托监督管理部,专司对信托业金融机构的监管职责。改造3个部门(统计部、银行业案件稽查局、融资性担保业务工作部),设立审慎规制局,牵头非现场监管工作,统一负责银行业审慎经营各项规则制定;

设立现场检查局,负责全国性银行业金融机构现场检查;按监管职责内容命名各机构监管部。银行监管一部为大型商业银行监管部;银行监管二部为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监管部;银行监管三部为外资银行监管部;银行监管四部为政策性银行监管部;合作金融机构监管部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部。

12、2018年3月,根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职责整合,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拟订银行业、保险业重要法律法规草案的职责划入中国人民银行,不再保留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科-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现在信托业的发展怎样呢?对于金融硕士毕业生来讲是个值得选择并长期发展的好去处吗?无论所学是何专业,所选是何职业。

只要在该领域持续不断去深耕。

每一行都是具备长期发展的潜力的。

如果对此行业不感兴趣,或者压根就志不在此,那多待一秒都是煎熬。

建议在选择之前,全面了解一下此行业的现况。

在结合自身的情况,综合考虑,以免人云亦云做出武断的选择。

重要的是要自己的独立思考存在,他人建议也仅是参考而已。

信托资产规模下降违约事件多发,还值得托付吗?感谢邀请,我是信托者,专注信托。

的确昨儿,笔者在查阅新闻的时候,关注到截止8月底信托的资管规模是21.3万亿左右,和中国信托业协会披露的22万亿相比较,有下降了,前两年,这数值高达过24万亿规模,那至于违约事件,比如中江信托,安信信托,中泰信托甚至一些头部平台中信信托,平安信托和中融信托都有逾期项目发生,违约率在上升,这是事实不容置否!!

以上两图,一张是信托资产规模走势图,一张是不良率的走势图。各位自看,这结果的确如标题所写!!!

那信托到底值不值得托付了呢??笔者认为搞清楚这背后两图的原因所在,那投资者就自然明白如何趋利避害了!!

信托规模22万亿,主要有通道业务,房地产信托和政信信托这老三样撑起了半壁江山,更甚至占比更高,在资管新规出台后,明确要求去通道,打破刚性兑付,去资金池化运作,那自然这通道业务也就大大受限了,这规模降下来不也是情理之中吗,

而且房地产信托,明眼人都知道房地产行业的黄金10年已经走过,也迎来白银时代,那为地产行业输血的信托被限制了,这难得很奇怪吗,刚兑打破了,不得再依附流动性玩转了,那之前存在泡沫的信托时下被刺破了,这症状的显示便是违约率上去了,不少人的资金产生了风险,但长远发展,资管新规引导资管业务回归本源——资管产品着力于提升底层资产质量,金融机构着力于提升自己实力,这不是本应如此吗,长久而言,这是利好,而非利空。

那信托当下能不能投,根据最新数据信托不良率在1.54%;银行理财是1.84%这风险整体可控,至少笔者觉得当下找出比信托投资更具性价比的好像不多,几乎没有!!

一点愚见,感谢阅读!!!!

疫情影响下,对于房地产信托的影响有那些?有啥机遇?此次疫情,对于我国经济结构各方面影响都是深远的,其中,针对信托行业考验巨大,对于信托行业中的房地产信托那更是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疫情下,房地产销售几乎为零,房地产信托的偿债面临着巨大压力。在此我们整体梳理下,看看在“后疫情”下,房地产信托面临的正面和负面影响,以及可能碰到的机遇和挑战。

此次疫情对经济影响更广泛,监管部门出台多项措施合力抗疫监管部门高度重视疫情发展,出台多重磅政策

疫情爆发以来,金融如何支援抗疫?如何更有利防止疫情对于经济的破坏影响?央行、财政部、银保监会、外汇局这四个主要监管部门出台多份重磅文件,前期部署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后期部署加快复工复产工作。举例两个重磅文件,例如:

2月1日,央行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提出30条措施,加大货币信贷支持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在力促信贷“扩总量”的同时,强调对疫情防控重点企业以及中小微企业的精准支持;2月15日,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金融服务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大金融机构提高“线上化金融服务效率”,利用科技手段,探索发展非现场核查、核签等方式,切实做到应贷尽贷快贷。金融科技发展较好的机构在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加强科技应用,创新金融服务方式中优势凸显。还有多项政策,可以总结说:监管出台的这些文件为抗疫和复工工作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起到了金融稳定的作用,为我们安心在家,封闭抗疫发挥了主要作用。

