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皮脱落房顶漏雨 滨县路百年老楼谁来给修修
房子的墙皮已经脱落
脱落的水泥墙皮、掉下的红木屋檐,各种杂物使本身就不宽敞的天井显得更加拥挤。二楼厕所用裁开的蛇皮口袋遮掩,而这个唯一能用的厕所却由居住在这里的三十多户共用。 宋老汉 年近70,从小便和父母居住在这里,如今他因房屋过于破败已经搬去小儿子家住。 宋老汉 坦言,自己没有太多诉求,只希望屋子能够早日得到修缮。
1月5日,市民解女士给本报打来电话反映, 滨县路 30号的老房子已成危房,至今不拆,房子从2008年就说要拆迁,到现在也没有动静。房子现在变成了危房, 墙皮脱落 ,瓦片也随时会掉下来,厕所都没法上。
1月6日上午,城市信报/信网记者通过电话,联系上了解女士的丈夫 宋老汉 , 宋老汉 在电话中对记者说:“房子从2008年起就说三年内要拆,前年又说五年内拆,现在我也没有太多要求,只希望房子能得到修缮。”
1月6日中午,城市信报/信网记者来到了 滨县路 30号, 宋老汉 领着记者参观了这栋在他口中已有“近百年”历史的二层老楼。
这栋二层老楼呈“回”字形构造,坑坑洼洼的地面上有黑色的污水以及果蔬皮堆积。沿着水泥楼梯上到二楼,记者看到瓦片下原本有红色的屋檐支撑,但其中的一段屋檐已不知去向。水泥墙皮向外鼓起,不少墙皮已经脱落,露出红色砖块。 宋老汉 打开门锁带记者进到屋中,天花板上有明显雨水浸渗的痕迹。
据 宋老汉 介绍,这栋二层老楼里住了三十几户居民,原先在这住的老人都搬走和儿女住了,房子便租给在附近打工的人住。环卫工人李大姐以每月400元的价格和丈夫租住了其中一间面积大约为8平方米的屋子。记者到来时,李大姐正用木柴烧着水。三十多户居民只有一个公共厕所,而这个公共厕所的门已经不见了,入口处用一块裁开的蛇皮口袋遮挡。
宋老汉 已经年近70了,“我从小就和父母住在这里。后来到了1999年,我和老伴两个人折合工龄,并掏了两千多元买下了其中一间15平方米的屋子。现在,房子破成这样,我也搬到附近的诸城路和小儿子住了。2008年的时候说三年内房子要拆,前年又说五年内要拆,一直到现在也没动静。我现在也没有太多要求,只希望房子能得到修缮,” 宋老汉 一边说一边拿出一张表格:“这是我从居委会要的,他们说只有这里的户主都签字,然后居委会、街道办盖章才能申请房屋维修基金修房子。但现在户主都找不到了。”
1月6日下午,城市信报/信网记者联系了市北区桑梓路房管所,就 滨县路 30号申请房屋维修基金修缮房屋一事进行了咨询。桑梓路房管所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那个房子的维修基金已经用完了。公房公修,私房私修,如果现在想申请专款维修,需要居委会和街道办联合向市北区政府打报告。”随后,城市信报/信网记者致电台东街道办事处城管科,城管科的曹科长向记者表示:“房子大部分已经出租出去了,反映问题市民的房子已经由他个人买断,按理说如果要修房子应该由他个人来出资。如果要申请专款,应该由职能部门市北区房产管理处向上级打报告。”
文/图 城市信报/信网记者张越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编辑:张珍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