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怎么学融资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如何学融资,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怎么学融资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谈谈如何获得创业融资?想获得融资,该怎么做呢?如何融资?怎样学会计谈谈如何获得创业融资?感谢邀请。

初创企业如何获得创业融资,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前两天我在做内部分享的时候,对这个问题做过一个总结,初创企业要想获得融资,很简单,只要满足两个点就够了:

1、找到合适的投资人

2、说服他,让他认可你的项目,并且投资给你。

咱们先来说说第一点,找投资人的渠道。

话不多说,先上图。

这张照片是11月1号参加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天使投资人峰会拍的:

然后前两天又参加了第12界全球创业周中国站。

图片里是起点资本的查立老师在做分享。

所以说,找投资人真的是一点都不难。

难的是什么?

难的是跟这些投资人形成一个有效的互动。

我现在就可以把这些人的名片推给你,然后呢?然后你觉得你就可以抱着这些大佬说个天昏地暗吗?

要记住一点的就是,人脉的建立,本质上就是价值的互换。

现在联系上一个人越来越容易了,但是联系上之后呢?如果你没有可以和对方交换的价值点,别人为什么理你呢?

这个价值点的链接需要搞明白两件事:

1、知道对方的价值需求;

2、知道自己能提供的价值去尽量匹配。

如果都不知道,那就不要去联系,否则一定会失败。

很多创业者找到我:这是我的项目,麻烦给看看,帮忙引荐一些合适的投资人。

真的,我也想带着你的项目去给投资人看,并且让投资人给你投资。

但是我希望每一个创业者在让我去做对接之前,能好好想想咱们今天回答的这个问题的本质:初创企业如何获得融资。

我在前文说过,获得融资的两个基本点,一是渠道,二是项目好。

关于渠道这个问题,如果说你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这个没问题,我可以来帮你。

但是第二点,做好自己的项目,这个就得靠你自己了。

怎样做好自己的项目?其实我觉得对于初创期项目而言,大的方向上就这两个点:

首先最基本的,你们要有自己的团队,并且努力去完善这个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早期项目,大家都知道投资就是投人,到了后面才是看数据、盈利之类的指标。这其中就包括创始人的经历、专业度、有没有足够的行业经验等等。另外还有一点,团队之间的股权结构要设计清楚,这个也很重要(关于股权分配的话题,要说的有很多,这里就不展开讲了,有兴趣的可以关注我之前发布的一些文章,不要怕辛苦,好好找找)。

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构建强有力的壁垒选择合适的行业赛道,这个意思就是说你做的项目所处的市场是怎样的,一是看你市场存量大小,二是看增量如何,三是看由小变大的增速方式是怎样的。

可能有些人会说,如果所处的行业领域,投资人不看好怎么办?怎么引导投资人认识这个行业?

首先,投资人说的也不一定就是对的。

你选择了一个方向去创业,一定有你对这个方向的认知和理解。只要你埋头做,看数据,看盈利能力,看是不是赚钱,只要赚钱效率高,价值大,投资人会主动找上来的。

创业者做融资前一定要把准备工作做足,应该把融资当做一个独立项目来做。当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包括梳理业务、打磨材料、准备投资人最常问的问题然后再去见投资人,这样一方面沟通效率很高,最大程度避免错过投资机会,同时如果沟通不顺利,你也会容易定位到自己的问题,也可以尽快把业务推到正确的轨道上。

本来想写到这里就结束的,突然发现前面还有些问题没说清楚,就加在这里吧。

前文发的一些照片,提到了一些知名机构的投资人,但对于创业者而言要明白一个道理,在你寻求投资的时候,投资机构里和你对接的那个人很重要,很多创业者可能都想着去直接找到那些非常有名的合伙人,想找徐小平、薛蛮子等等,但是他们作为合伙人是没有太多精力参与到具体项目上来的。关于“找一个什么样的投资机构最合适”这个问题,在我上一篇回答当中有详细介绍过,你们可以翻翻看。

好了,就到这儿了,不知道回答对你是否有帮助?

想获得融资,该怎么做呢?创业者阅常年服务于创业企业融资,如果你想融资,你需要做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写一份商业计划书

通过商业计划书完整的阐述你的项目;这一步很重要。关于如何写商业计划书,你可以看下我写到文章,里面非常详细的阐述了怎么写商业计划书。

第二步:你需要投资人对象

我给你点“干货”,送你一个《快速融资工具包》,是我们经过多年经验总结的,里面有:

1、2019年成功融资企业的商业计划书,看看那些成功融资的商业计划书究竟长什么样!

2、100套各个行业的PPT模板,方便你做自己的BP;

3、27个优化商业计划书的策略,手把手教你怎么写一个让投资人喜欢的商业计划书;

4、1500个投资人名录和联系方式,写好计划书后,挑选合适的投资人,直接投递你的计划书!

如果这个工具包,是你需要的,点赞并关注后,私信:工具包,我发你!

希望以上分享对你有用!欢迎各位评论交流!

看完两件事:

如果我的分享对你有所启发,可否请帮我个忙:

1、点赞:让更多有同样问题的人看到这个内容,也让他们受益!

2、关注:为你推送更多有关股权合伙、股权融资、股权激励方面的干货!

创业者阅——一个在“融资+股权”上全面赋能创业者的“私董会”!如何融资?创业公司的每个轮次之间,没有什么非黑即白的界限,但还是有一些业内通行的分法的。

一般来说,当创业团队还只有一两个人,只有idea的时候,主要是跟种子轮或者天使轮的投资人聊,天使轮主要是以时间来界定,通常都是200万——500万人民币,占股10%-20%左右。

当产品有雏形,哪怕不是很完整,再去跟投资人聊,属于A轮,即公司的第一次融资,之后的B、C、D轮这么顺下来。但是还有一种情况,创业公司刚刚做完一轮融资之后,很快又有新的投资者想进来,价钱还是按照上一轮的估值,或者估值整体相差不大,被投公司更喜欢用N+轮的说法来进行公布。因为每一轮的估值都代表了公司的营收和成长情况,所有人都希望下一轮比上一轮的估值更高,对寻求财务回报的投资方来说也是如此。

每一轮融资当中,创业公司出让的股份应该都不超过30%,具体的浮动范围得看所在行业对资本的依赖程度。每进行一次融资,创业公司和投资方的股份都要被稀释,如果出让股份超过30%,没过几轮,创始团队的话语权就会越来越小。

创业公司能走到C轮或者D轮之后,公司估值就应该不低了。投资人结构通常会比较复杂,尤其是会有一些PE阶段的投资人,除非经营失败(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如果想要寻求财务退出,选择一般就是IPO或者并购。

内容来源:红点创投CFONancy(公众号ID:RedpointVentures)

怎样学会计本教程阐述了会计业务的基本知识、会计工作的流程、会计核算、财务报表以及财务处理的相关知识点。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易懂。

会计入门基础

从大范围讲,会计工作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部分;从小范围讲,会计工作是企业财会管理的重点内容。对于财会人员而言,要做好会计工作,必须打好会计基础,牢固掌握会计基础知识,以便为后续做账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会计定义

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它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主要依据,采用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数量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且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同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参与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会计作为一门经管类学科,具有以下明显特征。

1、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会计是一种经济信息系统。

3、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4、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5、会计采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

