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批合肥入选
近日
公安部命名发布
全国59个城市(直辖市辖区)
为首批
“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示范城市”
合肥市获此殊荣
首批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示范城市名单
(上下滑动查看)
北京市
海淀区、西城区、朝阳区
天津市
宝坻区、滨海新区
河北省
沧州、保定
山西省
太原
内蒙古自治区
鄂尔多斯
辽宁省
沈阳、锦州
吉林省
长春
黑龙江省
哈尔滨
上海市
黄浦区、金山区
江苏省
南京、苏州、盐城
浙江省
杭州、绍兴、宁波
安徽省
合肥、芜湖
福建省
福州、厦门、泉州
江西省
南昌
山东省
济南、青岛、烟台
河南省
鹤壁
湖北省
武汉、宜昌
湖南省
长沙、湘潭
广东省
广州、深圳、佛山
广西壮族自治区
南宁、柳州
海南省
三亚
重庆市
巴南区、渝中区
四川省
成都、达州、泸州
贵州省
贵阳、黔西南
云南省
昆明、玉溪
西藏自治区
拉萨
陕西省
西安、商洛
甘肃省
兰州
青海省
西宁
宁夏回族自治区
银川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克拉玛依、克州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石河子
合肥市成功入选,有啥秘诀?
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体系,以“155”机制为牵引,构建“三圈五域”防控体系,不断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着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合肥、法治合肥……这是合肥的答案。
“智慧”守护平安家园
“咱们小区现在都有智慧门禁,安心平安的环境,使我放心让孩子们放学后在小区里自由玩耍。”11月7日,在庐阳区海棠街道唐宁府小区,说起小区的环境,业主万琳竖起了大拇指。
万琳所说的智慧门禁是合肥市“智慧小区建设”的一部分。依托于此项建设,可以精准区分小区业主和外来人员,在实现人员快速进出的同时提高安全保障。
高空抛物一直以来都是物业公司的管理难点之一,如今在合肥越来越多的小区选择使用高科技“站岗放哨”。在唐宁府小区,记者看到每栋楼的南北方各配备一个高空抛物摄像头,基本实现社区楼宇分层覆盖。
“智慧小区建设”给辖区带来多大的变化?据合肥市公安局庐阳分局杏林派出所社区民警吴大伟介绍,辖区内共有13个小区,之前开放小区人员流动性大,四类可防性案件案发率较高。建成平安智慧小区后,四类可防性案件基本消失,盗抢三车、入室盗窃等已是“零发案”。
为了让平安“看得见”,合肥将打造智慧平安小区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牵头起草编制“一办法、三规范”并认定为省级标准。目前,已建成智慧平安小区3830个,符合封闭条件的小区覆盖率达100%。今年,合肥市94.45%的小区可防性案件实现“零发案”,智慧平安小区建设模式正在向三无小区、楼宇等延伸。
同时,在省城2200所中小学、幼儿园实现“校园封闭化管理、专职保安员配备、一键式紧急报警装置及视频监控系统与公安联网、护学岗建设”全覆盖。3200余辆公交车全部配备防护舱、易燃告警、安全锤、灭火器、车载监控和一键报警装置。
“系统”疏通难点堵点
位于合肥市经开区的安医二附院门诊日均就诊人数超6500人,周一门诊人数更是超8000人。尽管交警部门加强警力,对医院周边芙蓉路和翡翠路进行全力排堵,但交通情况还是不尽如人意。
从今年3月起,合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经开大队联合经开区管委会,在医院周边新建510个机动车泊位和600个非机动车泊位,并会同相关部门,在医院南门设置了出租车、网约车待客区和社会接送车辆即停即走泊车港。一系列举措有效缓解了医院周边交通拥堵、秩序混乱等问题。
堵点难点的解决往往是系统性工程。根据《社会治安防控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依托社会治安防控联席工作机制,合肥市统筹市委平安办、市域治理创建办、治安防控联席办一体推动,开展日常调度、联合检查、重点治理、专项整治等工作。同时与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城市创建工作联动联创,制定出台《示范城市工作方案》。
机制方案落地的同时,合肥市统筹各职能部门和街道社区,按照“小规模、多点位、常态化”模式,持续开展“筑安”系列行动和“推磨转圈”治安突出问题集中整治。探索建立新时期“合肥义警”群防群治队伍,目前26.19万“合肥义警”作为巡逻员、调解员、信息员、安全员、宣传员融入防控体系,日夜守护在大街小巷。“庐州街坊”“小巷管家”“云川大妈”等一批群防群治特色品牌接续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速形成。
构建“三圈五域”防控格局
8月12日凌晨2时许,一可疑车辆趁着夜色悄悄驶出骆岗中央公园在建工地,这一幕被警方无人机高空巡查时锁定。路面巡逻警力随即截停盘查,发现车内有大量电缆,车内三人无法说明来源。巡逻警力于是将三人带至合肥市公安局包河分局骆岗派出所作进一步调查。
经查,这三人是附近某工地建筑安装工。当天凌晨,三人结伙到工地,准备将施工电缆剪断后运往废品回收站销赃,半路被巡逻民警查获。随后,民警将废品回收站店主李某传唤至派出所,经讯问,李某对掩饰隐瞒三人盗窃行径并参与销赃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
“空地协同”打击犯罪,得益于“三圈五域”防控格局的建立。合肥市积极构建符合地方实际的立体化防控格局,依托环市际的公安检查站、20座国省干线数字警务室,辐射重点区域的61处街面综合警务站,打造三层闭环式治安防控圈,最大限度将风险隐患阻截在市区远端,处置在萌芽状态。在构筑空中、地面、水上、地下、网络五域防护网中,2架警用直升机、114架警用无人机常态化开展空中巡逻,为守护平安提供“高空视角”;340辆巡控车、650辆铁骑、5600余名巡控警力屯警街面,以警灯闪烁守护万家灯火。
此外,公安联合渔政、海事等部门在巢湖水域联合巡逻查缉,压缩涉水违法犯罪活动空间,擦亮“八百里巢湖”名片。轨道交通265个闸机出入口安检机全覆盖,“三方联勤”应急处置机制高效运转,保障年均2.3亿人次客流安全。合肥市公安机关组建2474个网上“警民议事群”“警企议事群”,开展线上不打烊的安全宣传、矛盾纠纷化解等服务工作。
在平安合肥建设中,以125个巡控网格为基础,合肥市科学设置覆盖全市的“1、3、5分钟”快速反应圈,并依托“155”工作机制,组建市级大数据应用平台和应急处置、要素管控、侦查研究、事故预防、执法与民意“五大中心”,打通各板块、各环节间业务流和数据流,为防控体系迭代升级注入“实战能量”。
来源 | 公安部官网、安徽法制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