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买信托用给管理费吗的问题,以及和买信托用给管理费吗现在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信托资产规模下降违约事件多发,还值得托付吗?现在认购信托还安全吗?信托计划通过什么形式持有公司股份中信信托6次踩雷地产信托,“一哥”还好吗?信托资产规模下降违约事件多发,还值得托付吗?感谢邀请,我是信托者,专注信托。

的确昨儿,笔者在查阅新闻的时候,关注到截止8月底信托的资管规模是21.3万亿左右,和中国信托业协会披露的22万亿相比较,有下降了,前两年,这数值高达过24万亿规模,那至于违约事件,比如中江信托,安信信托,中泰信托甚至一些头部平台中信信托,平安信托和中融信托都有逾期项目发生,违约率在上升,这是事实不容置否!!

以上两图,一张是信托资产规模走势图,一张是不良率的走势图。各位自看,这结果的确如标题所写!!!

那信托到底值不值得托付了呢??笔者认为搞清楚这背后两图的原因所在,那投资者就自然明白如何趋利避害了!!

信托规模22万亿,主要有通道业务,房地产信托和政信信托这老三样撑起了半壁江山,更甚至占比更高,在资管新规出台后,明确要求去通道,打破刚性兑付,去资金池化运作,那自然这通道业务也就大大受限了,这规模降下来不也是情理之中吗,

而且房地产信托,明眼人都知道房地产行业的黄金10年已经走过,也迎来白银时代,那为地产行业输血的信托被限制了,这难得很奇怪吗,刚兑打破了,不得再依附流动性玩转了,那之前存在泡沫的信托时下被刺破了,这症状的显示便是违约率上去了,不少人的资金产生了风险,但长远发展,资管新规引导资管业务回归本源——资管产品着力于提升底层资产质量,金融机构着力于提升自己实力,这不是本应如此吗,长久而言,这是利好,而非利空。

那信托当下能不能投,根据最新数据信托不良率在1.54%;银行理财是1.84%这风险整体可控,至少笔者觉得当下找出比信托投资更具性价比的好像不多,几乎没有!!

一点愚见,感谢阅读!!!!

现在认购信托还安全吗?谢邀请,答题时间:2022年4月!

类似的问题,我其实已经回答过多次,只是时间段不同,行业环境不同,行业政策不同,这些都会影响到信托配置与抉择!

一刚兑与信托优质的“联系”信托刚兑的打破,源于2018年资管新规的颁布,现今已是2022年,资管新规已然正式生效,资管产品往净值化、标准化方向发展。而刚兑的打破意味着信托产品的风险更加显现具象化,不少投资人便由此出现投资恐惧!

但换个角度思考,信托的安全、靠谱仅仅是因为刚兑光环加身吗?

信托真正的优势源于何处,而这与刚兑是否有着深层次的联系,唯有理清这内在逻辑,才能进一步下定论:刚兑打破,信托是否不再安全!

2018年信托的不良是0.98%,银行是1.96%,而到了2020年二季度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披露数据,信托业不良率3.52%,自此信托业协会便暂停披露这一数值,但很明显,近年来包括信托业在内的整个资管行业自2018年便在进行行业洗牌、重塑,信托业不良资产规模逐年上升,信托业资管规模也有所下滑,毫无疑问,信托业不良率这一数据是在逐年增加的,没错信托投资的风险是在上升的,这是事实,不可忽视!据可靠三方数据统计,当下信托业不良在7-10%之间。

同时一分为二地看待这一数据,在当下信托业“合格甚至优质资产”高达90%,而在2018年信托的不良是0.98%的同时,优质资产高达99%。

那么请问对于优质资产需要刚兑光环加持吗?

很显然唯有那部分不良资产的信托项目到期之时,无法凭借底层项目自身安全落地,才需要借助“借新还久”、“资金池运作”才能得以继续滚动!

若投资人具备风险识别能力、专业素养或者借助专业的三方力量,一开始选中的便是优质资产、优质底层项目,那么刚兑此时的作用仅仅是心理慰藉而不起实质性作用!

因此回归投资逻辑本身,只要信托项目过硬、信托公司实力过关再加上投资人自身具备“合格投资人资质”认购信托还是具备可行性的!

二、信托违约后咱们再来探讨提问者的第二个问题:信托出现问题,会血本无归,陷入长期关系吗?

实话实说,信托违约,投资人会不得不、被动式陷入长期的维权关系之中,而资金也有可能血本无归。

先说说血本无归吧

说实话发生这类情况的最终概率很小,但在过程中会出现僵持局面,此时现实情况与“血本无归”而非,如当下的川信TOT项目的投资人。

为何说概率很小?

A信托项目一般都有底层资产,价值如有实力提供担保、实物抵押等风控措施

这些底层资产和担保方面“一文不值”的概率是极低——烂船还有三斤铁!

而信托的准入门槛不低,交易对手或为房企开发商、地方城投、民营龙头企业;

但也有人会说万一没有底层资产或者底层不明呢?这就是情形B

B信托公司出现机构层面流动性风险

底层资产不明,多半是资金池项目,此类项目的发行、管理主体为信托公司,一旦此类项目风险暴露,那相应信托公司大概率难以继续展业,如安信信托、川信、新时代信托、华信信托

信托公司不得不暂停展业、债务重组,引入信战投,承接旧债务,如此一来,即使资金池项目也会有按比例获得一定补偿!

