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信托行业发展历史我国信托行业发展历史简述
大家好,我国信托行业发展历史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我国信托行业发展历史简述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我国信托行业发展历史和我国信托行业发展历史简述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信托到底怎么回事世界遗产保护组织的发展历程中国信托的特点资管和信托有什么区别?信托到底怎么回事首先说一下信托的起源,信托起源于英国,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与银行、保险、证券并称为现代金融行业四大支柱。所以说信托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国外的影视剧中都有听说过,并不是什么金融创新产品。但是为什么很多客户之前没有听说过信托公司呢?其实这也不难理解。
在咱们国家银行大概有3500多家,从业人员数百万人,保险公司10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800万人,证券公司也有100多家,不管是保险、证券、还是银行,他们的网点都是非常的多的,毫不夸张的说在路上每走几步肯定就能看到其中的一家,但是信托完全不同,目前全国只有68家,从业人员只有不到3万人,而且没有营业网点,大部分都是在高端的写字楼或者城市的核心区。对比银行业3500多家,保险、证券公司的100多家,信托的数量就很少多,那么稀缺性也就不言而喻,所以说信托公司的牌照是非常值钱的,也叫做百亿牌照,只要能做信托的,他们的股东背景相对来说都是比较强的。
目前全国信托公司一共是68家,一共71块信托牌照,还有三块未启用,2007年之后银监会明确表态不再新增信托牌照。信托公司他的股东大部分都是央企、国企、地方政府以及大型的民营企业。截止到2019年末,信托行业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大概是22万亿左右,超过了保险和证券,稳居中国金融业的第二把交椅。单从规模讲,信托其实早就和银行理财并驾齐驱了,为中国的高净值个人客户和各类金融机构客户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理财产品解决方案。
如果您作为企业想拥有一家信托公司的话,那么必须通过股权转让等这样的一些方式来进行,那么信托牌照的含金量可想而知,就一个字贵。
举一个例子,2015年的时候,浦发银行收购了某信托公司大概97%的股权,花费了人民币164亿元。2016年4月份的时候,武汉金控花了50亿元买了某一家信托公司57%左右的一个股权。那么从这样一个数据我们也可以推断一家正常经营的信托公司,那么它的牌照价值至少也是100亿元起步的。
为啥信托行业这么受宠?因为它风险和收益匹配,信托产品受到国家法律的严格约束,还受到银保监会的重点监管。法律方面更是非常的严格,信托在咱们国家受到一法三规的一个约束和保护,这里面一法三规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还有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
这其中信托公司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信托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金是3亿元人民币,并且不能够分期缴纳,必须以货币的形式一次性付清。在现在的金融市场当中,信托公司注册资本金几十亿甚至上百亿也不足为奇。
这么多年来,信托给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稳健的投资收益,难怪有人就会把信托比喻为金融理财产品当中的高富帅。除此之外,信托它还具有银行、保险、证券这些所不具备的一些优势,它可以实现破产隔离、税务筹划、财富传承、婚姻保护等等这样的一些法律功能,那么它强大的独立性是能够抵御诸多风险的一个利器,所以也受到众多社会名流的热烈追捧。
世界遗产保护组织的发展历程1972年11月16日在为期超过一个月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6届大会上,与会国家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表达了各国对于把具有世界性价值的文化财产和自然资源作为人类共同的遗产进行保护的共识。
中国信托的特点信托制度,在各个国家,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与金融或非金融的各个领域相结合,催生了各种各样的产品和服务。在中国,信托制度与信托公司这一主体相结合,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业态。
中国信托公司做什么?这是国内的金融同行、各界朋友,关注中国经济的海外人士都想了解的问题。即使是中国信托公司的从业人员,在埋头工作之余,也希望从理性的视角来重新认识自己所从事的行业。
与此相关的研究其实已经不少。有的探讨信托的法理、信托的基本理论,有的专注于技术性的业务操作,有的谈信托公司的转型与发展。而《信托的逻辑》的定位,则是在这些内容之间架设连接的桥梁。我们既不会停留于理论的探讨,也不会深入业务的细节,而是在宏观和微观之间,在原理和实务之间,寻找连接的路线图,最终清晰、系统地呈现中国信托公司业务的全貌和商业逻辑。
《信托的逻辑》一书着眼于中国信托公司的信托产品和服务,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金融视角,即融资金融、投资金融、服务金融,结合信托制度,而不是以后者为本位;二是市场立场,立足中国现实阶段金融市场供求关系,尊重实践及其背后的逻辑,而不是假设场景或者无视场景;三是竞争导向,探寻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行稳致远的规律和逻辑,从中寻找使信托制度得以发扬光大的可能性。
此书的价值和贡献,可能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关于“信托”一词的解读。信托在不同场合下,有不同的含义,它指的可能是信托制度、信义义务、信托公司、信托产品或者信托业务。只有厘清这几个相互交织的概念,才能准确认知中国信托公司行业。中国信托公司的业务,是舶来的信托理念、制度与中国本土的市场经济、金融监管合流的产物。信托业务、信托产品所谓的一些特点,并不见得是天生固有的,它可能是信托制度特性的反映,可能是信托公司主体功能的表现,也可能是信托行业监管的结果。
二是关于“做什么”的诠释。我们始终坚持一个基本逻辑,那就是从资产管理的商业视角,而非法律或别的视角来看待信托业务。信托业务是“信托关系+资产管理服务”的概念,信托关系只是基础法律关系,信托公司在信托关系上附加各种不同的资产管理服务,才构成信托业务。而附加的部分才是信托业务最为核心的内容。以这样的视角去看形形色色的信托业务品种,我们会发现,有的同名而异质,有的异名而同质,有的重要却无名,有的有名却不正,所以我们需要去梳理、正名、归类,其中必然需要去澄清一些误解或者偏见。
三是关于中国信托公司可能的方向的探讨。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始终立足于中国信托公司近20年来的实践,尊重市场,尊重交易;同时也有反思,反思其不合理、不完善的一面,并借鉴海外金融服务的成功实践、发展规律,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对特色金融的需求,展望信托公司业务“可能有的样子”。我们希望本书的讨论不只停留在现实层面,而更具有方向性、引领性。
资管和信托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需要从两个维度来回答。
第一个维度,如果资管是指的资管机构,信托指的信托公司,则可以理解为两者是包容关系,资管机构包括资管公司、银行、券商、基金、信托在内,从本质上来说,资管就是指的对资产的管理,信托属于对资产的管理,同时也可以解释为资金的受托管理,不同资管机构的资产管理方式有所不同,比如银行有银行理财、券商有集合计划、基金有公募/私募基金、信托有信托计划等等。
第二个维度,如果资管是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持牌金融机构发行的资产管理计划,信托是信托公司发行的信托计划,则可以理解为两者是并列的关系,简单说一下二者的区别,资产管理计划一般是根据发行机构的持牌投资范围投入有关标准化类别或某些非标类别,信托计划不仅仅是主动做此类投资,一般信托计划分为主动管理型和事务管理型,主动管理型又包括融资、投资两种类别,事务管理型则主要是通道类业务,受托资产,听从受托人指挥进行投资,而同时投融资类别下则不仅仅是投向二级市场,同时涉及贷款、上市股权及债务证券、私募股权、证券投资基金、资产管理计划、有限合伙权益、信托计划及货币资产等等方面,相应类别远大于资管计划,因此可以说信托的投资范围极其广泛。
(编辑:合宜)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