上岗要求

同样是一名会计,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职责要求,比如按财会报告的对象不同,可以将会计分为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他们的职能定位就不一样。

管理会计:工作重点在于“创造价值”,通过进一步加工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来分析过去的经营情况,从而更好地控制现在和筹划未来,贯穿整个单位的管理过程。具体来说,通过及时修正会计工作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使单位的经济活动严格按照决策预定的目标进行,有利于控制现在;根据掌握的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帮助管理部门客观地掌握财会工作情况,提高预测与决策的科学性,有助于筹划未来。总的来说,管理会计属于“经营管理型会计”。

财务会计:财务会计体现的是“记录价值”,即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会计工作流程对单位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记录和加工处理,展示并解析历史经济信息。它属于“报账型会计”。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虽然在许多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但管理会计是从传统会计中分离出来的,因此与财务会计保持着一定的联系。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指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存在内在的关系,它们相互渗透,密切结合,二者联系如下图所示。

从长期的工作实践来看,管理会计主要对公司内部管理人员负责,而财务会计主要对公司外部单位或个人负责。由于服务的主体不同,其岗位职责也就不同。

管理会计的职责:

1.建立成本和利润责任中心,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保证企业实现生产经营目标;

2.预测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成本、销售和利润等情况,根据生产经营目标编制企业的全面预算,确定目标成本和目标利润;

3.建立财务成本控制体系,控制经营成本和企业资金,保证完成销售目标和利润目标;

4.参与生产经营的短期决策和投资活动的长期决策,提出有关决策分析的数据;

5.对企业经营的产品进行价值分析,按销售区域或季节等进行利润的敏感性分析,从而挖掘出快速达到目标的潜力;

6.提出增收节支的措施,有效降低成本,保证利润目标的实现,提高经济效益;

7.对比各责任中心的业绩报告实际数与预算数,考核评价各责任中心的工作绩效、完成情况和工作任务是否达标等。

财务会计的职责:

1.出纳人员负责做好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收付工作,并编制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收付款凭证,按规定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月末要将现金日记账与库存现金实有数进行核对,保证一致,同时要将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进行核对,保证一致,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检查企业和银行之间存在的未达账项;

2.出纳人员负责发票和支票等购销凭据和结算凭证的购买、领用及保管工作,同时还要负责保管公司内部的各种印章;

3.协助出纳做好收付款工作,管理现金,审核收付款原始凭证,同时配合销售部门做好销售分析工作;

4.负责企业资金的管理和调度工作;

5.及时编制转账凭证,每月按时结转利润,汇总所有记账凭证;

6.负责公司总账和各种明细分类账的登账、结账及核对工作。

会计核算流程

介绍过会计的概念与工作内容以后,我们对会计是什么和会计需要做什么有了初步的认识。那么在某个会计期间,怎样把每个细小的工作串起来,有条不紊地一步步完成会计工作,期末交出漂亮的报表并完成相关税费的缴纳呢?如下图所示是一套简单且行之有效的会计处理流程,相信对初入行的你有一定帮助。

现在就以我们最熟悉的发放工资为例,来分析一下会计核算的业务流程:

首先需要编制“工资结算单/工资表”(原始凭证,见图表1-2),“工资结算单”一般应一式三份:一份由劳动工资部门存查;一份按每一位职工裁成“工资条”,连同工资一起发给职工;一份在发放工资时由职工签章后交财会部门作为工资核算的凭证,并用以代替工资的明细核算。

由于工资结算表是按各个车间、部门分别编制的,因此,只能反映各个车间、部门工资结算和支付的情况。要对整个单位的工资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就需要再根据各个部门编制的“工资结算单”汇总编制“工资结算汇总表”(汇总原始凭证,见图表1-3,其实大部分业务是不需要编制汇总原始凭证的)。请关注一下两个图表中相关数字间的关系,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原始凭证和汇总原始凭证的关系。

注意到“工资结算汇总表”中的“应付工资”(209454.00元)和“实发工资”(165468.66元)了吗,“应付工资”就是会计人员应当计入相应部门费用的“人工费用”;“实发工资”就是财务部门要打人员工工资卡或直接发到员工手中的现金;“代扣款项”则需要会同单位负担的部分一起交给有关部门。

如果经过审核,“工资结算单”和“工资结算汇总表”没有问题,会计人员就可以根据这些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记账凭证”了,记账凭证再经过审核后就可以据以登记账簿,再经过对账、结账,最后编制完成会计报表。这些内容相对比较专业,我们会在后面逐条学习。

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会计资料,要定期整理立卷或装订成册,暂由会计部门保管1年之后,编制清册,移交档案部门,按要求进行保管,至此,整个会计核算业务流程就完成了。

工作基础内容

会计基础内容是会计事项的记账基础,分别有账户、会计科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内容。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就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会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科目设置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及其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由于会计要素及其对象的具体内容各有不同,且管理要求也不同,所以,为了全面、系统且详细地核算并监督各项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就必须对各项会计要素及其对象进行划分,即分别设置会计科目。

1、会计科目设置的原则

会计科目不仅反映各会计要素的构成和变化情况,还为投资者、债权人和企业经营管理者等提供会计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会计工具。设置会计科目时,要尽量做到科学、合理和适用,具体需要满足如下表所示的原则。

(1)合法性原则

设置的会计科目应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使不同企业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之间具有可比性。实际工作中,企业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设置会计科目,但不能违反现行会计制度对会计科目所做的统一规定。也就是说,总账科目必须按照国家现行的相关会计规定进行统—设置,不能随意变更会计科目的名称,而一些总账科目下的明细科目,可根据企业实际经营特点,在不影响统一会计核算要求和统一编报要求的前提下,可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

(2)相关性原则

设置的会计科目应满足对外报告和对内管理的要求,同时为向有关各方提供所需的会计信息服务。由于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必须满足对内、对外各方面的需求,因此,设置的会计科目就必须服务于会计凭证、账簿和财务报表等各种会计信息的提供,必须与财务报告的编制保持协调性和相关性。

(3)实用性原则

设置的会计科目应符合企业自身的特点,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市场中的各企业,其组织形式、所属行业、经营范围和业务种类等都不同,因此,会计科目的设置就会有区别。在满足合法性原则下,企业应设置符合经营所需的会计科目。

2、会计科目设置的注意事项

各企业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等规定,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国务院主管部门制定的补充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情况合理设置会计科目。需要注意的是,企业会计科目的一级科目必须按国家统一规定进行设置,只有部分明细科目才可根据企业的自身需要灵活设置。

二、账户的分类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反映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账户可根据不同经济内容分类,也可按不同用途和结构分类。其中,按经济内容分类是基础分类方式。

1、按经济内容分类

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的实质是按照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会计对象就其具体内容而言,可以归结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6个会计要素,因此,在划分账户时,可从这6个方面入手。

但由于利润一般隐含在收入与费用的配比中,因此,从满足管理者和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的角度考虑,账户按其经济内容可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共同类账户和损益类账户这6类。如下图所示的是其中5类常见的账户类型。

2、按用途和结构分类

账户分为左方(记账符号为“借”)和右方(记账符号为“贷”)两个方向,一方登记增加,另一方登记减少。资产类、成本类和费用类账户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和收入类账户借方登记减少额,贷方登记增加额。

