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眼科医院
文章目录:
1、梳理唐山施暴事件时间线:9名涉案人员全部被抓获,受害女子伤情稳定2、技术创新是没有止境的3、?2021年,唐山市路南、路北要新建、改扩建这些学校
梳理唐山施暴事件时间线:9名涉案人员全部被抓获,受害女子伤情稳定
来源:正观新闻
河北唐山烧烤店施暴事件近日引发社会关注。
曝光的监控视频显示,6月10日凌晨2点40分许,一名男子靠近在烧烤店正常就餐的几名女子的餐桌并触摸一名女子背部,女子躲开后,男子掌掴了该名女子。几分钟后,双方从推搡至爆发肢体冲突。多名男子随后参与殴打,一名女子被拽到店外街道上,遭到多名男子持续踢打。监控视频曝光之后,引发了大量网友关注和愤慨。
6月10日下午17点50分,唐山市公安局路北分局发布警情通报,唐山路北警方已经锁定嫌疑人,正在全力实施抓捕。
6月10日晚23点46分,唐山市公安局路北分局发布警情续报,经唐山警方全力工作,发生在唐山市路北区某烧烤店涉嫌寻衅滋事、暴力殴打他人的主要犯罪嫌疑人陈某志、刘某被抓获归案。警情续报还称,两名受伤女子正在医院接受治疗,伤情稳定,无生命危险,另两名女子伤势较轻未住院治疗。
6月11日凌晨5点15分,唐山市公安局路北分局再发警情续报,经唐山警方连夜开展工作,警方抓获李某瑞等三名涉案人员,同时,唐山公安机关已组织警力赴外省对其他四名外省籍涉案人员进行抓捕。
6月11日上午11点23分,唐山市公安局路北分局再发警情续报,唐山公安机关抽调精干力量组成抓捕组赶赴江苏,在江苏警方的大力支持配合下,于今日上午将陈某亮、马某齐等三名涉案人员在某检查站抓获,另一名涉案人员正在全力抓捕中。
6月11日下午14点26分,唐山市公安局路北分局再发警情续报,在江苏警方协助下,唐山警方将最后一名涉案人员沈某俊抓获。至此,该案9名涉案人员已全部归案,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受伤女子伤情稳定。
6月11日,河北省妇联相关工作人员接受每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事件发生后,河北省妇联第一时间协同唐山当地基层妇联,以及相关部门了解情况,唐山市妇联当时已确认受害者的情况,后续会根据受害者的要求和需求提供帮助。
各媒体评论
人民日报:让施暴者付出沉重代价
唐山这起群殴女子事件,令人震惊,不仅挑战了法律,还挑战了社会秩序,挑战了大众的安全感。被打女子仍在医院治疗,病床上的她们需要一个公道,全社会需要一个交代。尽快依法办理,让施暴者付出沉重代价,人们拭目以待!
央视新闻:扫黑除恶绝不能有盲区
唐山这起恶劣事件究竟折射出了什么?扫黑除恶在一些地方到底有没有彻底?群众对当地的治安一直多有微词。黑恶势力是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社会毒瘤,如果不彻底铲除,就会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对滋扰伤害人民群众平安生活的黑恶势力不可姑息。扫黑除恶必须持之以恒、彻彻底底,不能存在盲区、留有死角!只有以最快速度将所有的嫌疑人缉拿归案,依法严惩不贷,才能给受害者和公众一个公平正义的交代!
中国妇女报一评:暴力殴打他人,难逃法网
如此猖狂,置法律于何地?如此暴力,恐怕不止女性缺少安全感,普通居民都会感到自危!唐山警方通报多名男子骚扰殴打女生,几名涉事者均难逃法网,终究会为自己的恶行付出代价。安全感来自于对一个个具体案件的及时处置,希望当地司法机构持续发力,让敢于以身试法者受到严惩,让包括女性在内的广大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对社会安全度有着更强的信赖感。
中国妇女报二评:严重侵犯妇女权益恶性案件须零容忍
唐山烧烤店打人狂徒激起全网公愤,他们的恶行触碰法治社会底线,挑战保障妇女权益的国家意志,不严惩不足以平民愤,不严惩不足以抚伤痕,不严惩不足以护尊严,不严惩不足以儆效尤,不严惩不足以树法威。对于此类严重侵犯妇女权益的恶性案件,只能而且必须零容忍。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安全感是基础,是底线。我们期待执法机关继续以雷霆之势,尽快将这帮无法无天的狂徒缉拿归案,依法受到严惩。
光明日报:唐山为何三次上热搜?
