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自救 质量攻坚暗藏隐忧

丰田自救 质量攻坚暗藏隐忧 MBAChina   丰田的麻烦还不算完。除了接受美国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有史以来最大一笔罚单——1637.5万美元罚款外,在中国国内,最近与浙江省工商局关于对RAV4车主进行赔偿的官司,也让一汽-丰田的高层坐卧不安。

但丰田也并非没有动作。成立全球球质量特别委员会(Special Committee for Global Quality,简称SCGQ)、在全球区域市场设立技术分室……只是丰田从内部开始筑起的这道防火墙,在短时间内还无法挽救自己于水火之中。

丰田的救赎之路还在继续。

兑现诺言

一身工装的丰田章男表情严峻的端坐在正中,身边紧挨着来自在华合作伙伴的两位中方高层。他希望用这样一些细节向外界传递出丰田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这是3月30日,在丰田本部召开的一次特别会议,负责统括运营北美、欧洲、中国等各地区质量特别委员会的“Chief Quality Officer”(首席质量官小组,简称CQO小组),以及丰田公司管理层60余人聆听了丰田章男的讲话。他本人则亲自担任了全球球质量特别委员会委员长。

“我们决定建立一个平台,确保对区域性信息进行充分考虑,区域质量主管直接听取客户意见,因而能够参与总部关于召回及其他安全性事务的决策。”丰田章男的语调平稳而舒缓,但他知道,这是在践行自己的诺言。

一个月前的北京媒体见面会上,丰田章男公布了具体的整改措施:成立“全球质量特别委员会”。他希望在丰田内部筑起这样一道“防火墙”,把今后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屏蔽在生产线之外。除了成立SCGQ,丰田还计划把目前在北美的“技术分室”从1家扩充到7家,并在中国新设立6处,在欧洲新设立7处,并将在其他地区相继设立。SCGQ更像一个决策机构,而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技术分室则担当了质量信息收集系统的角色。

在丰田公布的CQO小组名单中,作为单一市场中国区的人员组成规模最大。中国区的CQO负责人为丰田汽车常务董事、丰田中国总经理加藤雅大。这是一位已在丰田就职35年、在中国工作了15年的“老丰田”,而他的CQO小组成员还包括一汽-丰田销售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田聪明、广汽-丰田执行副总经理冯兴亚,以及雷克萨斯中国区负责人曾林堂。

按照流程,新成立的技术分室(每个技术分室由三到五名技术人员组成)负责收集从经销商和客户处收集产品质量信息,汇总分类后上报至地区CQO小组,再由CQO小组做出技术改进和是否进行召回的决定。而当面对一些重大的产品质量问题时,技术人员会登录丰田全球技术网络并上报问题,然后由丰田总部进行决策。

“CQO的职责是希望技术解决(阶段)前移。”一汽-丰田销售公司企划部部长苏涛解释说,至于客户理赔等属于售后问题,并不在CQO的职责范围内。#p#分页标题#e#

隐忧仍存

显然,丰田目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避免再次重蹈这次全球大规模召回的覆辙。但对丰田来说,这只是其实现自我救赎的第一步,倘若不解决内部深层次的问题,这样的机构设置只能让丰田变得更为臃肿。

而事实上,丰田已经在为自己庞大而错综复杂的管理体系“买单”了。

“在国内,有哪家单一合资公司还单设一家销售公司?”老潘是海南一家一汽丰田4S店的总经理,对于召回事件给自己造成的销量影响,他深感无奈,“全球都这样,我也不说什么。但像这样的组织架构,不出事才怪。”

据了解,一汽-丰田销售公司是在一汽-丰田之外,单独成立的一家独立法人公司,而普遍情况是,销售公司只是整车合资企业的一个事业部,例如一汽-大众销售公司与一汽-大众那样。单独成立销售公司的做法导致一汽-丰田解决问题缓慢。早在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开始时,一汽-丰田因库存压力调低了产量,可随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救市”政策,又让国内车市猛然提速。自叹“反应太慢”的丰田让老潘“损失惨重”。

影像测量系统

3d光学测量仪

影像测量仪器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