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医药投亿元涉水处方药O2O-上海医药众协药业有限公司
大小
目前上海医药拥有3张B2C牌照,公司未来会考虑与电商合作,布局B2C、O2O等业务,更好地发挥渠道优势。
昨日,上海医药(601607)发布公告,由上海医药和电商管理团队以现金方式,投资设立上海医药大健康云商股份有限公司,总投资额为1亿元,公司定位于为患者提供处方药O2O销售、健康管理的服务及贸易型电商。在处方药网售即将开闸的关键时点,上海医药以处方药O2O为切入口涉水医药“云商”,成为国内首家融通线上解决方案和线下零售资源的处方药电商。
打造线上线下O2O闭环
此次上海医药以处方药O2O为切入口,投资设立电商公司,其核心在于打造“电子处方”、“药品数据”、“患者数据”三大平台,提供线上解决方案;整合上海医药丰富的线下零售资源,布局三层零售网点,实现线上线下O2O闭环,不断探索和完善商业模式和解决方案。
据上海医药内部人士介绍说,“电子处方”平台对接HIS系统或自建自费药处方系统;“药品数据”平台对接、管理上海医药及其合作伙伴的零售网点药品库存、配送等信息,确保药品快速准确配送;“患者数据”平台则将对患者的就诊、用药、诊断等健康大数据进行长期跟踪记录。在线下,则将着力打造三层零售网络,包括上海医药旗下所拥有的专业药房(DTP)、医院合作/托管药房及社会零售等多类实体药房。
该内部人士表示,在搭建三大数据平台方面,目前软件系统还是公司自主开发维护,而上海医药已拥有3张B2C牌照。公司未来会考虑与电商合作,布局B2C、O2O等业务,更好地发挥公司渠道优势。
据了解,目前国内主流医药电商模式分为贸易和服务两大类。其中,“贸易型医药电商”又分为平台型电商和依托线下业务的实体型电商。
业内人士分析,在现有电商基础上需要优化电商和零售渠道,建立真正打通药品端到端全流程体系的医药生态链系统。
处方药网售将开闸
据了解,处方的获取渠道是此前制约医药电商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2014年5月,国家药监局发布了《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互联网药品经营者应当按照药品分类管理规定的要求,凭处方销售处方药”。由于网上药店销售药品以非处方药为主,因此,事实上占我国药品市场约80%的处方药并没有正式进入互联网。
但在今年两会传出消息,医药电商行业从业者翘首以盼的《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正式文件有望于近期出台。在处方药网售开闸前夕,上海医药涉水医药“云商”,可视作其战略性重要一步。
关于处方的获取,上海医药内部人士告诉商报记者,“公司DTP业务主要经营肿瘤药、慢性病药物等自费药品的配送,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院面对处方外流时动力不足问题。公司已与医院建立药品配送、药房托管等多项合作,待处方药网售开闸出现洽谈契机时,与医院进一步合作的赢面更大。”
上海医药具有多项优势
业内分析认为,相较现有处方药电商模式,上海医药所具备的线下优势为:第一,拥有较为庞大的线下网点布局;第二,凭借医院供应链服务外包项目推行,在医院处方建设、对接HIS系统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第三,旗下DTP业务在高价自费药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申万宏源的分析师罗佳荣认为,上海医药大健康云商的最终定位与“阿里健康”类似。相较于阿里的“未来医院”,上海医药具有多项优势。首先,公司拥有近2000家连锁药店门店,全国医院合作和托管药房近60家,有丰富的线下实体店资源;其次,控股子公司众协药业的电子处方平台已与部分医院HIS系统实现对接,处方获取更便捷;第三,公司DTP业务发展迅速,O2O将依托DTP现有的平台资源,方便开展全国化的资源整合。
数据显示,众协药业2013年实现收入17.6亿元,增长31.34%,2014年1-9月收入17.92亿元,净利润4020万元,其业务已覆盖全国20多个省,拥有44家DTP药房。