围殴女性、种地道歉、铁丝锁门,这三起于一个多月内发生在唐山的社会事件,都是社会治理的失效,都隐喻着“法”的威信在一个地域间的流失,彼此之间已经形成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逻辑链条。法治建构之慢之难,法治破坏之快之容易,当给疫情下更多执法者、司法者、公共政策制定者以警钟之声。
正观新闻:唐山警方做了什么?是否抓了又放
被抓的陈某志和刘某,与几年前曾被唐山警方通报的黑恶势力陈继志、刘涛等,是否是同一拨人?涉案人员是否是长期存在的黑恶势力?再比如,唐山政府扫黑除恶工作究竟是如何开展的?当地民众对社会治安一直颇有微词又有什么样的内情?这一切都需要有一个交代。将嫌疑人尽快缉拿归案并依法严惩,是还受害女子以公道和正义。而用事实细节荡平疑云,彻底铲除黑恶势力这颗社会毒瘤,才能真正安抚民心,还当地民众以安全。
(cqh综合@路北公安网络发言人、每日经济新闻、人民日报、央视新闻、中国妇女报、光明日报等)
技术创新是没有止境的
——记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铝合金厂高级技师张雪松
光明日报记者 陈元秋 耿建扩 光明日报通讯员 吴可超
一身浅灰色工装,一副黑色边框的眼镜,一张文质彬彬的面孔,眉宇间满是专注……在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的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铝合金厂的车间工作室内,全国道德模范、中国中车首席技能操作专家张雪松正忙着为其他工友进行培训指导。“干技术,就得不断尝试,就得不断研发新技术、新产品,不能让新产品淘汰我们,技术创新是没有止境的。”47岁的张雪松说。
工作28年来,技校毕业、钳工出身的张雪松完成技术革新109项,制作工装卡具66套,撰写工艺文件和操作指导书72项,改进进口工装设备技术缺陷20多项。在中国高速动车组研制生产中,张雪松和团队一起攻克了铝合金车体生产中的一系列技术难题,助力中国高铁占领世界技术“制高点”。
“把‘工’字变成‘干’字”
张雪松成长于铁路社区,这使得他从小就对火车有着强烈兴趣。1989年初中毕业后,怀着铁路情结的他不顾父母反对,毅然选择上技校,成为一名唐山机车车辆厂技工学校学生。
为了练得一手好本领,张雪松抓住每一次学习和实践机会苦练技术。“有一次学校组织钳工基本功训练,为了提高动作稳定性、准确性和工件精度,我反复练习,不知道重复了多少次,双手都磨出了血泡,但我不想放弃这次机会。”张雪松回忆。
1992年,从技校毕业后,他如愿进入中车唐山公司,成了一名铁路钳工。刚参加工作的张雪松穿上蓝色铁路工服,特别开心。他兴冲冲地把工服穿回了家,“没想到一进门,我妈有点不高兴。当时正好有个亲戚来家里串门,我妈觉得我这身‘干活儿’的行头不体面。”张雪松说。事后,当时19岁的张雪松对母亲说:“谁说‘工’字不出头?我把‘工’字变成‘干’字,不就出头了吗?”