此次疫情相对2003年,可能破坏力更大,经济修复过程需要更长

不同于2003年春季的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此次疫情对于我国经济活动的影响更强,影响的时间也更长。具体表现为:

相比17年前,我国城镇化率、人口集中度、服务业占比、需要全国协作和交流的产业比重都大幅提升,在遇到阻碍协作和交流的灾害时,受到的损失可能更加严重。目前我国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弱于2003年,而高负债和高杠杆导致经济主体面临冲击的修复力量较弱,经济和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有所下降。由于我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联动增加,疫情对全球经济增长和贸易也将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且当前国外疫情已经从早期潜伏期转入爆发高峰期,我国进出口贸易将受到国内、国外疫情双重影响,短期回升难度较大。总结来看,疫情后财政和货币政策将更加积极,而且国际上疫情才刚刚开始,有可能出现我国新的大发展机遇。

那么随着疫情控制后复工复产的快速恢复,外加扶持政策强有力的支持,再加上国际旺盛的生产填补需求,预计我国经济在二季度之后将出现大恢复。

在过去疫情蔓延期时,信托业的业务项目情况和总结,受到一定负面影响2020年信托业1-2月的经营情况,2月最低,3月反弹

查看数据,对比2019年信托产品发行数量和规模,发现有着显著的影响:

2020年1月,信托公司成立2,083支集合信托产品,总规模为1,948.85亿元。与2019年春节假期所在2月份相比,涨幅分别达到111.69%和81.71%。说明1月份信托行业还未受到太多疫情影响。2月份信托公司共成立1,313支集合信托产品,成立规模为1,094.31亿元,成立数量和规模分别较1月份下滑36.97%和43.85%。疫情影响明显。2020年春节后信托项目成立数量和规模未大幅增加,受到延期复工以及无法现场工作等因素的影响严重。

未来,预计随着疫情的逐渐稳定以及社会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恢复,信托公司业务也将逐步趋于正常。

疫情对于信托资金募集产生较大影响,对比去年,同比减少30%以上

根据信托网统计,2020年2月,信托的发行和成立规模分别为1,543.3亿元和1,094.31亿元,而同年1月份的发行和成立规模分别为2,027.49亿元和1,948.85亿元。同比下降30%以上,说明疫情下,信托产品的募集受到比较大的影响。

线上销售针对老客户的业务营销受疫情影响较小。疫情促使一些信托业务由线下转移为线上,依靠公司财富APP基本可以实现线上预约、双录、认购及打款等环节,因此,老客户对于新模式的展业更为接受。但是线上销售对比新客户影响较大,不少投资者不愿意做线上交流。投资者选择财富管理机构既是对品牌的信任,也是基于理财师服务的信任。由于疫情限制了面对面或者现场开展业务营销的可能,纯粹线上交流很难获得新客户的信任。未来更多信托公司会推动信托公司加强线上智能系统建设,解锁新的服务版图。疫情过后往往伴随着市场谨慎情绪蔓延,风险偏好下降,投资者不可避免对信托产品的疑虑增加。总结来看:信托公司需要加强与客户的线上沟通,通过互联网平台、APP等开展线上直播,分析宏观经济形势,分享投资策略,与专业机构视角引导投资者增强信心。

对于2003年公共安全卫生事件,此次疫情下的房地产市场比较2003年期间,我国房地产行业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强劲的发展动力。

2003年,我国房地产行业处于98“房改”初期,城市人均住宅面积仅23.7平方米,住房面积狭小。当时的房地产行业,可是被定位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行业投资增速达到29.7%。同时居民杠杆率也比较低,仅为16.2%。

在此背景下,行业整体表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即使受到公共安全卫生事件影响,但是2003年商品房销售额增速保持在30%以上。

此次疫情期间,房地产行业增速下降明显,行业反弹相对较弱。

在“房住不炒”的总基调下,而且房地产行业经过十多年快速增长,人均住宅面积接近40平米。其实在2019年,行业投资增速下降已经很明显,增速仅仅为9.9%。居民杠杆率也是不低了,已经达到55.8%。

最重要是宏观调控的总基调是“房住不炒”,在2020年也不会放松,政策基调也未变,央行发布的2019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出完善LPR传导机制,坚决打破贷款利率隐性下限,疏通货币政策传导,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总结来看:行业发展背景变化以及政策导向的转变,使得疫情过后的房地产行业不可能再出现2003年的反弹力度。