账户中既可登记本期增加的金额,也可登记本期减少的金额;增减相抵消后的差额,登记为余额。在登记时,不仅要登记期初余额,还要登记期末余额。

不同账户的期末余额计算方式不同,资产类、成本类和费用类账户的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即本期增加的金额)-本期贷方发生额(即本期减少的金额);而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和收入类账户的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即本期增加的金额)-本期借方发生额(即本期减少的金额)。账户一般结构包括如下一些项目:

(1)账户名称,也就是会计科目名称。

(2)第几页,也就是账户在账簿上的页码。

(3)时间,即何年何月何日记的账。

(4)摘要,即账务或经济业务的简要说明。

(5)凭证号码,即记账的依据是什么。

(6)金额变化,即金额的增加或减少。

(7)结果,也就是余额。

以上是对账户结构要素的罗列,实际应用如下图所示。

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和期末余额是账户的核心要素,由此演化出了简化的账户基本结构——T型账户,如下图所示。

会计账户简称账户,俗称“户头”,是依据会计科目开设的,有一定格式,可对会计要素进行连续、分类、系统的记录和反映其变动情况及结果。账户和科目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如下表所示。

三、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是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账户相互联系起来进行登记的一种专门记账方法。

1、复式记账法的定义

企业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事项都具有双重性,即每一笔经济业务事项的发生,一定会引起资金在两个或两个以上项目中的增减变动,且资产与权益之间还存在自然的平衡关系,这两个事实经常被人们利用,以指导会计实践工作。因此,这两个事实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复式记账的理论基础。

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是会计恒等式,因此,在复式记账法下,要对每一项经济业务按相等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账户中同时登记。根据不同的记账符号、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方法,复式记账可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其中,借贷记账法是目前运用最广泛的一种,也是我国法定的记账方法,该记账方法下,增加金额和减少金额分别计入借方还是贷方,要根据账户反映的经济内容和业务性质而定。

复式记账是相对于单式记账而言的,其记账比较科学,可完整地反映企业经济业务的全貌;而单式记账是一种记录较简单但不完整的记账方法,一般只记录现金的收付和应收、应付款项对应的经济业务事项,所以该记账方法很少被使用。

2、复式记账法的特征

复式记账之所以要求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以相等的金额进行记录,是为了保证会计恒等式的平衡,由此可见,复式记账有以下特征:

(1)记账基础为权责发生制。

(2)理论依据是会计恒等式和资金运动规律。

(3)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以相等的金额进行记录,且账户之间有严密的对应关系,可以清晰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具体情况,甚至来龙去脉。

(4)账户都可以进行试算平衡,以便于检查账户数据记录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5)复式记账法下,需要设置一套完整的账户体系,全面反映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及最终结果。

四、借贷记账法

以会计恒等式为记账原理,“借”和“贷”为记账符号,按照一定格式进行记录,反映经济业务增减变化的复式记账方法,即借贷记账法。

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借贷记账法在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记账对象也不再局限于债权、债务关系,而是扩展到了财产物资增减变化的记录和经营损益的计算方面。该方法的优点主要有如下图所示的4点。

1、记账规则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总结成一句话就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具体可描述成如下几个容易理解的要点。

①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同时分别记录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

②所记录的账户可以是同类账户,也可以是不同类账户,但必须是两个记账方向,即借方和贷方,既不能都记入借方,也不能都记入贷方。这是遵循“有借必有贷”。

③记入借方的金额合计数必须等于记入贷方的金额合计数。这是遵循“借贷必相等”。

2、账户结构

借贷记账法下,所有账户的T型结构基本相同,左方都为借方,右方都为贷方,但不同性质的账户,其借贷双方登记的内容是不同的,且反应的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也不一样。下面分别说明各类账户的T型结构。

(1)资产类账户的结构

资产类账户的T型结构中,其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资产的减少额。在同一会计期间(如月、季、年),借方记录的增加额合计数为本期借方发生额,贷方记录的增加额合计数为本期贷方发生额;每一个会计期间的期末要计算借贷方发生额之间的差额,该差额与本期期初余额的和为本期期末余额。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所以期初余额也一般在借方,期末余额可根据下列公式计算。

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T型账户结构如下图所示。

(2)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T型结构与资产类账户正好相反,其贷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借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同一会计期间的借贷方发生额合计数也分别称为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这两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可根据下列公式计算。

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T型账户结构如下图所示。

(3)成本费用类账户的结构

成本类账户和费用类账户的T型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借方记录成本、费用的增加额,贷方记录成本、费用转入抵销收入类账户(减少)的数额。由于成本费用类账户的借方发生额最终都会从贷方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借方,因此,这类账户期末一般没有余额。如果有余额,也通常表现为借方余额,说明还有成本、费用没有结转。

(4)收入类账户结构

收入类账户的T型结构与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贷方记录收入的增加额,借方记录收入的转出额(减少额)。收入的转出额是指每个会计期间期末都要将收入的贷方发生额合计数从其借方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贷方。因此,收入类账户期末一般没有余额。如果有余额,也通常表现为贷方余额,表示还有收入没有结转。

3、试算平衡

试算平衡是指在某一时点(如会计期末),根据会计恒等式或复式记账的原理,对本期所有账户的全部记录进行汇总、测算,以检验其正确性的一种专门方法。它的目的是保证企业本期会计处理的正确性。进行试算平衡,不仅可检查会计记录的正确性,还能查明错误会计记录的发生原因,进而做出相应的账务调整,为财会报表的编制提供准确的资料。

在借贷记账法下,根据借贷记账的基本原埋,试算平衡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本期发生额平衡法和余额平衡法。

A、本期发生额平衡法

这种试算平衡方法的原理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会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编制会计分录时,都遵循“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原则,将经济业务计入借贷方对应科目中,且借贷方金额合计相等。因此,本期借贷方的发生额合计数相等。

本期发生额平衡法主要用来检查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在记入各种账户时的处理是否正确。其试算平衡公式如下: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B、余额平衡法

余额平衡法的基本原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日常工作中,会计人员使用借贷记账法记账时,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而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登记的资产负债表左侧资产总计=右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计。由于成本费用类账户和收入类账户在期末时会进行结转,无余额,因此,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数应等于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数。

余额平衡法主要通过各种账户的期末余额来检查并推断账户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试算平衡公式如下:

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五、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比较

会计基础是会计确认的某种标准方式,也是单位收入和支出、费用的确认标准。选择不同的会计基础,会影响单位在会计期间取得的收入与发生的支出之间的配比关系,进而影响单位的工作业绩和财务成果。会计基础主要分两种,权责发生制和收入实现制。在我国,企业通常选择权责发生制,而行政事业单位一般选择收付实现制。

1、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概念

权责发生制亦称“应收应付制”。它是一种以本会计期间发生的费用和收入是否应计入本期损益为标准,处理有关经济业务的制度。凡在本期发生且应从本期收入中扣除的费用,无论本期是否已实际支付货币资金,均应作为本期的费用处理;同理,凡在本期发生且应计入本期的收入,无论本期是否已实际收到货币资金,均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处理。选择这种会计基础并实行这种制度,有利于正确反映各期的费用和收入水平以及最终的盈亏状况。

