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方金融监管局:为金融政策在京落地提供服务保障

4月5日下午,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霍学文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北京市金融监管局在市委市政府直接领导下,在监管部门的指导支持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为金融政策在北京落地提供服务保障。

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加强对接。疫情发生后在除夕当天就建立了金融服务快速响应机制,通过“畅融工程”App、微信工作群、“12345”市民热线等平台,广泛收集企业金融服务需求,与金融机构快速对接,形成覆盖北京市的快速响应网络,做到第一时间收集,第一时间分发,第一时间协调,第一时间反馈。疫情紧张关键时期,主要是重点协调解决防疫应急保障资金汇划和重点防疫企业紧急融资需求。在有序推动复工复产时期,进一步加大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中小微企业和为复工复产提供防疫物资保障企业的对接服务。

通过金融服务快速响应机制,可以实现三个效果,一是全面,针对企业的融资需求,提供银行、证券、保险、基金、担保等多元化的综合金融支持,例如,新一代人工智能企业旷视科技,通过协调对接,解决银行授信6亿元的同时,同步推动加快企业上市进程,目前公司并已获批在香港上市,预计融资5亿美元。目前市金融监管局12345分中心企业服务事项平均处理时间8.2小时。二是精准,使金融资源流向最需要的地方,实现精准发力。会同北京市人才局等部门制定疫情期间人才金融服务政策,推出“人才贷”产品,打造“人才金融”品牌,精准支持高层次人才创办的企业,提供低息无抵押无担保的信用贷款,银行信用贷款额度最高可达到5000万元。企业绝大部分是中小微企业,通过对人才的关心,让金融更有温度。三是快速,服务平台7X24小时提供支持,各金融机构简化流程,开辟绿色通道,最大限度压缩审批时间。西贝、海底捞等餐饮企业,金融机构都是3天内完成了放款。工商银行北京分行、北京银行于10天内为中国国航合计完成20亿元流动资金的贷款审批和发放工作。

第二,加强引导。重点是引导担保、小贷、典当、保理、融资租赁等地方金融组织靠前站位,发挥机制灵活、贴近小微的优势,在支持复工复产中实现“大作为”。例如疫情期间,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平均费率降低0.5个百分点。文化科技担保针对疫情防控设计“租金保”等特色产品,帮扶房租缴纳有困难的文化类小微企业尽快复工。据不完全统计,本市融资担保机构在疫情期间担保放款超过10亿元,支持企业超过140余家。北京农投小贷采取展期、续贷无缝衔接方式助力“三农”、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做到不抽贷、不断贷。比如融资租赁,中联重科融资租赁针对受疫情影响业务或回款的客户,通过债务重组、展期或延期还款、减免逾期费用等方式,减轻还款压力。已经对4000个订单实施延期还款,涉及700个客户,合同金额15亿元。此外,在交易场所方面,北京产权交易所发挥要素市场功能,搭建复工复产产业链共享云平台,企业可通过平台发布原材料、零部件、设备等供需信息,促进产业链资源高效共享。

本周,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印发了鼓励地方金融组织支持复工复产,加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若干措施,规定对监管指标优良、积极支持复工复产的小额贷款公司,从银行融资的规模可放宽至不超过净资产3倍,对积极支持复工复产的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公司经审核同意可通过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融资,从而放大服务能力。

第三,加强服务。为保障金融体系高效运转,全力支持金融业自身加快复工复产。一是做好金融业自身疫情防控,北京市成立了北京市金融监管局牵头的金融业复工复产防控机制,加强对金融机构复工复产过程中防疫的指导,编制金融业防疫指南、组织对银行网点、交易大厅、地方金融组织防疫现场检查。总体看,金融机构防控措施落实比较到位,目前北京市金融业复工复产率93.24%。二是积极营造高效便捷营商环境,鼓励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条件下,开展服务模式创新。本周《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发布,在全国率先提出“建立以区块链为基础的企业电子身份认证信息系统,减少企业需要提供的材料”,这正是基于疫情期间金融机构开展线上金融、数字金融、智能金融服务的成功经验。三是加大对金融机构的帮扶,鼓励金融机构逆势而上,做优做强。特别是在当前国际疫情扩散的时期,金融开放不止步,帮助解决金融机构来京发展的困难和问题。2020年一季度先后有万事网联、橡树资本、高盛控股合资证券公司、中信保诚资产管理公司等外资机构落地北京,春华资本、东方汇里、桥水基金等机构获批参与北京市QDLP试点。疫情没有使北京金融开放受阻,反而国际金融交流合作更加紧密。

可转债债券怎么算收益

低盐饮食全天供应量

股市中贝塔系数怎么看

高校的复试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