说到这,想必大家都有数:信托投资失利不至于血本无归,但本金亏损这是一定会的!

因此资产会缩水、债务重组定打折!

而一旦发生项目违约,投资人抱团维权这是必然事件,但受限于信息不对称、专业以及时间、精力,陷入长期维权,这也是大概率事件!

一旦发生违约,作为投资人真正行之有效的处置抓手少之又少,但抱团是必要的,

若仅仅是项目单体事件,那投资人抱团,推举出有效代表与信托公司交涉、沟通真正有效、有节奏地推进违约项目重组、清偿与兑付!这类情况违约项目能否真正“脱险”,关键在于信托公司与融资方交涉以及信托公司对底层项目的贷后处置、其他增信措施的有效落地!

但若出现信托公司层面风险,脱险关键与上述情况有着本质区别,信托公司出险,定会有相关监管部门介入如银保监会和当地银监局,此时单靠信托公司一方力量无力化解危机已成事实,这时投资人应抱团将关注点放至新战投的引入,争取从一开始投资人就为自身争取一定的话语权,这非常重要,与切身利息息息相关,在后期债务重组以及落地到最后期的清偿兑付,其兑付比例大小都需要投资人为自身而进行持久的、长期性斗争!

三购买排名前十的信托出问题的概率大吗昨天,我刚更新了一条微头条:一家好的信托公司的判断标准

所谓排名前10地信托公司,其排名依据往往是信托公司的资管规模大小,而投资人判断一家信托公司是否为头部信托,也大多以此为标准。那么问题就来了,资管新规排名前10,那么地产信托规模定然不在少数,而在“房住不炒”的行业大背景下,以及2021年地产行业开启的洗牌、转型行情下,往日各家房企“三高模式”:“高杠杆、高周转、高负债”难以为继,多家房企如华夏幸福、恒大、奥园、蓝光地产等出现流动性风险,整个房地产行业均受沉重打击,相对应这些房企的信托项目几乎出现违约,同样对于布局该部分房企地产项目的信托公司也深受其害。其中不乏中信信托、光大信托、五矿信托——都是所谓头部信托!

说到这,这答案不言自明!

最后做个小结:

刚兑打破后,信托可以投但须谨慎投资——信托总体风险可控,局部暗流涌动;

优选优质信托公司,不可单恋单一排名;

信托投资风险显性具象,优选底层项目至少规避风险七成。

以上,信托者分享!

信托计划通过什么形式持有公司股份信托公司通过设立并发行股权投资信托计划的方式向合格投资人募集资金,再将信托资金投资于被投资企业。在股权投资信托计划设立时,合格投资者(即委托人)与信托公司(即受托人)之间签订《信托合同》,确立信托关系。此外,信托公司还将与保管银行签订《保管合同》,对信托计划资金进行保管。

在此模式下,信托公司既是信托计划的发行人,同时也是管理人,独立负责信托资金的投资运作。在信托计划期限内,信托公司将收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管理费通常按照“固定+浮动”费率收取,其中固定部分约为信托财产的1.0-2.0%/年,浮动部分则在信托财产清算并分配盈利时提取,通常在投资收益达到某一目标时,按照10.0-20.0%的比例收取。同时,信托计划的保管银行还将收取一定比例的托管费。类似费用将全部由信托财产(即信托本金加收益)承担。

在投资项目实现退出后,信托公司会先从信托财产中扣除约定比例的管理费用,再将资本收益返还给投资人。如果信托公司在发起设立股权投资信托计划时,使用部分固有资金认购信托计划份额,那么在投资项目实现退出、取得投资收益后,信托公司在收取管理费的同时,也将获得相应额度的投资回报。

然而,由于大部分信托公司尚不具备运作股权投资能力,采取这一模式运作的信托计划并不多见。

中信信托6次踩雷地产信托,“一哥”还好吗?中信信托真的是差,中信信托从去年暴雷十多个项目,没有一个项目能解决了的,天天喊市场化解决债务的公司,能力真的是差,请中信信托向五矿信托,外贸信托,甚至排名靠后得大业信托学习一下别人是如何把近期暴雷的世茂项目,恒大项目市场化处理的,中信信托是行业中利率最低,风险最大,对待投资人态度最傲慢,我们作为投资人买的R4风险却承提着R8的风险,中信信托却连管理费都不愿拿出来给投资者应急,而是天天忽悠投资人。深圳龙岗项目违约己经三个月,中信直接躺平,没有任何作为,作为信托行业老大脸红吗,我们真是瞎了眼选择中信信托

中信信托发信披说由于世茂方观察期未能持续还款,本信托融资已于2022年4月19日全部提前到期。受托人已终止观察期安排,将综合考虑采取法律诉讼、司法执行等进一步措施保障项目安全。

关于买信托用给管理费吗,买信托用给管理费吗现在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飞沙直播

灵犀直播软件下载

灵犀直播软件

极悦直播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