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黄晓庆

4月9日,内江经开区党政代表团赴成都召开了“内江中欧创新产业园暨乡村振兴规划、投资对接会”,那场会议,成都华领会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杜华看到经开区显著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对内江经开区发展前景十分看好。经多轮对接洽谈,三个月后内江经开区与深圳华领智谷成功签署委托招商合作协议。

这种招商模式的搭建过程既体现了经开区的高效,更体现了该区的招商诚意。

今年以来,经开区已签约招商引资项目31个,协议投资总额82.6亿元,1-11月完成市外到位资金80.55亿元,同比增长17.73%。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带队赴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地区“走出去”63次,对接环旭电子、日月光半导体、联想新视界等企业250余户。目前正积极对接国六(欧六)排气隔热制品生产项目等39个在谈项目,意向投资总额210亿元。

组建攻坚队伍 积极融入成渝双城

内江经开区经合局围绕“百日攻坚”,坚实开展投资促进。制定“六个一”工作机制,组建“1+5+1”攻坚队伍,编制“行动指南”和“朋友圈”通讯录,开展招商引资专项培训,聚焦重点企业,叩门拜访,攻坚谈判。

聚焦“基地打造”,主动融入成渝双圈。在成都举办“成渝地区绿色原料药制造基地暨内江生物医药产业推介会”,成功签约“汇宇原料药及制剂生产基地”和“恒博生物安全防控产品产业化”项目,协议投资总额12亿元。四川蜀中药业、四川协力制药、四川西岭源科技、四川海思科医药公司等成渝地区医药企业闻风而动,部分企业已在内江经开区进行初步对接考察。主要领导带队赴重庆考察金科集团、华裕胜久等意向企业,推动川渝企业合作,就近配套服务。

探索招商模式 线上线下共同发力

今年以来,经开区不断探索“精准招商”模式,提高招商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探索“委托招商”,主动承接产业转移。与深圳华领智谷签订委托招商合作协议,面向珠三角地区智能制造企业开展专业集群招商。区领导带队多次飞赴深圳,实地考察深圳中亚硅谷、海和科技、恩博半导体等42家企业,对接“众鑫电子设备显示屏生产基地”“官轩科技智能穿戴生产基地”等31个意向项目。

开启“云端招商”,保障项目及时对接。疫情期间,招商方式改“面对面”交流为“屏对屏”“线连线”沟通,积极开展“云招商”模式。有力推动国药控股川南医药物流中心等在谈项目签约进度,促进四川恒博生物、四川祥和茂、四川聚优帮等企业增资建设防疫用品生产线。

抢抓活动机遇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利用“重大平台”,广泛开展宣传推介。抢抓2020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活动等重大省市平台活动机遇,通过高位对接,热情推介经开区招商政策和产业优势,与好医生集团、北京中关村国际孵化软件协会等企业就意向项目加强洽谈。

在项目招引过程中,经开区各级相关部门热情主动对接,简化企业入驻流程,压缩项目落地时间,落实企业要素政策需求,降低企业时间成本,努力提升企业投资便利化。在企业项目建设过程中,把办事由“企业家亲自跑”变为“项目管家代替跑”,主动为企业提供高效服务,及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诸多问题。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高档门窗

隔热隔音门窗

铝合金门窗品牌

别墅门窗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