收付实现制亦称“收付实现基础”或“现收现付制”,是“权责发生制”的对称。在会计核算中,它是一种以款项是否已经收到或支付作为确认标准,来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方法。凡在本期内实际收到或支付的一切款项,无论其发生时间早晚或是否应该由本期承担,均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

2、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

权责发生制是按照收入、费用是否归属本期为标准来确定本期收入、费用的一种方法;收付实现制是按照收入、费用是否在本期实际收到或支付为标准来确定本期收入、费用的一种方法。它们的比较如下表所示。'

分清会计要素

一、资产

1、资产的定义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1)“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包括购买、生产、建造行为或其他交易或者事项。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资产。

(2)“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是指企业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或者虽然不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但该资源能被企业所控制。

(3)“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指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人企业的潜力。

2、资产的确认

符合资产定义的资源,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资产:

(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人企业。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二、负债

1、负债的定义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

2、负债的确认

符合负债定义的义务,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负债:

(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三、所有者权益

1、所有者权益的定义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2、所有者权益的来源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放的资本、直接计人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所有者权益金额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四、收入

1、收入的定义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收入的确认

收人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且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

五、费用

1、费用的定义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2、费用的确认

费用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且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

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可归属于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等的费用,应当在确认产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等时,将已销售产品、已提供劳务的成本等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发生的支出不产生经济利益的,或者即使能够产生经济利益但不符合或者不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导致其承担了一项负债而又不确认为一项资产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六、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人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利润金额取决于收人和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金额的计量。

凭证账簿处理

一、记账的依据:记账凭证

1、记账凭证的种类

(1)记账凭证按其反映的经济业务是否与货币资金有关,可以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①收款凭证。收款凭证是用以反映货币资金收入业务的记账凭证,根据货币资金收入业务的原始凭证填制而成。实际工作中,出纳人员应根据会计管理人员或指定人员审核批准的收款凭证,作为记录货币资金的收入依据。出纳人员根据收款凭证收款(尤其是收入现金)时,要在凭证上加盖“收讫”戳记,以避免差错。收款凭证一般按现金和银行存款分别编制。收款凭证的格式如下表所示。

②付款凭证。付款凭证是用以反映货币资金支出业务的记账凭证,根据货币资金支出业务的原始凭证填制而成。实际工作中,出纳人员应根据会计主管人员或指定人员审核批准的付款凭证,作为记录货币资金支出并付出货币资金的依据。出纳人员根据付款凭证付款时,要在凭证上加盖“付讫”戳记,以免重付。付款凭证的格式如下表所示。

③转账凭证。转账凭证是用以反映与货币资金收付无关的转账业务的凭证,根据有关转账业务的原始凭证或记账凭证填制而成。转账凭证的格式如下表所示。

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分别用以记录货币资金收入事项、货币资金支出事项和转账业务(与货币资金收支无关的业务)。为便于识别,各种记账凭证一般印制成不同颜色。

会计实务中,某些经济业务既是货币资金收入业务,又是货币资金支出业务,如现金和银行存款之间的划转业务。为了避免记账重复,对于这类业务一般只编制付款凭证,不编制收款凭证。即将现金存入银行时,编制现金付款凭证;从银行存款提取现金时,编制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2)记账凭证按照记账方式可分为复式记账凭证和单式记账凭证。

①复式记账凭证是把一项经济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集中填列在一张凭证上的记账凭证,即一张凭证上登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会计科目,既有“借方”,又有“贷方”。如前面介绍的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和通用凭证都是复式记账凭证。其优点是集中反映账户的对应关系,了解经济业务的全貌,减少凭证数量,节约纸张。其缺点是不便于汇总计算每一会计科目的发生额。

②单式记账凭证是把一项经济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分别按每个会计科目填制的记账凭证,即把同类经济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分别记人两张或两张以上的记账凭证中,每张记账凭证只填列一个会计科目。

2、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

记账凭证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按记账的要求归类整理而编制的。各种记账凭证的格式、内容不尽相同,但编制记账凭证的目的,在于反映经济业务,确定会计科目,便于登记账簿和日后查阅。因此,所有记账凭证都必须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1)填制单位名称。

(2)凭证的名称。

(3)凭证的编号。记账凭证要根据经济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编制号码。企业若采用通用凭证,可统一编号,若分别采用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通常采用编号办法,即按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分收、付、转三类编号,或细分为现收、现付、银收、银付、转账五类编号。凭证编了号,便于装订保管和登记账簿,也便于日后检查。

(4)填制凭证的日期。记账凭证是在哪一天编制的,就写上哪一天。记账凭证的填制日期与原始凭证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记账凭证应及时填制,但一般稍后于原始凭证的填制。

(5)经济业务内容摘要。摘要应能清晰地提示经济业务的内容,同时要简明扼要。

(6)会计科目及借、贷方金额(包括总账科目、明细科目),即会计分录。这是记账凭证最基本的内容。

(7)所附原始凭证的张数。原始凭证是编制记账凭证的根据,缺少它就无从审核记账凭证正确与否。

(8)有关人员的签章。凡是与记账有关的人员,包括会计主管人员和复核、记账、编制人员,都要在凭证上签章,有关收款和付款的凭证还要有出纳人员签章,以明确有关人员的责任,有利于相互牵制和监督。

3、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

填制记账凭证,就是要由会计人员将各项记账凭证要素按规定方法填写齐全,便于账簿登记。

记账凭证虽有不同格式,但就记账凭证确定会计分录、便于保管和查阅会计资料来看,各种记账凭证除严格按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填制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将经济业务的内容以简练概括的文字填入“摘要”栏内。这样做对于日后查阅凭证和登记账簿都十分必要,也是做好记账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2)要根据经济业务的性质,按照会计制度所规定的会计科目和每一会计科目所核算的内容,正确编制会计分录,从而确保核算口径一致,以便于指标的综合汇总和分析对比,同时,也有助于根据正确的账户对应关系,了解有关经济业务的完成情况。

(3)每张记账凭证只能反映一项经济业务,除少数特殊业务必须将几个会计科目填在一张凭证上之外,不得将不同类型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合并填制记账凭证,对同一笔经济业务不得填制对应关系不清的多借多贷的记账凭证。

(4)附件数量完整。除结账与更正差错的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其他记账凭证必须有原始附件凭证,以便于复核会计分录是否正确,也便于日后查阅原始凭证附件。如果--张原始凭证要涉及几张记账凭证,可把原始凭证附在一张主要的记账凭证后面,在其他记账凭证上注明附有原始凭证的记账凭证的编号。

例如,用支票购物,同时又用现金在同一时间、地点购物,供货单位只开了一张发票,此时,应分开作两张记账凭证,原始凭证只能附在其中一张后,另一张记账凭证后无原始凭证时,要在记账凭证摘要栏中注明附原始凭证的记账凭证的凭证号。企业单位提取各项税费的记账凭证,应附自制原始凭证,列明合法的计算提取依据及正确的计算过程。

(5)凭证顺序编号。各单位可采用收、付、转账凭证分类编号的形式(收款凭证:“银收字”、“现收字”﹔付款凭证:“银付字”、“现付字”;转账凭证:“转字"),也可采用专用凭证统一编号的形式,但采用哪种形式一经确定,在一个会计年度内不允许任意更改。如一项经济业务涉及一借多贷或一贷多借,一张凭证不够时,可用分数编写。