经过勤学苦练,张雪松逐渐摸索出了自己的“绝活儿”,他能独自加工六分之一头发丝精度的工件,对多种技术难题都琢磨出了解决方案。入职第一年,他就在唐山市青工技能大赛上崭露头角,取得钳工比赛第四名的成绩,并荣获唐山市技术能手称号。
尽管有了荣誉,但张雪松却并不满足。他认识到,新一代的铁路工人,应当是复合型人才,不能满足于自己“一亩三分地”里的技术。于是,他开始自学铆工、焊工、电气、机械和计算机等业务知识,向爱人请教电工知识,并跟着书本学画电路图。他还进修了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大专课程,学习了维修电工、PLC编程、CAD设计知识。
“从一个个零部件开始,和自己‘死磕’”
2005年,中车唐山公司担负起了打造中国高铁品牌的使命,开始生产高速动车组。与传统的碳钢车体结构不同,动车组的车体大部分由铝合金型材拼接组焊而成。而制造高速动车组的第一重考验,就是提高铝合金车体焊接精度。
一开始,由于没有铝合金车体焊接制造的技术经验,工友们按照原有方法进行焊接,但明显感到手中的焊枪不那么听话了,铝工件也不听使唤了,开始变形、开裂……高速运行的动车组对车体焊接要求相当高,一旦产生变形,后果不堪设想。当时,公司还没有相关的技术资料,张雪松和工友们更是连见都没见过这种新的产品和工艺。
“从来没干过,我们只能从一个个零部件开始,自己和自己‘死磕’”。张雪松带领团队成员反复摸索铝合金车体侧墙、端墙和车顶组装调修的组焊工艺,进行分步试验调整,从一个小小的截面开始,2米、5米、10米,再到整车的组焊拼接。
经过成百上千次试验后,张雪松和团队通过“变形量”“焊后调修”和“调修加热温度控制”等8种数据,总结出“调整装配法”和“夹具压紧点多点支撑”的系列铝合金型材组合焊接工艺方法,保证了动车组车体的各项尺寸精度,很好地解决了焊接变形问题。他们还制作出焊接夹具、装配定位板、反变形工装卡具等66套工装卡具,形成工艺文件和操作指导书72项,为动车组整车生产制定出了“中国制造”的技术参数。一个月后,中车唐山公司首辆高速动车组铝合金车体顺利试制成功。
2008年4月11日,中车唐山公司第一台国产和谐号动车组成功下线。中国用3年时间,走完了国外20多年的技术路程,成为世界上仅有的几个能制造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移动装备的国家之一。
2009年8月,在中国第一条设计时速为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开通一周年之际,张雪松和工友们来到了天津站,第一次坐上了自己亲自打磨的高铁列车。“看着自己制造的列车在铁轨上飞驰,我们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样,真心觉得自己的付出值了。”张雪松说。
从2018年开始,车体生产的智能制造成了张雪松和团队攻关的主要课题。从最初的将机器人运用到焊缝打磨,到如今把机器人运用到车体制造的几乎各个方面,张雪松坦言,一开始也有质疑,认为机器人打磨效率太低。为此,张雪松和团队成员对机器人的每一项程序进行钻研攻关,并多次前往外地进行研讨学习。“现在我们技术攻关基本上都依靠机器人,这也是今后高速动车组生产全面实现‘智能制造’的突破点。”张雪松说。
“转行是一条漫长的学习和攻坚之路”
高速动车组开始大规模生产后,中车唐山公司先后引进了价值3亿多元的几十台尖端数控设备。可当这几台“洋设备”运到车间,从安装到调试都是由外国专家主导,当时厂里几乎无人敢碰。
如何让生产动车组的几十台进口数控设备不撂挑子,成为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张雪松算过一笔账,请外国专家来维修,工时非常贵,且由于技术上的短板,还受制于人。
为改变这种束缚,张雪松做了一个大胆决定,由钳工“转行”搞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做进口设备的“保健医生”。“我们这么大的一个厂,上万名员工,连几台数控设备都搞不定,还拿什么生产世界一流的高速动车组!”回忆起十几年前的事,张雪松记忆犹新。
为了早日达到掌握数控技术的目标,张雪松白天干工作、晚上学知识,节假日他也泡在图书室里查阅资料。复杂的机械结构搞不明白,他就天天钻进满是油污的设备间内,对照图纸对每一个零件观察分析;电气图纸看不懂,他就参照着电气图反复练习布线。
“一开始,我对一些数控设备复杂的机械结构搞不清楚,电气图纸又看不懂,只能‘赶鸭子上架’,硬着头皮往前冲。转行可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我面对的是一条漫长的学习和攻坚之路。”张雪松说。
2009年,“半路出家”的张雪松获得了河北省技能大赛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第一名,成了钳工和机床维修的“双料”状元。他摸索出的“定点养护”模式,使设备故障和缺陷率降到了百分之一以下,成为同行眼中的“大神”。张雪松的技术水平和创新成果也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认可,荣获“全国技术能手”、首批中车“高铁工匠”、中国中车首席技能操作专家等称号,还荣获中华技能大奖,被誉为“工人院士”。
谈到“转行”背后的秘诀,张雪松坦言,所有的“转行”,都是为了要掌握更多新技术、新本领,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的产业工人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只是付出体力劳动,而要勇于站在新技术的前沿,敢于向世界先进技术发起挑战”。
