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装修能累到什么程度?2、打工人花399元,养活5800亿修脚产业3、求学之路的艰辛

装修能累到什么程度?

都说装修难,让一个工业设计出身、有施工资源的资深产品经理做,是不是就如鱼得水、玩出花来了?

璐哥是我司产品经理,来公司报道之前就和住范儿特别有缘分。

今年年初某一天,璐哥家要装修了,从某装修平台先后约了三个工长,每个上门的工长都是灰扑扑的样子,什么都不问就开始挥斥方遒,要“设计设计”。

璐哥心想这样的工长一看就不靠谱,又约了住范儿的客户经理,经理量完房给这套建面86㎡的房子报了14万(不含地暖、新风、窗户和定制柜),明显超出她六七万的预算(纯施工),也比平台上找的工长报价高得多。

装修还能那么贵?不如自己来,正好那段时间她要暂停一下工作,管做工装的朋友要了个相熟的工长。

开工没多久,工长就嫌弃璐哥是个“设计师型客户”,居然买十几块样砖回来挑,厨房顶上居然要刷漆,现在的年轻人真是无法理解!

当然,工长这么评价很中肯,但远远没有到位,当我们把璐哥的装修流程细细捋一遍,才发现,璐哥一个人大概干了一个装修公司的活。

自己当设计师:不好看不罢休

就拿我们的颜值革命做对比吧,每一块砖都是设计师飞到这个工厂、那个车间,从几百块形形色色的样砖里挑出来的。

璐哥也是这么干的,淘宝收藏了1000多件和装修有关的宝贝,挑水泥砖的时候订了10几家店的样砖,把每一块都铺在客厅地上比较,挑了3天才选出满意的款。

▲可以说璐哥家里用的每一样东西都是“千里挑一”了,累是真累,幸亏那时候没上班

再说中式厨房的玻璃门,淘宝和建材市场都没有想要的款式,璐哥寻了个野生建材市场里的野生铁匠,口头描述了大概款式,野生铁匠就大概给她打了个样子。

卫生间的水磨石砖也是,只因在Pinterest上一眼看中,璐哥把淘宝翻了个底朝天,终于找到一款心水的墙砖。

然而,墙砖铺在转角处要安转角条,璐哥觉得不好看,店家又不提供瓷砖切角的服务。

▲为了追求效果的转角一般把砖边削得很薄,直接把两块砖合在一起,用久易崩,璐哥家用的是左上角的美缝封边,也是比较麻烦的做法,正常是贴转角条,稳固耐用不伤人

她左打听右问问,通过朋友的朋友找到了大兴一家可以接单的工厂,自己搬了20多块需要切角的砖,从东北五环外开车到西南六环外,在那儿等着工厂切完砖再搬回来。

装修知识点

墙砖切角,是为了转角时不用阳角条,两块瓷砖相接就能贴紧,但切薄了多少会影响瓷砖使用寿命。

想切这样的砖有三种途径:工厂加工、装修公司自购机器切割、瓦工自行切割,除非是卖砖的答应切完再发货,不然这三种途径要消耗的时间、金钱成本都很高。

最高级的做法是买自带转角的墙砖,属于定制墙砖了,造价比较高。

自己找厂家:不光砍价,还管吵架

全都交给装修公司,起码还有人夹在中间当肉垫,但亲自和厂家打交道的经历真是让人欲哭无泪。

就以璐哥买橱柜为例,就近找了个建材市场下订单,算钱算了三回,回回不一样,璐哥也跟着店家一块算,心里郁闷到吐血:这种东西为什么不交给电脑算呢?

后来店家自己都算晕了,和璐哥签了最便宜的那个数,进建材市场之前天还是亮的,出来天已黑透。

橱柜安装时,不打10个电话是不会有人来的,打了10几个电话嘛,来不来看缘分。

第一次安装,送货的人说10点到,10点人没到,电话还关机,12点终于到了,工人不知道怎么安还问璐哥要图纸,这不应该是设计师提前告诉工人的吗?