(6)若记账之前发现记账凭证有错误,应予重新编制正确的记账凭证,并将错误凭证作废或撕毁。已经登记入账的记账凭证,在当年内发现填写错误时,应用红字填写一张与原内容相同的记账凭证,在摘要栏注明“注销某月某日某号凭证”,同时再用蓝字重新填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注明“订正某月某日某号凭证”。

如果会计科目没有错误,只是金额错误,也可以将正确数字与错误数字之间的差额,另编一张调整的记账凭证。调增金额用蓝字,调减金额用红字。发现以前年度的错误,应用蓝字填制一张更正的记账凭证。

4、记账凭证的审核

记账凭证的审核是保证会计资料正确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在记账以前,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的要求填制记账凭证,同时,要由专人对已经填制的记账凭证进行认真的审核。记账凭证的审核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按原始凭证的审核的要求,对所附的原始凭证进行复核。

(2)记账凭证的内容和所填列的附件张数是否与所附原始凭证的内容和张数一致。

(3)记账凭证中所确定的会计分录是否正确,即审核其对应科目、应记方向和应记金额是否正确,账户对应关系是否清晰,核算内容是否符合会计制度和会计方法的要求。

(4)记账凭证中有关项目是否填列齐全,有关人员是否已签名或盖章以及填写是否规范等。

在审核过程中,若发现记账凭证有错误,应查明原因,并按规定的方法及时更正或重新填制,同时,要由更正人员在更正处签章,以示负责,只有经过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才能作为记账的依据。

二、会计账簿分类及其启用登记

1、会计账簿分类

会计账簿简称账簿,是由具有一定格式、相互连接的账页组成,以会计凭证为凭据,全面、连续、系统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记。为了满足经营管理的需要,每一账簿体系中包含的账簿是多种多样的。这些账簿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下面只具体讲解按用途分类的账簿:

(1)序时账簿。序时账簿是对各项经济业务按照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进行登记的账簿。在实际工作中,它是按照会计部门收到凭证的先后顺序。即按照凭证号码的先后顺序进行登记。序时账簿又称日记账。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就是特种日记账。

(2)分类账簿。分类账簿又称分类账,是对全部经济业务分类登记的账簿。分类账簿按其反应指标的详细程度划分,分为总分类账簿和明细分类账簿两类。

总分类账簿简称总账,是根据一级会计账户开设,总括反映全部经济业务和资金状况的账簿。明细分类账簿简称明细账,是根据二级或三级账户设置,详细反映某一资金变化情况的账簿。

(3)备查账簿。备查账簿又称辅助账簿,是对某些不能在日记账和分类账中记录的经济事项或记录不全的经济业务进行补充登记的账簿。主要是为某些经济业务的经营决策提供必要的参考消息,如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的登记簿、受托加工材料登记簿等。备查账簿不一定在每个单位都设置,而是根据各单位的实际需要确定。备查账簿没有固定的格式,可由各单位根据管理的需要自行设计。

账簿可以为经营管理提供系统、完整的会计核算资料,可以正确地计算成本费用和经营成果,为财务成果的分配提供依据;利用账簿提供的资料进行账实的核对,可以检查账实是否相符,从而有利于保证各项资产物资和资金的安全完整和合理使用;账簿所提供的资料既是编制财务报表的主要依据,又是进行会计分析和会计检查的必要依据;通过设置和登记账簿,既便于保存会计资料和日后查阅使用,又便于会计核算工作的分工。

2、账簿的启用规则

(1)启用账簿时的一般规则。账簿是储存数据资料的重要会计档案,登记账簿要有专人负责。为了保证账簿记录的严肃性和合法性,明确记账责任,保证资料完整,在账簿启用时,应在“账簿启用和经管人员一览表”中详细记载:单位名称、账簿编号、账簿册数、账簿页数、启用日期、加盖单位公章、经管人员(包括企业负责人、主管会计、复核和记账人员等)均应登记姓名并加盖印章。

(2)会计人员交接规则。记账人员调动工作或因故离职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在交接记录栏内填写交接日期、交接人员和监交人员姓名,并由交接双方签字并盖章。一般会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会计机构负责人监交,而会计机构负责人办理交接手续,由单位负责人监交,必要时主管单位可以派人监交。这样做是为了明确有关人员的责任,加强有关人员的责任感,维护会计账簿记录的严肃性。

3、登记账簿的规则

会计人员应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及时地登记会计账簿。对于总账要按照各单位所选用的会计核算组织形式来确定登账的具体时间,而对于各种明细账,要根据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汇总表和记账凭证每天进行登记,也可以定期(三天或五天)登记。

但债权债务类明细账和财产物资类明细账应当每天进行登记,以便随时与对方单位结算,或与财产物资的实存数进行核对,以确定结余数的正确性。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应当根据办理完毕的收付款凭证,随时逐笔顺序进行登记,最少每天登记一次。但不论登记哪种账簿,都应满足以下要求:

(1)登记账簿必须用蓝黑色墨水钢笔书写,不许用铅笔或圆珠笔记账。这是因为,各种账簿归档保管时间一般都在一年以上,有些关系到重要经济资料的账簿,则要长期保管,因此要求账簿记录保持清晰、耐久,以便长期查核使用,防止涂改。

(2)登记会计账簿时,应当将会计凭证的日期、编号、业务内容摘要、金额和其他有关资料逐项记入账内。登记完毕后,记账人员要在记账凭证上签名或盖章,并注明已经登账的标记(如打√等),表示已经登记入账,以避免重记或漏记。

(3)各种账簿应按账户页次顺序连续登记,不得跳行、隔页。如果发生跳行、隔页现象,应在空行、空页处用红色墨水画对角线注销,注明“此页空白”或“此行空白”字样,并由记账人员签章。

(4)账簿中书写的文字或数字不能顶格书写,一般只应占格距的1/2,以便留有改错的空间。

(5)记账除结账、改错、冲销记录外,不能用红色墨水。因为在会计工作中,红色数字表示对蓝色数字的冲销、冲减或表示负数。

(6)对于登错的记录,不得刮擦、挖补、涂改或用药水消除字迹等手段更正错误,也不允许重抄。应采用正确的错账更正规则进行更正。

(7)各账户在一张账页登记完毕结转下页时,应当结出本页合计数和余额,写在本页最后一行和下页第一行有关栏内,并在本页最后一行的“摘要”栏内注明“转次页”字样,在下一页第一行的“摘要”栏内注明“承前页”字样。对“转次页”的本页合计数如何计算,一般分三种情况:

①需要结出本月发生额的账户,结计“转次页”的本页合计数应当为自本月初起至本页末止的发生额合计数,如采用“账结法”下的各损益类账户。

②需要结计本年累计发生额的账户,结计“转次页”的本页合计数应当为自年初起至本页末止的累计数,如“本年利润”账户和采用“表结法”下的各损益类账户。

③既不需要结计本月发生额也不需要结计本年累积发生额的账户,可以只将每页末的余额结转次页。如债权、债务结算类账户、“实收资本”等资本类账户和“原材料”等财产物资类账户。

三、怎样发现错帐及如何更改

1、错帐的发现

财会人员要想减少查错账的时间,查错账的方法就值得研究和探讨。其实,实际工作中很多错账都有一定规律,掌握了这些规律,查错账就比较容易。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且应用简便的查找错账的方法。

