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永宁街:坚守项目建设主阵地,做强招商引资“引力场”|增城高质量发展大会2、小雨棚,大民生广州增城永宁街出台小区低层住宅装修相关指引3、增城区永宁街:推进水环境治理,显山水人文之光

永宁街:坚守项目建设主阵地,做强招商引资“引力场”|增城高质量发展大会

1月30日,广州市增城区召开全区高质量发展大会,贯彻落实全省、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对推动高质量发展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凝聚起全区上下聚焦高质量发展团结奋斗、建功立业的强大力量,推动增城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行稳致远。

增城区永宁街党工委书记王向晖表示,2023年,永宁街将重点抓好4个方面工作,全力为增城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加快推进征拆动工。高水平规划建设广州东部枢纽,加快征地拆迁,大力推进东部枢纽中心范围内已签约未供地项目的征拆工作。促进区城投集团金融中心、区产投金融中心、湾区产融等项目尽快进场动工。

全面做好要素保障。改造“村级工业园”,聚焦“工改工”,全力推进广州华南硅氟、冠荟、雄泰及集成电路、五羊—本田摩托车等四个“工改工”项目尽快落地。盘活村集体留用地、闲置低效用地,大力推进翟洞片区发展,优先征拆符合用地报批条件地块,尽快推出几块成熟地块,开展产业导入工作。

优化项目布局发展。多管齐下采取企业招商、项目招商、产业招商、商圈招商等措施,充分发挥永宁区位商圈建设和产业优势、资源优势,重点围绕保利、新世界、羊城晚报创意园区等新建商圈平台以及东凌广场、誉山国际等原有商务楼宇载体,推动总部经济项目、现代服务业集群聚合发展。

强化监督管理效能。压实项目业主单位主体责任、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责任,确保各项任务保质按时完成。完善项目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体系,整体提升监督管理效能。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永宁街将继续坚守项目建设主阵地,做强招商引资“引力场”,为增城区稳经济促发展贡献永宁力量。

【南方日报记者】李鹏程

【作者】 李鹏程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小雨棚,大民生广州增城永宁街出台小区低层住宅装修相关指引

9月15日,广州市增城区永宁街组织召开小区别墅雨棚搭建及低层住宅装修工作会议,对小区别墅雨棚搭建及低层住宅装修政策进行解读,对备案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进行讲解,要求与会人员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入了解该项工作的的背景和重要意义;要严守纪律,不要借备案工作做文章,做到廉洁自律;要各司其职,联合执法,推动备案工作落实。

据了解,为积极响应“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工作部署要求,永宁街积极协调上级相关部门,借鉴其他地区先进做法,多次召开会议研讨,多次进行实地调研,听取群众心声,结合永宁街实际,积极解决小区雨棚搭建及低层住宅装修需求,规范对小区别墅雨棚及低层住宅装修的管理,保障群众的安全。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徐静 通讯员:刘镇 邢德跃 郑德宏 陈颖诗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高鹤涛 通讯员:陈颖诗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曾卫康

增城区永宁街:推进水环境治理,显山水人文之光

近年来,广州市增城区永宁街紧紧围绕以建设“枢纽之城·山水家园”的发展定位,通过源头治污、河涌保洁、碧道建设等举措,大力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目前,永宁街水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明显,永和河、雅瑶河等河涌沿岸景观秀美,河面干净整洁,是周边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高标准做好生态恢复

白鹭欢快地在香山水库上空盘旋

“以前永和河水体浑浊,不但黑还带刺激气味,周边的植物杂乱无章,沿河两岸又没有人行道路。如今水质已升至四类水,清澈见底,水生物多样性丰富,还增设了碧道。”看着眼前清澈的河水,永宁街水务办的工作人员心里满是欣慰。

永和河是永宁街的母亲河,总长13.6公里,其中永宁段长5.7公里。前些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两岸化工厂、养殖户、散居户的污染排放导致非饮用水源段水质恶化、生态环境变差。永和河的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

近年来,永宁街着力改善水环境,先后对永宁街永和河(简村桥—新围陂)长约2.94公里堤岸进行防洪达标建设,重建齐岭旧桥、新围陂闸,同时新建两岸截污管长约5.7公里,完善河岸两侧污水管网系统,进一步做好控源截污、调水补水、防洪达标整治工作。目前河涌水质得到明显提升,周边环境实现质的飞跃,有效地改善了永宁街的投资环境。

