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项目投入大,资金是个难题。” 位于六盘水高新区的贵州黑拉嘎科技装备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贵州银行六盘水官厅支行相关负责人介绍,早在该公司的智能装备制造及配套设施一体化产城融合项目成立之初,分支行领导就多次带队与公司高层沟通洽谈、实地走访,并特地成立业务专班,明确专人对接,分支行公司条线全程“在线”,为资金落地提供全方位保障,最终为贵州黑拉嘎科技装备有限公司放款1.58亿元,全力支持其项目建设。

为促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全省金融机构持续深化金融服务,加大信贷资金投入,释放工业强劲动能,强力服务实体经济。

“截至2024年9月末,全省工业贷款和新型工业化贷款余额分别为4735.9亿元、389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7%、24.6%;制造业和基础设施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分别为1910.2亿元、14505.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4%、10.6%,增速均持续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长水平。”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相关处室负责人说。

政策之势——大抓工业大项目

“在项目投入大又需要资金保障时,银行给予了我们很大帮助。”贵州黑拉嘎科技装备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图片来源贵州银行

项目建设是经济工作“主抓手”,是拉动投资增长、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在省委、省政府部署下,全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势头扬了起来,金融机构围绕重大项目建设,助力工业“挑大梁”,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新型工业化建设提供充足资金保障和高效金融服务。

在水城经济开发区的铝及铝加工产业园,各家铝业企业厂房中,机器的轰鸣声、链条履带的摩擦音与流水线上有序的生产节拍交织在一起,共同汇成全力生产“进行曲”。

“从最初制造铝合金锭到铝合金门窗,到机器人身上的工业小件,再到如今的精密铝元件,一路走来,幸得建设银行的相伴支持。”贵州十九度铝业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在2024年推进“四化”项目建设政金企融资对接会上,向金融机构推介“四化”、生态环境建设、重大基础设施等领域融资需求项目共计1712个。

省委金融办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各金融机构要围绕全省工业现代化建设和重点企业融资需求,不断开发适合工业企业的中长期贷款产品,满足企业长期投资需求;不断推出供应链金融产品,帮助上下游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不断创新担保方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绿色之势——工业发展低碳化

全省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指出,要加快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坚决落实国家“双碳”政策,稳妥推进重点领域绿色化改造,提升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水平,压实企业依法依规排污治污主体责任。

绿色金融政策下,全省金融机构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要求,持续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重点行业和领域的低碳发展支持力度,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金融力量。

“研发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笔不小的经费,这些年我们投入大量的经费去研发新专利,但是由于公司在原材料采购方面,开支巨大,想要拿出更多的资金搞研发,还是很困难。”贵州弘荣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田峰波说。

据了解,贵州弘荣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不仅是贵州车用甲醇出品量最大的企业,拥有15项相关专利的企业,还是贵州甲醇纯净燃料标准参与制定者之一。该企业为了在新能源领域有更多的突破,依旧四处跑市场,找资源,谋研发;但实现计划目标需要不少资金。

贵州银行龙里支行得知该公司的资金缺口后,组织金融服务队上门开展实地调查,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后,为其量身定制融资方案,合理配置信贷资源,向其授信2000万元,分2批拨付到位,有效保障了企业原材料资金需求。

“贵州银行的支持缓解了我们的流动资金紧缺难题,这下我们就有更多余钱搞研发了。”田峰波说。

如今,全省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打造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新高地,实现绿色产业领域贷款持续较快增长。2024年9月末,全省绿色贷款余额7734.7亿元,比年初新增844.5亿元,同比增长14.9%,比同期各项贷款增速高6.2个百分点。

民生之势——轻工业增量提质

轻工业虽然体量“轻”,但能量“大”;它是国民经济的优势产业、民生产业,也是支撑工业经济稳增长的重要基石。金融活水围绕特色资源,大力发展生态轻工业,着力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促进全省轻工业发展增量提质。

“在困难时期,湄潭农商银行对我们的支持和让利力度比往年都大,企业能活过来,能有现在的欣欣向荣,农商银行功不可没。”贵州茅贡米业董事长周建华感慨。

北纬27度的阳光沐浴下,在湄江之水冲刷的油泥上,养出了贵州好大米。2018年,贵州茅贡米业考虑引进大米精加工和包装生产线,却因担心上马后资金不足,迟迟不敢定夺。湄潭农商银行获悉后,主动派人上门调研,及时授信贷款2500万元,为企业发展注入动能。2021年,湄潭农商银行又适时支持贷款3000万元,帮助该公司投资新建厂房,建成“国内先进,省内一流”的现代化大米精加工和生产基地。截至2024年6月,湄潭农商银行累计支持茅贡米业信贷资金3.64亿元。

在农商银行金融活水的滋养下,茅贡米业加强科技创新,树牢大米品牌,从曾经的小作坊、小米厂发展成为西南自动化程度最高,拥有优质稻生产基地5万余亩,发明专利30余件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金融政策下,金融活水不断为抓牢抓实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持续提供动能,助力全省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为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申川

编辑 姚梅

二审 王淑宜

三审 顾海凇

系统节能门窗品牌

品牌系统门窗

系统节能门窗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