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完22万个数据精选层网下询价压价帮浮出水面
分析完2.2万个数据精选层网下询价“压价帮”浮出水面
这,或许是一个隐秘的角落。
网下询价,是市场化定价的过程,投资者报价高低都属于正常现象。不过,读懂君发现,有个别投资者或许在故意“低价顶格”申报,以达到拉低企业发行价的目的。
比如张某萍,参与了20家企业的网下询价过程,虽然大多是顶格申购,但出价却极低。显然,他的目的不是为了中签,而是为了“压价”。
网下询价,最终发行价的参考依据是,线下报价中位数与报价加权平均数。顶额低价申购,无疑会拉低最终的定价结果。
读懂君发现,张某萍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还有徐某民等多名投资人,采用了和张某萍一样的策略。
从首批29家企业询价结果来看,连城数控、贝特瑞等多家公司疑似遭遇了“恶意压价”情况。
这显然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01 多家精选层企业或遭遇“恶意”报价
从定价规则来看,压价的可能性的确存在。
在线下询价过程中,投资者的报价不受限制,最低可为0.01元每股,但拟申购数量有最低和最高限制。
网下询价,只有高价剔除规则,而没有低价剔除规定。
若最终拟申报总量超过网下初始发行量15倍,将剔除报价最高部分的报价,剔除总量不低于拟申报总量的10%;若不超过15倍,则剔除总量不低于5%。
最终,企业将与主承销商根据“线下报价中位数”与报价“加权平均数”确定发行价格。
由于询价并不需要冻结资金,所以在这样的询价发行规则下,会存在一种可能:线下投资者以发行底价或低于底价,进行最高申购数量申购,从而拉低最终发行价。
事实上,首批29家询价发行企业,确实有部分公司疑似遭遇了这种情况。最典型的就是连城数控。
从最终询价结果,我们可以明显看到:连城数控的个人投资者报价加权平均数远远低于报价中位数,以及其他类型投资者的报价加权平均数。
这种情况说明,确实存在部分个人投资者,以低价巨量的报价方案,拉低了连城数控的最终发行价。
在统计了连城数控详细的线下投资者报价情况后,读懂君发现:
在连城数控的线上询价中,共有五位个人投资者分别以发行底价18元每股,顶额申购840万股;另有三位个人投资者更是分别以18.01元、18.06元、18.10元的价格,申购820万股、836万股、830万股。
最重要的是,这八组报价,最终有七组进入了报价统计。在剔除占10.28%的最高报价之后,连城数控剩余申购总量为34804.92万股,仅仅上述7位个人投资者的申报总量占比高达16.80%。
这无疑将极大地影响个人投资者报价的加权平均数,进而影响企业最终确定的发行价。最终,连城数控确定发行价为37.89元每股,远低于机构报价。
除了连城数控之外,贝特瑞、同享科技和艾融软件等多家企业的线下询价都遭遇到了类似情况。
事实上,在采取询价发行的29家精选层企业中,有28家企业都遭遇到了极少数个人投资者,以发行底价或低于底价的价格,顶额申购的情况。
但不同的是,有的个人投资者未按要求提交资格核查文件或属于禁止配售范围,报价无效被剔除,从而对整体报价情况影响较小。
02 “压价帮”浮出水面
在统计网下询价数据的过程中,读懂君发现,的确有投资者参与压价。
最典型的一位是“张某萍”,他参与了中航泰达、永顺生物、润农节水、恒拓开源、翰博高新等共计20家精选层企业的询价过程,绝大多数都是顶额申购,但报价均为发行底价。
如中航泰达,自2020年以来,股价一直位于5元以上,停牌之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更是达到了7.79元每股。本次精选层发行,张某萍就以发行底价3元每股顶额申购600万股。
虽然“张某萍”拉低了中航泰达的发行价,但因为报价过低,“张某萍”最终没能入围中航泰达网下配售名单。实际上,“张某萍”参与的询价,大部分都因为报价过低,而未能最终入围。
更有意思的是,张某萍不是“个例”。一个名叫徐某民的投资人,他参与了19家企业的报价,仅比张某萍少了一家创远仪器。而他除了贝特瑞之外,其余18家企业的报价策略,与张某萍完全一致。
据读懂君不完全统计,除张某萍和徐某民之外,更有徐某婷、谢某成、谢某强、林某生、陈某珍等多位个人投资者,总是顶额申购,但价格却极其低。
询价制度,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对于企业的价值判断,进行报价。初步询价时,投资者确实可以申报低于底价的价格。
如果出于价值判断考虑,报出低价并无问题,但若是为了“恶意”压价的目的,那显然值得市场注意。
考虑到精选层市场较为火爆,过低的价格基本不可能入围,这些投资者的目的,显然不单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