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工作,一毕业就月薪3万?-30000工资交多少税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后厂青年
刚毕业就月薪3万,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8月17日,脉脉发布《2022人工智能顶尖人才数据图鉴》(以下简称《图鉴》),数据显示,人工智能行业处于人才紧缺现状,视觉算法工程师等热门岗位成为各家争夺的对象。值得一提的是,
算法工程师应届生的平均月薪超过32000元。
2022年是互联网光环进一步暗淡的一年,裁员浪潮一波接着一波,焦虑、不安与恐慌还在继续蔓延。
另一边,人工智能的崛起为技术人才带来了
新的职业红利期
,超低的人才供需比(供给/需求)成为该行业的独特招聘格局特色。
人工智能行业缺哪些人才?传统互联网人如何变入新赛道?新的就业机会,都集中在哪些公司?
下面让我们跟着《图鉴》,一一揭晓答案。
算法工程师平均起薪超3万,
近九成是硕博
稀缺性,永远是高薪的第一法则。
报告显示,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供需比目前处于较低水平,包括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和语音识别在内的四大主要技术方向,人才供需比均小于0.5,
但最低薪酬均超过36000元
,其中计算机视觉人才最为紧俏。
如果说人工智能让计算机有了大脑,那么计算机视觉就是它的眼睛。
计算机视觉属于人工智能(AI)的领域分支,是一种让计算机和系统
从图像、视频和其他视觉输入中获取有意义的信息
,并根据该信息采取行动或提供建议的技术。
就目前而言,计算机视觉广泛用于商业娱乐、能源、自动驾驶和医疗保健等领域。2018年,IBM沃森超级计算机观看了数百小时的名人赛视频,利用计算机视觉为2018年美国高尔夫名人赛创造了主题为My Moments的精彩回放。
从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工种来看,同为一年以内工龄,算法工程师和开发工程师的起薪相近,
均超过30000元
,硬件工程师则不到前两者一半。
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算法工程师的平均薪酬逐渐同开发工程师拉开距离。就整体收入水平而言,算法工程师>开发工程师>硬件工程师。
优秀的技术人才,离不开良好学科教育的支持。
报告显示,算法工程师的平均学历最高,
87.5%的人是硕士及以上
。但只有本科学历也不必忧心忡忡,本科人才依旧是人工智能行业的主体,占比超过60%。
毕竟不是人人都能读硕博,想半路出家工程师的打工人也还有机会。
传统互联网,
正在为人工智能造血
尽管2022年是互联网寒冬,但这并不意味着各家大厂正在坐以待毙,AI技术应用早已成为他们瞄准的目标。
根据报告,人工智能人才分布最多的企业是腾讯,其次是阿里巴巴、华为和字节跳动,人才布局的应用领域各有侧重。
单从相关业务部门名称来看,阿里贯彻了自身花名制的特点,让人工智能科技接了一丝地气。
如果说人工智能靠技术驱动才能站起来,那商业化能力便是为其供血、支撑其行走甚至快跑起来的源泉。
报告显示,产品经理、销售经理和项目经理占据了人工智能领域岗位的前三名,其中产品经理的需求较为突出,这也印证了数字化人才赋能人工智能产业的趋势。
叶一川是转型的代表之一,偏增长和创新工作方向的他,
从电商领域成功转到人工智能医疗企业的产品经理岗
,谈到进入人工智能行业的经验,他如此说道:
“我本来是做电商领域,在电商领域锻炼了数据分析能力,也在增长方面积累了经验...然后借助在直播的语音经验,进入了AI语音方向...然后进入AI医疗。”
人工智能行业,
依
旧缺少“双向奔赴”
行业的变化、岗位的变迁,势必会影响人才对于工作城市的选择。
除了北京,
杭州
作为新一线城市,人工智能人才的储备
已经超过上海和深圳的总和
。南方城市来势汹汹,坐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科大讯飞等人工智能领先科研机构及企业的合肥,人才储备已飞升第六,与广州相差无几。
互联网大厂的人才吸纳已趋于饱和,新的人工智能就业机会在哪里?
在计算机视觉方向,小红书的招聘增长量拔得头筹,地平线和Shopee紧随其后。而在深度学习、语音识别和自然语音处理方向,Shopee均超过小红书,保有最高的招聘增长量。
值得注意的是,以毫末智行、Momenta为首的六家自动驾驶企业,也呈现招聘需求增长量旺盛的态势。
还是那句话,这辆车再不上,真的晚了。
招聘需求增长,并不意味着合适的人才供给能够同步适配。
人工智能最难招岗位TOP 10中,算法岗位占了
7
席,其中视觉算法工程师的供需比为0.08,相当于
12.5家企业在同时抢夺一个人才
。
从求职者的角度来看,个人需结合自身能力画像和职业诉求,敏锐地洞察行业发展的趋势,
主动“觅食”
,寻找合适的岗位。
而站在企业的角度,如何高效地吸纳人才在战略层面占据重要的地位。在安克创新战略招聘总监许丽华看来,“每家企业的人才招聘官,可以思考和设计一个'
人才招聘端到端
'的价值链全景图,用于构建公司核心管理层和人力资源部门在招聘活动中对价值链的共同认知。”
许丽华观点中的价值链具体分为三环:
随着人工智能、数据化技术成熟,我们会从“人找工作”进化到“工作找人”。
在个体时代崛起之际,
好的工作机会变得更具流动
性
,它一直在,但需要耐心寻找。与此同时,人才和企业能否“双向奔赴”,会是影响行业未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决战”时刻,已经到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