(1)差数法

差数法是按照错账的差数查找错账的方法,其表现形式有:借方金额遗漏,使该金额在贷方超出;贷方金额遗漏,使该金额在借方超出等。实际工作中有以下两种错账可用此法,如下表所示。

(2)除2法

除2法是指以差数除以2来查找错账的方法。当某个借方金额错记入贷方(或借方)时,出现错账的差数表现为错误的两倍,将此差数除以2,得出的商就是反向的金额。例如,如果资产负债表的借贷方余额不平衡,其差数是2624,这个差数是偶数,那就存在记错方向的可能,只需要计算2624/2=1312,找出是否存在1312元这笔账且方向记反了。如果差数不能被2除尽或差数为奇数,那就不可能是方向记反了,也就不适用除2法。

(3)除9法

除9法是指以差数除以9来查找错账的方法,适合如下图所示的3种情况。

上图是除9法适用的3种情况,那么这3种情况具体该如何应用呢?这里分两种情况(1.数字错位;2.邻数倒置)讨论并举例,如下图所示。

(4)尾数法

尾数法是指对发生的差错只查找末位数的方法,可以提高查找错账的效率。该方法适用于借贷方金额中只有末位数出现差错而其他位数上的数字都正确的情况。

比如,在编制试算平衡表时,发现所有科目的借方合计数比贷方合计数多了0.57,则可查找看是否有小数点部分为0.57元的业务数据填错了。

2、错帐更正方法

账簿登记中的错误一般是工作疏忽或熟练程度不够造成的,而更正错账的方法一般有3种,即划线更正法、红字更正法和补充登记法。先来看看什么情况下采用什么更正方法,如下图所示。

上述不同情况下使用的错账更正方法,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表所示。

3、实账处理

将4532元误填为5432元,且在结账前发现错误。

这种情况采用划线更正法。应先在5432上划一条红线以示注销,然后在其上方空白处填写正确的数字4532,不能只将前两位数字更正为45。

四、平常的对账和结账

会计账簿的相关工作到最后就剩对账和结账了。对账就是指在本期内对账簿记录进行核对;结账是指在将本期内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全部登记人账的基础上,于会计期末按照规定的方法结算账目,包括结计出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

1、对账的主要内容

对账就是核对账目,指在会计核算中,为保证账簿记录正确可靠,对账簿中的有关数据进行检查和核对的工作。对账工作包括的主要内容如下图所示。

2、对账的规范

为了切实保证会计账簿记录的真实、正确、可靠,财会人员要严格执行对账制度的规定,按照上一小节介绍的对账工作内容,检查账簿记录是否完整,有无错记或漏记,总账与明细账合计数之间是否相等,以达到相应的对账规范,即账证相符、账账相符和账实相符。

3、结账的程序

为了总结某个会计主体在某一会计期间内的经济活动情况和财务成果,就需要结账。然后以结账结果为准,编制财务会计报表,整合各种账簿的数据信息。通俗地说,结账就是结算各种账簿的记录,包括结算出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合计数和期末余额数。大致结账流程如下图所示。

在实行会计电算化的企业中,利用专门的财务软件就可在过账时自动完成结账工作。而手工做账的企业,就需要财会人员根据上图所示的步骤完成结账工作。

在手工做账的情形下,各账户在结账时如何处理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呢?显然,不同的账户,其结账工作是有区别的,具体如下图所示。

4、结账的注意事项

在实际财会工作过程中,结账操作需要注意的问题主要包含如下图所示的4点。

绘制财务报表

一、财务报表概述

(一)概念

编制会计报表是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也是会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财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表述。

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反映一定日期企业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等财务状况的报表)、利润表(反映一定时期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反映一定时期企业构成所有者权益的各组成部分的增减变动情况的报表)和附注(对以上四表等报表中列示项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它们具有同等的重要程度。

(二)分类

不同性质的经济单位由于会计核算的内容不一样,经济管理的要求及其所编制财务报表的种类也不尽相同。就企业而言,其所编制的财务报表也可按不同的标志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1、按编报期间的不同分类

按财务报表编制期间的不同,可以分为中期财务报表和年度财务报表。

(1)中期财务报表至少应该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附注。中期财务报表又可分为月度财务报表、季度财务报表、半年度财务报表和年初至本中期末的财务报表。

(2)年度财务报表是以从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为基础编制的财务报表。年度财务报表一般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附注。

2、按编报主体的不同分类

按编报主体的不同,可分为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

(1)个别财务报表是指企业以本公司为会计主体编制的财务报表。

(2)合并财务报表是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为会计主体,根据母公司和所属子公司的财务报表,由母公司编制的综合反映企业集团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

(三)财务报表编制的基本要求

为确保会计报表质量,编制财务报表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1、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

企业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基础,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其他各项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确认和计量,在此基础上编制财务报表。

如果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财务报表不再合理,企业应当采用其他基础编制财务报表,并在附注中进行声明。

2、按正确的会计基础编制

企业除了现金流量表用收付实现制编制外,其他财务报表应当按照权责发生制编制。

3、至少按年编制财务报表

企业至少应当按年编制财务报表。年度财务报表涵盖的期间短于一年的,应当披露年度财务报表的涵盖期间、短于一年的原因以及报表数据不具可比性的事实。

4、项目列报遵守重要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是指在合理预期下,财务报表某项目的省略或者错报会影响使用者据此作出的经济决策,该项目具有重要性。它是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两方面予以判断的,且各项目重要性的判断标准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1)判断项目性质的重要性,应当考虑该项目在性质上是否属于企业日常活动,是否显著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因素。

(2)判断项目金额大小的重要性,应当考虑该项目金额占资产总额、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营业收入总额、营业成本总额、净利润、综合收益总额等直接相关项目金额的比重或所属报表单列项目金额的比重。

(3)性质或功能不同的项目,应当在财务报表中单独列报,但不具有重要性的项目除外。

(4)性质或功能类似的项目,其所属类别具有重要性的,应当按其类别在财务报表中单独列报。

(5)某些项目的重要性程度不足以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或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单独列示,但对附注具有重要性的,则应当在附注中单独列报项目。

5、保持各个会计期间财务报表项目列报的一致性

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应当在各个会计期间保持一致,除会计准则要求改变财务报表项目或企业经营业务的性质发生重大变化后,变更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外,不得随意变更。

6、各项目之间金额不得相互抵销

财务报表中的资产项目和负债项目的金额、收入项目和费用项目的金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项目和损失项目的金额不得相互抵销,但其他会计准则另有规定的除外。

资产或负债项目按扣除备抵项目后的净额列示,不属于抵销。非日常活动产生的利得和损失,以同一交易形成的收益扣减相关费用后的净额列示更能反映交易实质的,不属于抵销。

7、至少应当提供所有项目上一个可比会计期间的比较数据

当期财务报表的列报,至少应当提供所有列报项目上一个可比会计期间的比较数据,以及与理解当期财务报表相关的说明,但其他会计准则另有规定的除外。

财务报表的列报项目发生变更的,应当至少对可比期间的数据按照当期的列报要求进行调整,并在附注中披露调整的原因和性质,以及调整的各项目金额。对可比数据进行调整不切实可行的,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不能调整的原因。