疫情影响后,房地产信托业直接和间接影响,扶持政策的对冲作用房地产信托受到疫情的直接影响比较大,尤其是资金流的兑付

最大的直接负面影响就是存量项目逾期风险上升。部分依赖高周转、财务杠杆较高、短期债务量较大的房企现金流会趋于紧张。解决方案:为了减少疫情的冲击,信托公司积极参与房企纾困,对短期内可能到期的地产信托采取协商展期或者延期兑付的策略,再结合地方政府放开限购的一些政策以及国家维护经济稳定的发展大局,地产下行压力得到部分缓解。最大的间接负面影响就是新增项目开工率下滑。从房地产信托业务新增项目看,由于疫情爆发,各地政府纷纷推迟在建、在售房地产项目开工、开售时间,对新开工以及新增投资计划造成影响。未来的逾期影响就是潜在项目都暂停,因为无法做线下尽调,无法有效沟通。信托公司在交易对手和新增项目的选择上面临挑战,新增信托资金投放面临一定困难。房地产信托从各级政策扶持方面,间接扶持多,直接扶持少。

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当前出台的与房地产相关的直接扶持政策几乎没有,只有间接扶持,都未特别针对房地产行业。截至目前,包括央行、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管局等多个部委出台了若干专项通知,这些政策客观上部分减缓了房地产企业的流动性压力,但力度有限。从地方政策层面看,疫情发生以来,多地政府反而更多扶持房企度过难关。纷纷出台一些减缓政策为房企纾困,缓解资金流动性压力。各地政府采取“因城施策”,推出相关扶持政策,新释放的社会流动资金和具体的财税优惠政策一定程度上惠及了各地房企和购房者,短期内使地方市场下行压力得到一定缓解。目前的各级政府关于地产的宽松政策仅是针对疫情防控期间的临时政策。其中针对地产信托的额度并未松绑。银保监会还出台了《信托公司资本金管理办法》,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房地产信托的过快发展。

总结来看:未来房地产信托展业还会面临多重压力。房地产信托调控仍然持续。

房地产信托仍有发展机会,信托公司在风险防范下抓住信托机会疫情过后,利空出尽,但是信托公司还是要先防范业务风险。

从长期来看,房地产融资需求仍旧存在,市场总体稳定的趋势不会改变,信托仍旧存在业务机会,但是需要把握风险防范的关键点并抓住业务发展的机会。风险防范方面主要关注的内容有五点:

第一,关注疫情地区的项目风险情况,根据疫情程度和当地市场情况划分风险等级;第二,关注即将到期项目是否存在流动性风险,信托公司应理性评估疫情对项目的影响,重新测算项目现金流,与交易对手及时有效沟通,采取必要措施(通过协商对项目开展延期、追加担保措施等),防止项目出现实际兑付风险;第三,关注交易对手或担保方的综合实力与现金流水平,若存在现金流断裂的风险应采取应对措施如追加担保措施、积极谈判寻求并购或股权合作等;第四,关注项目融资规模带来的风险压力,重点排查融资规模大的项目,有效控制项目风险;第五,关注信托公司自身的流动性压力,别被房地产信托项目兑付压力拖累形成信托公司的资金危机。从有利方面看,疫情过后要恢复,新基建要开展,房地产信托还是机遇并存。

疫情过后,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将为信托行业也带来新的机遇:

第一,从房企而言,疫情后急需抓紧项目的开复工和销售,以实现资金快速回流,预计传统房地产市场仍有一定反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为改善现金流情况也可能通过资产证券化方式调整融资结构,信托公司应把握此类业务机会,抢占市场并积极提高业务主导性;

第二,在房地产市场调整过程中,疫情将加速房地产行业的资源整合,大型优质房企对潜在优质项目的并购以及大型房企对中小型房企的并购将产生新的业务机会。

总结下:抓住复工返工的反弹,多做项目多创新。同时同大房企做好共存共荣的长期合作协作。

同时,可以鼓励房地产企业,积极参与“新基建项目”,可以探索以PE或者创投模式积极参与,拓宽信托公司对于房地产建设的参与空间。

好了,关于我国信托业的发展和我国信托业的发展方向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轴类测量仪

上海三维影像测量

影像仪

3d测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