据介绍,为了高标准做好全街河涌保洁工作,一方面,永宁街加强辖区河涌水库及小微水体的日常管理及巡查工作,督促街、村两级河长及河段长做好日常巡河工作。发现的各类问题会通过“广州河长App”“河涌众采”小程序等方式及时反馈。强化治水宣传与督办机制,做好水环境整治相关的方针政策、重大决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大力宣传河长制湖长制工作中的新思路、新举措、新进展、新成效,使沿岸居民从意识上爱河、护河。

另一方面,永宁街联合专业力量,聘请第三方保洁单位对永宁街水域辖区范围内8条河涌及水域范围外河道左右岸堤防进行高标准常态化保洁管理,清理河道、河面、岸线及桥闸范围中的杂草、漂浮物、垃圾等,确保河涌水面干净整洁。清理河涌滩涂与两岸的垃圾、渣土、杂草堆积物,确保无明显暴露。

此外,为密织河涌“管护”网,永宁街还落实属地责任,按照属地责任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由流经属地行政村管辖,全面落实东江北干流(永宁段)水面漂浮物持续清理专项行动工作,落实层级管理制度;并与村(社区)签订河涌两岸“门前三包”责任书,强化河涌两岸责任区制度。

狠抓源头治理

为了深入开展源头减污、源头治污工作,永宁街充分采用了优化监管、建立常态化协同监管机制、严格监管与优化服务、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提高治污纳污效能等多种方式。

香山水库

其中,在优化监管方面,永宁街利用污染源在线监控、无人机红外热成像、走航检测等先进科技手段,实现实时数据监测、自动预警、精准溯源、施策治污“闭环治污机制”,确保不放过任何一个污染源头。在建立常态化协同监管机制方面,永宁街不定期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散乱污”专项行动,持续对“散乱污”保持整顿清查高压态势,开展常态化监督。

在严格监管与优化服务方面,永宁街在严守环境执法底线的同时,组建帮扶小组,分片区包干深入企业,实行“一企一策”帮扶企业加强环境管理。

在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方面,永宁街建立“责任到人”的监管制度,对于未按要求开展监管执法的,或敷衍了事“走过场”的,予以通报批评或依法进行严肃追责问责。

在提高治污纳污效能方面,永宁街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疏通排污管道,从而实现雨污分流。

据统计,去年以来,永宁街共开展“散乱污”场所清理整治行动83次,累计检查场所528间次;共对辖区内企业(含证照不齐店档)开展各类巡查执法2529家次,发出环境保护检查表770份,督促268间次企业完成整改,关停9间,移交区生态环境分局涉水执法材料17宗;对地表水进行了705次检测;完成清单内8个排污口的排查整治,并实施入河排污口规范化管理,建立入河排污口长效监管机制;检查产废企业1185家次,督促75家企业完成整改。

高质量推进碧道建设

日前,记者在永宁街矮岗河一支流看到,河道水质清澈、岸边摆放着生态袋,岸上两侧道路平坦顺畅,周边空气清新、环境宜人。不少周边市民带着孩子在岸边散步。

清澈见底的永和河

正在河边散步的村民孙伯告诉记者,“以前河两岸盖了工厂,永和河开始变得脏乱差。有时还会有死鱼的腥臭味,我们根本不敢靠近啊。现在经过政府的大力整治,河又变得清澈了,周边还多了碧道,我天天都出来散步。”

永宁街坚持治水为民的理念,广泛听取群众意见,高质量推动永和河、香山水库、矮岗河一支流等碧道建设工作,进一步促进人水和谐。

其中,矮岗河一支流碧道已建成,为辖区增添了一条绿色生态绿廊;永和河碧道纳入永和河增城段(官湖河)黑臭河涌整治工程二期项目,目前已基本完成;依托特有的山水资源,长约10公里的香山水库碧道项目目前已完成征求意见,计划今年开始实施,着力打造“清水绿岸、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城镇(郊)型高标准碧道。

未来,永宁街将依托优越的自然人文资源,以传统山水人居理念为核心,以南香山地域文化为特色,以串点成线、针灸激活、产业赋值、文化传承为策略,集合片区内优质自然、人文资源,发挥1+1>2的集聚效应,营造愉悦、趣味、自然的景观感受,以整体资产打包、市场化模式运营,打造集文化体验、生态旅游、休闲康养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人休闲游玩及追忆乡愁的岭南原乡,真正实现“采风南香千年原乡古韵、尽展永宁山水人文之光”的设计理念,使其成为广州东部休闲绿脉,增城生态文化客厅,不断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杜娟 通讯员:赵雪峰 杜兰梅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赵小满

隔热门窗

高端门窗品牌

高端断桥铝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