于是浪费了半天时间,橱柜也没安上。

▲第二次璐哥还是先打了若干电话提前好几天约上门安装,经理信誓旦旦保证准时。安装前一天,璐哥接到一个操着浓重口音的电话,张口就是:“车坏了明天肯定来不了!”

几番交手,璐哥终于明白斯文的人是不能应付厂家的,只好开启狂暴模式,从设计师、送货的到安装工人通通骂一遍,橱柜才会正常的送到,正常的安装。

橱柜安完那一瞬间,璐哥脑中紧绷的那根弦顿时松掉,成品效果非常接近预期,如果不用管中间这么多烦心事,直接享受到装修的成果,那该有多好。

▲自己装修感觉像个冤大头甲方孙子,装再烂为了售后还得补乙方爸爸的尾款,如果对装修一无所知,发脾气也有乙方哄着,直接享受美好的家,那该有多好

自己当监工:工人不会的工艺亲自教

装修中,负责催工程进度的是工长,负责检查施工质量的是工程经理,相当于监工的角色。

大多数工艺璐哥看不懂,朋友介绍的工长牛气冲天,经常把璐哥骂得跟孙子似的,但这不重要,只要能达到想要的效果,再大的阻力都不怕,毕竟自己都辞职装修了!

自从璐哥看上了半漆半砖的施工工艺,就化身监工,从工艺、质量和使用体验几方面反复考察论证,磨着工人做。

工人和工长又开始摇摇头,瓦工不想铺砖铺一半就收,油工不想管砖漆交界处的收边问题,做成上下齐平具体要用什么工艺,太麻烦了。

油工不想细想,璐哥就只能缠着工长讨论找平材料,把水泥、石膏板、腻子的情况都过了一遍才确定下来。

▲主要是因为砖贵,厨卫刷了立邦的外墙防水漆,能省不少砖钱

另外一个璐哥从没想到的环节是排砖,厨房一般露出来的地方用贵的小砖,被挡住的地方用便宜的大砖。

但橱柜有多高、要挂在多高的位置、大砖要切多少、小砖要切多少?工人拿纸和铅笔算不清楚。

她也帮着演算,在纸上算过好几遍后猛然想起,这种东西CAD直接就能拉出来,怎么会交给工人来想呢?出错率不高才怪。

▲因为璐哥买的假小白砖是在砖面拉槽的,后期统一上美缝,看出来和真小白砖一样美,但拉槽的砖比较贵,必须省着点儿用,所以用了半砖半漆的工艺

装修知识点

之前我们讲过的半砖半漆工艺(戳这里查看)里的细节就是取材于璐哥和工长探讨出来的装修经验。

只有耐水石膏板能在顶上刷漆,但还是铝扣板比较耐造(戳这里查看)。

装修最憋屈的事,莫过于自己处理自己的客诉

装修最气到吐血的是什么?是商家、工人自己都对这一行的混乱无序习以为常,面对迟到、误工、出错这些层出不穷的小差错都持平常心看待:“你急也没用,我们就这样”。

你说说,气不气人?

璐哥定制的是双层曲面玻璃+断桥铝窗户,安装时一队从楼梯搬大的曲面玻璃,另一队卸窗户。

旧窗三下五除二就卸光光,结果一块曲面玻璃搬运时碎了一角,这就意味着新窗户安不了,材料都只能堆在客厅,等玻璃重装这期间客厅里不光铺不了砖,还得接受风吹日晒雨淋!

看到自己的玻璃被磕坏,璐哥想炸但还是强忍怒火,镇定的问工人加急做玻璃能多快?要加多少钱?

但工人显然没有理解到她想解决问题的意图,慢悠悠的说:“你好苛刻啊,你都不知道我们搬上来有多辛苦吗?”