8、应当在财务报表的显著位置披露编报企业的名称等重要信息

企业应当在财务报表的显著位置至少披露下列各项:编报企业的名称;资产负债表日或财务报表涵盖的会计期间;人民币金额单位;财务报表是合并财务报表的,应当予以标明。

(四)财务报表编制前的准备工作

在编制财务报表前,需要完成下列工作:

1、严格审核会计账簿的记录和有关资料;

2、进行全面财产清查、核实债务,并按规定程序报批,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3、按规定的结账日进行结账,结出有关会计账簿的余额和发生额,并核对各会计账簿之间的余额;

4、检查相关的会计核算是否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

5、检查是否存在因会计差错、会计政策变更等原因需要调整前期或本期相关项目的情况等。

二、资产负债表

(一)概念和作用

资产负债表,又称“财务状况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财务报表。它是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进行编制的。

资产负债表的作用主要有:

1、可以提供企业某一日期资产的总额及其结构,表明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及其分布情况;

2、可以提供企业某一日期的负债总额及其结构,表明企业未来需要用多少资产或劳务清偿债务,以及清偿的时间;

3、可以反映企业所有者所拥有的权益,据以判断资本保值、增值的情况,以及对负债的保障程度。

(二)我国企业资产负债表的一般格式

资产负债表的格式主要有账户式和报告式。我国的资产负债表采用账户式的格式。账户式资产负债表分左右两方,左方为资产项目,右方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各项资产、负债按流动性排列,所有者权益项目按稳定性排列。资产负债表由表头和表体两部分组成。表头部分应列明报表名称、编表单位名称、资产负债表日和人民币金额单位;表体部分反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内容。其中,表体部分是资产负债表的主体和核心。我国企业资产负债表的格式一般如下表所示:

(三)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基本方法

1、“期末余额”栏的填列方法

资产负债表中“期末余额”栏内各项数字根据会计期末各总账账户及所属明细账户余额填列。

具体方法如下:

(1)根据一个或者几个总账科目余额直接填列。例如,“短期借款”“应收股利”“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等项目。

有些项目则应根据几个总账科目的余额计算填列。如“货币资金”项目,应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三个总账科目余额的合计数填列。

(2)根据明细科目的余额计算填列。如“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该项目应根据“应付票据”科目的期末余额,以及“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科目所属的相关明细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合计数填列。“预收账款”项目,应根据“预收账款”和“应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合计数填列。

(3)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余额分析计算填列。例如“长期借款”项目需要根据“长期借款”总账科目期末余额扣除“长期借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中,将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到期且企业不能自主地将清偿义务展期的长期借款后的金额计算填列。其中,将于一年内到期且企业不能自主地将清偿义务展期的长期借款,记入“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4)根据有关科目余额减去其备抵类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如“长期股权投资”“在建工程”项目,应根据相关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扣减相应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项目,应根据相关科目期末余额扣减相应的累计折旧(摊销、折耗)填列,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扣减相应的减值准备。

(5)综合运用上述填列方法分析填列。如“存货”项目,应根据材料采购、原材料、发出商品、周转材料、委托加工物资、生产成本等科目期末余额合计,减去“存货跌价准备”等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库存商品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企业,还应按加或减材料成本差异、商品进销差价后的金额填列。

2、“年初余额”栏的填列方法

本表中“年初余额”栏通常根据上年年末有关项目的期末余额填列,且与上年年末资产负债表“期末余额”栏相一致。如果企业上年度资产负债表规定的项目名称和内容与本年度不一致,应当对上年年末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照本年度的规定进行调整,填入“年初余额”栏。

三、利润表

(一)概念与作用

利润表又称“损益表”,是总括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利润表用来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利润(或亏损)的实际情况,是根据“收入-费用=利润”的基本关系来编制的,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动态表现。

利润表的作用主要有:

1、反映一定会计期间收入的实现情况;

2、反映一定会计期间的费用耗用情况;

3、反映企业经济活动成果的实现情况。

(二)我国企业利润表的一般格式

利润表有多步式和单步式,在我国企业应当采用多步式利润表,将不同性质的收人和费用分别进行对比,以便得出一些中间性的利润数据,如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帮助使用者理解企业经营成果的不同来源。

利润表一般包括表头、表体两部分。其中,表头应列明报表名称、编制单位、编制日期、货币名称、计量单位;表体反映形成经营成果的各个项目和计算过程。利润表的格式如下表所示:

(三)利润表编制的基本方法

利润表中的各个项目,都是根据有关会计科目记录的本期实际发生数和累计发生数分别填列的。

1、“本期金额”栏填列方法

“本期金额”栏根据“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研发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资产处置收益”“其他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等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其中,“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等项目根据该表中相关项目计算填列。

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2、“上期金额”栏的填列方法

“上期金额”栏应根据上年该期利润表“本期金额”栏内所列数字填列。如果上年该期利润表规定的各个项目的名称和内容同本期不一致,应对上年该期利润表各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本期的规定进行调整,填入利润表“上期金额”栏内。

利润表中如果是按“本月数”和“本年累计数”设置的,那么“本月数”应根据各有关会计科目的本期发生额直接填列;“本年累计数”栏反映各项目自年初起到本报告期止的累计发生额,即应根据上月“利润表”的累计数加上本月“利润表”的本月数之和填列。

四、现金流量表

(一)概念与作用

现金流量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

通过现金流量表,报表使用者能够了解现金流量的影响因素,评价企业的支付能力、偿债能力和周转能力,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为其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二)我国企业现金流量表的一般格式

我国企业现金流量表的格式一般如下表所示:

(三)现金流量表编制的基本方法

1、直接法与间接法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有两种方法:直接法与间接法。在直接法下,一般是以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为起算点,调节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项目的增减变动,然后计算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在间接法下,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实际上就是将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的净利润调整为现金净流入,并剔除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对现金流量的影响。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直接法编报现金流量表,同时要求在附注中提供以净利润为基础调节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信息。

2、T型账户法

采用T型账户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是以T型账户为手段,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数据为基础,对每一项目进行分析并编制调整分录,从而编制现金流量表。采用T型账户法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步骤是:

第一步,为所有的非现金项目(包括资产负债表项目和利润表项目)分别开设T型账户,并将各自的期末期初变动数过入各账户。如果项目的期末数大于期初数,则将差额过入和项目余额相同的方向;反之,过入相反的方向。

第二步,开设一个大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T型账户,每边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个部分,左边记现金流入,右边记现金流出。与其他账户一样,过入期末期初变动数。

第三步,以利润表项目为基础,结合资产负债表分析每一个非现金项目的增减变动,并据此编制调整分录。

第四步,将调整分录过人各T型账户,并进行核对,该账户借贷相抵后的余额与原先过入的期末期初变动数应当一致。

第五步,根据大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T型账户编制正式的现金流量表。

做好合理归档

一、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

1、会计凭证的传递

(1)会计凭证传递的作用

会计凭证的传递是指会计凭证从编制时起到归档时止,在单位内部各有关部门及人员之间的传递程序和传递时间。正确组织会计凭证的传递,对于及时处理和登记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实行会计监督,具有重要作用。