管理层持股的混合所有制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上海医药电商公司的设立采用了管理层持股的混合所有制安排。
上海医药表示,新设电商公司将以现任上海医药众协药业总经理季军领衔,组建管理团队。该团队具有较为丰富的业务经营和推广经验,借助其母公司丰富的医药资源,辅以务实的商业模式和管理层市场化激励机制,也为其未来业务绩效的成长性以及更加开放的股权结构与合作模式留足了想象空间。
公告显示,新设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亿元。其中,上海医药出资人民币7000万元,占其70%股权,自然人季军出资人民币3000万元,占其30%股权。
上述内部人士称,管理团队组建过程中,还会借鉴这一激励制度,保证上海医药控股的基础上,增加管理层持股比例。
此外,上海医药新设的电商公司还将以互联网相关模式为参考,为患者提供多层次的健康服务,如患者教育、慈善赠药、长期疾病管理等,旨在进一步增加患者黏性,提升患者体验。同时,公司也将依托大数据和疾病管理,为医院、医生提供健康管理服务。
互联网巨头纷纷进军医药电商
医药行业的O2O已经成为互联网大佬们和众多传统医药公司竞相争夺的领域。
九州通在电子商务上一直表现得较为活跃,旗下拥有“九州通医药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好药师网上药店”和“去买药网”三个平台。其中的“好药师网上药店”在去年推出了基于微信开放平台的药急送业务。
海王星辰不甘落后地提出了全覆盖型O2O的战略规划,主打全国1小时快速配送,意欲革线下连锁店的命。
而作为国内最大的中国网上药店的健一网在2012年就提出了体验店模式,2014年正式落地——在上海和嘉兴两地已经开出2家体验店,利用体验店玩转O2O.
除了连锁药店,阿里、京东和1号店等3家电商巨头也都已取得网上药品销售第三方平台资质。
2014年初,阿里巴巴斥资13亿元入主医药电商中信21世纪,业内普遍认为此举真实意图是互联网第三方药品交易试点牌照和药品电子监管码数据。
此外,以岭药业(002603)、康美药业(600518)等制药企业也成立了各自的网上药店;国药控股也通过并购的方式进入互联网领域。
截至2015年1月31日,全国经批准可以提供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的网站共计5725家,其中提供非经营性服务的4942家,可提供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的375家。相比线上医药电商的火热,线下的连锁药店可谓正在寒冬中,药品零售市场总规模增幅持续下滑。
电商对于传统医药行业的冲击不言而喻,线上线下融合是未来医药行业的大势所趋。不过医药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政策壁垒,它的O2O进程相比普通商品会面临更多挑战,包括用户流量、配送安全、药师网上咨询服务、处方获取以及杜绝假药等问题。
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胡颖廉撰文指出,“创新业态的出现对于繁荣市场、方便患者和降低药费等方面确实有一定作用。然而在市场发展的同时,仍然需要抱有审慎态度,因为网上处方提交、质量赔偿责任、网购药品配送和执业药师指导等问题尚未有效解决。”
更值得关注的是,投资者不能以网购市场繁荣来想当然地推断互联网药品经营的前景。胡颖廉认为,“首先年轻人是网购活跃群体,但他们的药品需求量并不大,对网购药品的信任度也较低。其次价格优势是网购的主要吸引力,但药品降价销售空间有限。最后可及性和便捷性是网购区别于实体店的重要特征,但当前中国药品可及性问题并不突出,尤其是城镇消费者从实体药店购药甚至更为便捷。”
此外,严峻的安全形势是互联网药品经营制度面临的又一挑战,这是监管者对于放开互联网药品经营犹豫不决的主要原因。制售假劣药品是中国药品安全顽疾,由于药品电子监管网络尚未普及,消费者个人获得药品真实信息的渠道不畅通。
胡颖廉指出,“面对药品安全、产业发展和保障可及等诸多政策目标,需要创新监管理念,重构互联网药品监管制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