璐哥,卒。

后期给窗户的设计师打了无数通电话,可能是设计师这种情况见得多了,面对她的怒火保持了一贯的专业性冷漠,让璐哥气上加气,气绝身亡。

▲后来补的第二块曲面玻璃比第一块大了一圈,工人要裁点窗户边才能把玻璃嵌进去,日后的保温性能会不会受影响只能亲身体会了

装修知识点

窗户要在刷漆和装窗台石之前安,因为拆窗户会把墙面糟蹋得一塌糊涂,但窗户在铺砖之前或之后装都可以。

大型玻璃搬上楼有两种方式:让工人从楼梯一点点转上来、用吊车从楼外拉上来,前一种稍微便宜但容易磕坏玻璃;后一种安全快捷,但搬运费用巨高。

最后家里呈现出来的效果很接近璐哥自己的预期,预算翻了几倍也开心(后来发现是平台上的工长报价太低了,实际做完应该和住范儿的报价持平或稍高),但个中辛苦真是不忍回顾。

你有什么辛酸的装修故事和做完才明白的装修知识点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带领大家提前避坑吗?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和看法。

打工人花399元,养活5800亿修脚产业

10月9日,美国纽约市布鲁克林法院街189号,一家名为“郑远元”的修脚店开业。这里距纽约三大华人聚集区的车程都不超过半小时,离世界金融中心华尔街的车程仅10分钟左右。

在这则新闻下,有网友问:“什么是郑远元?”被点赞最多的是这样一条回复——“按摩界的蜜雪冰城”。这个以平价著称的中国连锁修脚店,在全国默默开了8000多家门店之后,开始远征海外,给华尔街的打工人来一点小小的中国震撼。

(图/社交媒体截图)

修脚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基因,也是重要的民间技艺。公元前1300年的甲骨文中,有关于“足病”的记载。20年前,修脚不是普通的按摩休闲,更像是医院门诊外科的平替。

过去,街边的修脚店曾因为老土过时的装修和门口张贴的治疗灰指甲广告,让年轻人敬而远之。近两年修脚店画风突变,开始做起年轻人的生意。

晚上七点后的修脚店,

都是打工人的主场

深圳罗湖,一家靠近罗湖口岸的郑远元修脚店内,坐满了说粤语的年轻香港客人。在即将过关返回香港前,他们通常把这里作为在深圳的最后一站。

他们手机里下载了大众点评,熟练地让修脚师核销团购券,再坐下来拿出“尿袋”(充电宝)给手机续命,等着修脚师端来热水,给自己的脚“续一个”。

小小几十平方的店里,卡其棕色的沙发一字靠墙排开,座椅上铺了白色毛巾。墙上的红色横幅写着“每个月18号是会员日半价”。修脚师身穿统一的工作服,埋头为客户按摩。一名香港客人说:“这个连锁修脚店很火的,我上次排队排将近一个小时,60分钟的团购套餐80块,还送一大杯珍珠奶茶,划算。”

(图/《超能坐班组》)

正在修脚的李师傅说,现在修脚的年轻客人越来越多。年轻人大部分在晚上9点后来,到深夜12点还有上门的,这个点,老年人早就睡了。”

美团在2022年修脚行业共有5800亿市值,4亿的用户规模中,20~35岁的消费者占比达到了75%。也就是说,中国这个价值千亿的修脚市场,年轻人贡献了三分之二。

客人开始泡脚,技师会拿出一个小小的计时器放在客人的沙发椅上。师傅在泡脚时先给客人按摩肩颈,大约十五分钟后,把客人的脚擦干净,拿出一次性小刀片开始给客人修脚,修完脚后,便拿出润肤露开始足底按摩,从足底一直按到小腿。

(图/pexels)

闹钟响起,技师还会让客人稍微超时按久一点,让客人觉得物超所值。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前来修脚,泡脚的“料包”也更年轻化,除了传统的生姜、艾叶,还有海盐和醋,此外还有泡脚送奶茶、送汉堡的活动,恨不得年轻人在这住下。