“只有所有车厢的动力同时启动,整趟列车才能跑出高速度”
2010年,中车唐山公司设立了“张雪松工作室”,专门开展一线技术攻关、工艺革新,培养高级操作技能人才。张雪松挑起了高速动车组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重担。
张雪松认为,个人力量有限,只有让更多员工掌握新技术,形成一个个高精尖团队,企业发展的步伐才能不断加快。在工作室里,他常说:“企业好比一列高速动车组,只有所有车厢的动力同时启动,整趟列车才能跑出高速度。”
这些年,张雪松在实践中研究出不少“绝活儿”,他都一一记录在本子上。他毫无保留地把工作日志借给工友们看,还经常组织召开班组攻关讨论会、绝招演示会,通过“教学练比”等现场技能切磋活动,促使员工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从2018年开始,张雪松和团队一起研究和推广铝合金车体“智能制造”新模式,让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车体制造技术进一步深入到所有工序。张雪松带领工作室成员每年至少培养3名技术尖子,每年完成技术创新100余项,完成培训500多人次。
【短评】
工匠精神为“中国制造”提速增效
作者:陈元秋 耿建扩
二十八载栉风沐雨,张雪松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中国的铁路事业。作为一名铁路技术工人,张雪松不驰于空想,不满足于当下,始终在向技术创新的最前沿奋进。技校毕业、钳工出身的他,已经成长为一位名副其实的高铁制造“复合型专家”。他用拼搏奋进之躯创新创效,他以坚忍不拔之志逐梦前行。
“事思敬、执事敬、修己以敬”,张雪松几十年来对自己热爱的铁路事业全身心投入,以实干敬业不断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张雪松对每件产品、每道工序都追求极致,用刻苦钻研的态度“精雕细琢”,充分践行着“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初心和使命。“艺痴者技必良”,张雪松在每一项技术上都一门心思扎根下去,心无旁骛,在一个个细分产品上不断积累优势,逐渐在专业领域成为“领头羊”。他追求突破、追求革新,始终在挑战世界先进技术,把工作激情凝聚成昂扬向上的工作态度,不断创新,不断超越,用工匠精神打造精益求精的产品细节。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舞台,不论在哪个领域岗位,这种敬业、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都是推动技术革新的重要动力。正是有了一批批像张雪松这样的奋斗者,以工匠精神守初心、担使命,我们的高铁技术才得以领先于世界,我们的“中国制造”才会不断地提速增效,创造卓越的业绩,引领时代的发展。(记者 陈元秋 耿建扩)
?2021年,唐山市路南、路北要新建、改扩建这些学校
2月5日,唐山市路南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21年区委区政府为群众办的十件实事》中,这些与教育有关:
完成福庄小学复建和交大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将水岸名都幼儿园办成公办幼儿园,启动交大小学、交大幼儿园和南新西里小学建设,增加教育资源供给。
加大校园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加大教育设备投入,提升学校硬件水平。
2月18日,唐山市路北区教育局召开的党组会议明确,路北要新建、改扩建这些学校:
要完成一职专迁址重建校区的工作,紧盯前期手续跑办,紧盯上级部门的各项政策,用好国债资金,力争6月份开工。
要完成十二高中新校园的搬迁和装修工作,协调督促现有单位尽快搬迁,做好装修前的准备工作,倒排工期、抠实细节,确保新校园在今年9月份新生开学时能够投入使用。
要启动龙华中学综合楼项目,力争7月份开工。
要抓好东北部学校的环境提升工程。将地处城区东北部的河北路小学、西窑二小等13所学校列入改造计划,全面提升校园环境,改善硬件条件,提升软件管理,增强学生在校学习的舒适度和归属感。
启动全区土操场归零工程。自东向西,从南到北,对全区所有校园的土操场本年之内完成改造,确保教育资源均衡普惠。
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完成韩城小学改扩建,新建教室4200平米;完成韩城一幼改扩建;启动韩城二小改扩建,工程占地32.4亩,新建建筑面积7500平米,彻底解决农村适龄儿童入园贵、入学难的问题。
要集中力量抓好教育集团的打造,在保证龙泉、光明、外语实小等现有教育集团质量提升,稳步发展的同时,加大教育集团的扶持孵化力度,力争年内再组建一所中学教育集团和一所小学教育集团。
要集中力量推动站西片区和凤凰新城片区学校规划和建设工作,解决好新建小区适龄儿童就近入学问题。
要集中力量做好2021年度教师的招聘选聘工作,用好本年度427个教师编制名额,严把入口关,选拔高素质人才,真正将业务能力强、政治素质高的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实现教师招聘数量、质量双突破。
来源:环渤海新闻网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