(2)会计凭证传递的注意事项

各种记账凭证所记载的经济业务内容不同,涉及的部门和人员不同,办理的经济业务手续也不尽一致。组织会计凭证传递,必须遵循内部牵制原则,力求做到及时反映、记录经济业务。会计凭证在传递过程中必须注意:

①一切会计凭证的传递和处理,必须在会计报告期内完成,应当及时传递,不得积压,不得跨期,否则势必影响会计核算的正确性和及时性。

②会计凭证在传递过程中,既要做到完备严密,又要简便易行。凭证的签收、交接应当制定必要的制度,以保证会计凭证的安全与完整。

③应根据每种经济业务的特点、内部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情况以及经营管理的需要,恰当规定会计凭证经由的必要环节,并据之恰当规定会计凭证的份数,做到既使各有关部门和人员能了解经济业务的情况,及时办理凭证手续,又避免凭证传递经过不必要的环节,以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④要根据各个环节办理经济业务所必需的时间,合理规定凭证在各个环节停留的时间,以确保凭证及时传递。

2、会计凭证的保管

会计凭证是重要的经济资料和会计档案。每个单位在完成经济业务手续和记账以后,须按规定的立卷归档制度,形成会计档案资料,以便日后查阅。

会计部门在记账后,应定期(每日、每旬或每月)对各种会计凭证加以分类整理,将各种记账凭证按照编号顺序,连同所附的原始凭证折叠整齐,加具封面、封底,装订成册,并在装订线上加贴封签。在封面上,应写明单位名称、年度、月份、记账凭证的种类、起讫日期、起讫号码以及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的张数,并在封签处加盖会计主管的骑缝图章。如果采用单式记账凭证,在整理装订凭证时,必须保持会计分录的完整。为此,应按凭证号码顺序还原装订成册,不得按科目归类装订。

会计凭证的保管期限和销毁手续,必须严格按照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执行。一般会计凭证至少保存10年,重要的凭证须长期保存,会计凭证保存期满需销毁时,必须开列清单,按照规定的手续报经批准后方可销毁。任何单位都不能随意销毁会计凭证。

二、会计账簿的保管和更换

1、账簿的保管

各种账簿是重要的经济档案,必须按规定妥善保管,不得丢失和任意销毁。否则,原有债权、债务无法理清;重要的经济资料和经济信息将丧失,经济责任将无法明确,故妥善保管账簿意义重大。账簿的保管,既要安全、完善、机密,又要保证使用时能及时迅速查到。

年度终了更换新账后,旧账页应清点整理,所有活页归档保管。账簿归档保管要做到五防,防火、防盗、防潮、防霉烂变质、防虫蛀鼠咬。存档后的会计账簿,调阅时必须提出理由,经会计主管人员批准,在保管员陪同下方可查阅,原则上不得借出。

账簿的保管期限如下:

(1)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保管25年。

(2)总账和明细分类账保管15年。

(3)涉外账簿应长期保存。

账簿保管期满,需要销毁时,由档案保管部门提出销毁意见,会同财务部门共同鉴定,编造销毁清册,报本单位领导或上级批准方可销毁。销毁时,应由档案保管部门、财务部门和有关部门共同监销。

2、账簿的更换

为了清晰地反映各个会计年度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每个会计年度开始时,一般都要启用新账,并把上年度的会计账簿归档保管。

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总分类账及明细分类账都要每年更换新账,但固定资产明细账或固定资产卡片可以继续使用,不必每年更换新账。

年终结账后,有期末余额的账户,应将其余额结转至下年度新账簿的相应账户中去。结转时,将有余额的账户的余额直接记入新账簿中相对应的账户中的余额栏内,不需要编制记账凭证,也不必将余额再记入本年账户的借方或贷方,使本年有余额的账户的余额为零。

下年度新开账户的第一行,填写的日期是1月1日,“摘要”栏注明“上年结转”字样,同时,将上年结转余额记入“余额”栏,并标明余额方向。上年度该账户的借方余额,转至本年度新账内仍为借方余额,上年度该账户的贷方余额,转至本年度新账内仍为贷方余额。其格式如下表所示。

3、电算化会计档案的保管

电算化会计档案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由计算机打印输出的各种书面形式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及其他会计资料;以磁盘、光盘、微缩胶片等磁性介质储存的会计数据;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发和使用的全套文档资料及软件程序。

对于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各单位应建立以下安全与保密措施:

(1)对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要做到防磁、防火、防潮、防尘等工作。

(2)采用磁性介质储存的会计档案,要定期进行检查,定期进行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

(3)严格执行安全和保密制度,不得随意堆放会计档案,严防毁损、散失和泄密。

(4)各种会计资料包括打印出来的会计资料以及储存会计资料的软盘、光盘、微缩胶片等,未经单位负责人同意,不得外借和拿出单位。

(5)借阅会计资料应履行相应的借阅手续,经手人必须签字记录。存放在磁性介质上的会计资料借阅归还时,还应认真检查,防止感染病毒。

推荐学习渠道

课程资源

1、《基础会计》: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的会计学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基础会计》课程由国家级教学名师——刘永泽教授、辽宁省教学名师——陈文铭教授、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获得者——张娆教授组成的教学团队建设完成,是国家一流本科课程(线上课程)。

2、《管理会计》:国家首批一流线上课程。2022年8月起为学习强国平台所选用。管理会计入门课,精选管理会计决策中的几个基本章节讲授。帮助初学者快速了解管理会计的基本工具精髓,提高学习兴趣,并能与现实紧密联系。

3、《会计学基础》:会计是一门商业语言,它把商业活动中的价值交换,忠实地记录下来,转化为会计的报告。这个过程,既要言词达意,又要让读者有效理解。会计,记录企业的资金运动,揭示资金缺口,提示风险,帮助企业应对变化。学习会计语言,就能读懂企业这本书。

4、《会计学》:本课程是面向经济管理类等专业学员开设的免费网络公开课程,是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资源共享课程和首批国家一流课程。主要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使用会计信息的能力,具有分析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发生对财务报表影响的能力,拓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视野,培养诚信守法、求真审慎的职业价值观。

5、《会计学》(面向非会计专业学生):会计是通用的商业语言。本课程针对非会计专业小白的需求,设计了会计基础知识、日常业务会计处理和会计报表分析三部分内容。课程提供丰富线上资源,包括视频、课后练习与测试、案例分析、质疑与讨论、拓展资源库等。授课方式多样有趣,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建立会计思维,形成一定的会计分析能力。

书籍资源

一、会计学专业基础课

《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程序设计》《管理学导论》《财务管理》《运筹学》《营销管理》《管理信息系统》《运营管理》《会计软件应用》《中级财务会计》《成本管理会计》《税法》《经济法》《西方经济学》。

二、专业选修课

《会计制度设计》《文献检索》《专业外语》《人力资源会计》《社会会计》《保险学》《税务会计》《会计专题研究》《会计与审计案例》《会计职业道德》《管理控制系统》《行业比较会计》《ZF与非盈利组织会计》《会计与审计法律专题》《会计史》《银行会计》《管理咨询》《会计与审计实务》《ERP原理及应用》《应用统计软件》《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金融衍生工具》《会计信息与资本市场》。

三、专业课

《审计学》《高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管理》《国际会计》《财务报表分析》。

以上就是对如何学会计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Bitget如何更新

bitget平台靠谱吗

bitget安全下载

Bitget交易APP安全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