00后修脚师傅,

月入过万

如果观察过街边的修脚店,会发现“郑远元”三个字的出镜频率高到有些吓人。几乎每个社区街道都能看到一家不起眼的修脚店。

根据官网数据显示,这个品牌在全国范围内拥有8000多家连锁门店。2023年一年营收129亿元,有媒体干脆给它安上“宇宙第一修脚帝国”的名号。

90后的李师傅是陕西安康人,从事修脚行业三年。李师傅说,十个修脚师傅里面有九个都是陕西人,而九个陕西人里面有八个都是安康紫阳县人。曾经的紫阳是贫困县,如今这里的人民因修脚致富,从单一品牌的创业到政府支持后迅速发展,与我国历来许多县城的发展模式相似。

(图/社交媒体截图)

2023年1月,紫阳县成立了紫阳县修脚协会,修脚师成为紫阳人的主要职业和在外标签之一。李师傅说,在安康市,几乎每家每户至少有一个人是做修脚的,有的家里一家人都做修脚师傅。

根据紫阳县政府网提供的数据显示,2023年紫阳县修脚协会现有会员单位71家,其中修脚足浴企业50家,配套织袜、药品等产品企业15家,销售企业3家、培训机构2家,拥有1.5万余家修脚门店,总营收超200亿元。

李师傅所在的这家修脚店开业仅半年,已经有不少熟客。熟客上门,修脚师就一句“您来了啊,里面坐”。一位住在附近的客人出来买水果,路过修脚店时,在门口朝李师傅喊一嗓子:“那药是一天早晚换一次是吗?”李师傅正服务着客人,扯着嗓子回:“一天换一次就可以了!”客人在门口留下两个橘子给李师傅,便离开了。

社区修脚店与顾客的关系,就像20世纪90年代的邻里关系:当你把脚放心交到另一个人的手里时,就没什么好见外的了。

(图/《小巷人家》)

黄师傅是四川人,今年才刚满19岁,顶着一头棕黄色的锡纸烫,熟悉的客人都喊他小黄。他是2005年出生的,“我们店长是2006年的,比我还小一岁。”

年纪轻轻就出来当修脚师傅的年轻人并不少见。小黄说,他的家乡在四川和陕西交界处的一个贫困县,距离紫阳很近,当地政府其中一个扶贫项目就是给修脚集团招生,免费培训,学成后直接就业,店里另外两个年轻人都是他同村的朋友。小黄很快已经成了熟练工,“修脚不难学,培训两周就能上岗了,实习一个月就转正。”

(图/pixbay)

在招聘网站上,一名修脚师的薪资保底在5500~7000元/月,月薪平均6000~10000元以上。此外,大部分的修脚公司都能给员工免费提供食宿。修脚师的提成方式是按单提成,此外还有绩效奖金、全勤奖和工龄奖。对于贫困县的人们来说,这份外人看来“不体面”的工作带来的月收入甚至比当地人一年种地的收入还要高。

李师傅喊这些00后的修脚师叫“小孩”:“老家这些小孩不懂事,不爱读书,老早就出来想赚钱。他们父母都还年轻能干活,没啥压力,小孩自己赚的钱都自己花。”

李师傅说自己以前也是十几岁就来广州打工了,做过汽车修理工,当过厨师、保安,下过工厂拧螺丝,学过焊接铝合金门窗,许多行业他都做过,最终选择了这行,“做修脚师傅好啊!夏天晒不着,冬天冷不着。”

年轻人的脚,是真的累了

年轻人爱上修脚并不令人意外。脚承载我们生活的重量,但一般很少被关心。平时在办公桌前久坐腿部容易酸胀,周末特种兵式旅游和过量锻炼,也让他们的脚一直处于过载的状态。

95后的刘宇航是一名跑步爱好者:“我平时喜欢跑步,跑得多脚底就会起茧,所以我大概每隔一个月都要去修一次脚。有时候跑完约上两个跑团的朋友一起去修脚,在修脚店坐着聊天,不比奶茶店舒服啊?”

