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志愿者里的青春力量
志愿者在芜湖市火车站为旅客测量体温。(受访对象供图)
新华社合肥2月10日电(记者汪海月 陈尚营 刘方强)穿着防护服、手持电子测温枪,37岁的青年志愿者张睿在安徽省芜湖市火车站为络绎不绝的出站旅客测量体温。
“最近迎来了返程期,人流量明显多了不少,一天大概要为5000名出站旅客测量体温,我们一刻也不敢怠慢。”张睿说,火车站是一个城市的关口,必须守好。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一批批中国青年志愿者走上抗“疫”前线,在城市和乡村的各个角落发光发热,展现着青年人的担当和力量。
1月底,在看到共青团芜湖市委员会的志愿者招募令后,张睿果断报名。凭着上大学时防护“非典”的经验和安徽省红十字会的急救证书,这位普通的公务员成功入选,负责在芜湖市火车站为进出站旅客测量体温。
在接受医生的专业培训后,张睿和其他青年志愿者正式上岗。轮班期间,志愿者们很少喝水,这样可以避免上厕所穿脱防护服造成破坏。
测量体温看起来是个简单活,但张睿和同伴却也在悉心琢磨一些小窍门。“我们穿着防护服,小孩子会下意识躲闪,所以在给孩子测量体温的时候,我们一般会半跪下来让孩子闭上眼睛,减轻被‘枪’对着的心理压力。”
尽管辛苦,但在寒冷的冬夜,这个小伙子同样感受到阵阵暖意。“经常会有年轻人从我们身边走过的时候对我们说一句‘加油’,团市委和火车站为我们备齐了物资,也给我们买了保险。”
在张睿看来,疫情当前,通过做一名志愿者可以让他这样的普通青年也能为这场战“疫”做一些贡献,“这值得,也应该去做”。
来自共青团中央的数据显示,共青团共组织发动8.5万名志愿者参与防疫宣传热线接听、社区人员登记排查、安检消毒、心理咨询等工作。不管是在火车站这种城市“大门”,还是在社区和农村的街道,都可以看到青年志愿者的身影。
在浙江,据浙江团省委统计,截至1月30日,共招募疫情防控青年志愿者38594名,设置志愿服务岗位8235个,开展志愿服务18621场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30.4万小时。在内蒙古自治区,截至2月2日,累计共有11832名青年志愿者投身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覆盖全区2070个村社区,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近20.8万小时。
蓝天救援队队员脚踩平衡车手持弥雾机在为乡镇消毒。(受访对象供图)
除了在社会招募下成为志愿者,还有很多的普通青年主动出击,甘愿做“战场”上的一颗颗“螺丝钉”。
34岁的安徽人石李峰在大年初二的晚上就离开了家,驱车前往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现场。“我在网上看到了火神山医院急需施工人员的消息,我会安装铝合金门窗、板房,做焊工也没问题,现场肯定需要我这个工种,去了就能帮上忙。”这名建筑工人说当晚他就决定动身。
到达现场,进行相关登记,领上装备,接受了岗前培训后,石李峰成为火神山工地上的一名普通工人,负责搭建箱式板房以及一些基础设施。
“其实在火神山工地,自己去的志愿者不止我一个,我在那里认识了另外两个义工,一个从陕西过去的,一个从河南过去的。”石李峰说,自己是退伍军人,国家需要的时候,必须义无反顾。
在安徽省利辛县,自1月27日开始,“80后”小伙李博文组织的公益救援队蓝天救援队已经义务在20多个乡镇进行消毒工作。脚踩平衡车、手持弥雾机在全村奔袭的他们被赞为“这条路最靓的仔”。
“能尽一份力,我们就尽一份力,这是每个中国年轻人都应该做也愿意去做的事。”李博文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