(图/《小巷人家》)

修脚师还能兼职运动康复医师,告诉刘宇航如何保养足部,如何剪指甲能预防甲沟炎,建议他跑步不要穿太紧的袜子以免压迫足部。运动后运动肌肉经常会堆积乳酸,按摩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很常见的放松方式。

修脚店最初能够吸引年轻人的一个原因是足够便宜。位于城市中心商业发达的地段,比起一次消费就要过百元的足疗水会来说,像郑远元、彭世、朋朋这类平价连锁修脚店能让打工人轻松实现“修脚自由”,40分钟的足疗能低至39.9元,其中包含了泡脚、修脚、肩颈按摩、足底按摩,堪称按摩界的综合平替,除了不定期推出的套餐,其他项目正常做也不过大几十元,花上百元就能享受大桶泡的“豪华套餐”了。

(图/《爱情公寓》)

在上班族Lisa看来,修脚是每周五结束工作后的仪式感。她以前办公都喜欢去星巴克,带着笔记本电脑边喝咖啡边办公,但现在她放下了这种已经有些俗套的工作方式,选择了更实际、更舒服的修脚店,“下午时段的修脚店往往没什么客人,一边泡着脚,一边回复工作信息。同样消费40元,这个比咖啡更有性价比。”

除此之外,年轻人对修脚的兴趣还来源于社交媒体的影响,网络上不少踊跃参加“蹭老行动”的年轻人,用各种有趣的范式分享着各自发现的“老头乐”,过去被认为只有老年人喜欢的修脚、晨运、按摩,成为年轻人摆脱平凡日常的猎奇打卡经历。

(图/《旅行任意门》)

文莉是一名电商行业的打工人,也是修脚店的常客。她最初了解修脚也是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了许多分享,感觉还挺有意思。她此前从未留意过任何修脚店,一搜才发现家附近一公里范围内就有三家。

第一次去修脚时,修脚师在她自以为很干净的脚上刮出了一堆白花花的死皮,“我就像是第一次去北方澡堂搓澡的年轻人,感到羞愧难当。但几次过后就上瘾了,“按摩完真的光滑了不少,我感觉双脚和自己都重回18岁啦。”

校对 遇见

运营 鹿子芮

排版 小玛

题图《独酌男女》

求学之路的艰辛

转眼间来到了初三,初三是在四中上的。四中离我们乡镇比较远。我们几乎是一个月一回家。基本全是坐面包车,每次10元。其实我大部分放假,都不会回家,而是选择去饭店做兼职。由于家庭的原因,比别的孩子要大,所以承担起家里的一些负担也很正常。父亲一天比一天大,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就承担起了家庭的一部分责任。

初中对于我来说,其实学的不是很多。不过结识了好多朋友,我初中毕业便干起假期工。假期我跟我老家的二哥一起干了铝合金门窗制作。每天早出晚归,披星戴月,累的也是不亦乐乎。说是学习铝合金门窗制作,不过我也喜欢这个工作,算是为了帮忙,为了挣些钱,解决燃眉之急。

过了假期,我就去了市里的饭店干活了,基本跑在后厨干活。为了减轻家了的负担,我也选择辍学。然后一个举动,却让我父亲,着了急,伤了心。父亲心里很不痛快,每天闷闷不乐。感觉父亲一天天的比较累,也没有啥经济来源,我辍学就是为了能让生活过的更好一些。可是父亲的爱让我的心彻底融化了。我也感觉穷人的孩子还是上学比较有出息些。上学不是唯一的出路,至少她是一条捷径的路。相比那些有钱有势、有人脉的人更公平一些。因为假期挣得不多,父亲便把玉米买了,给我凑齐学费。因为中考我当时考的是中等生,上高中的话可以去实验班。就这样我又开始了高中之路。

高端门窗

铝合金门窗品牌

高档铝合金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