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

最近,一组观影数据让人倍感唏嘘:3月22日,有529家国内影院开业,总场次1389场,观影人次1326人,平均每场观影人数不足1人。

事实上,这只是电影行业复工现状的一个缩影:影片撤档、剧组停拍、院线停业、复工之路一波三折……疫情影响下,电影行业似乎已进入“至暗时刻”。

如何危中寻机、度过寒冬?多位业内专家在接受人民网财经专访时表示,电影行业已进入“减量提质”阶段,要提前研判趋势,抓住转型发展的先机。

电影行业到底有多难? 进入“减量提质”阶段

突发的疫情导致线下影院全部停业。比现状更令人不安的是,预期的不确定性。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司若认为,在影院关闭或者是暂停营业的情况下,传统的电影发行放映模式受到很大冲击,因为影院无法营业,租金等各方面的成本压力随之加大,造成运营方损失严重,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在影院票房流水为零的情况下,运营情况举步维艰,很多企业面临倒闭。

更多的行业从业者,则更直观地感受到疫情的深刻影响。路画影业总裁蔡公明表示,疫情对院线电影的影响主要呈现在这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票房方面的损失,春节档国内电影市场损失很大,随着疫情蔓延,全球票房的损失会更高。同时,疫情对行业造成的损失不能单纯看票房数字,全国多数影院的生存状况将更加严峻;另一方面,中国电影行业目前正处在从量变到质变的阶段,疫情的出现只是加速了这个过程。当前,电影行业面临加速洗牌,从制作到发行、院线,再到终端影院,优胜劣汰的进程会加速,未来电影行业投资人也会更加谨慎。

导演杨翌舒提出,疫情期间网络电影获得了更多的关注,不仅用户需求更加旺盛,而且越来越多的成熟团队想要积极尝试网络电影。同时,由于受疫情影响,无法正常开机拍摄,不少创作者有了更多时间来打磨剧本,为做出精品的内容做沉淀,这也是网络电影发展的必经之路。

会否出现“报复性”观潮?或将出现短暂观影热潮

疫情虽然还未结束,但关于“报复性”消费的话题已经引起热议。而在电影行业,疫情结束后是否会迎来“报复性”观影潮,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人民网财经专访时表示,不排除出现短暂“报复性”观潮的可能。

司若介绍说,2003年“非典”疫情之后,整个电影产业的发展有了很强劲的反弹,新冠肺炎疫情过后,,这种反弹也很有可能会出现。尤其是在确保线下观影安全健康的前提下,大概率会出现短暂的观影热潮。在蔡公明看来,电影市场的恢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宣传发行方、影院等各方紧密合作。同时,蔡公明指出,目前电影行业存在院线作品挤压扎推的问题,疫情过后,行业应该考虑让更多的影片均匀合理地分布在各个档期,而非一个档期内多个片子扎堆竞争。

基于当下的行业态势,司若认为,电影人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市场变化,研究受众消费需求和消费心理,无论是在电影的创作、制作、生产,还是发行、放映等全产业链上,都要能够适应市场新打法,不被市场所抛弃。

网络电影的“春天”来了? “线上+线下”或成未来趋势

院线电影迎来“至暗时刻”,网络院线却在这个春节发展迅猛。云合数据统计显示,2020年春节期间视频平台共上线30部网络电影,较去年增加10部,2020春节档电影日均有效播放较2019年提升32%。

随着《囧妈》《肥龙过江》两档院线电影相继转向网络平台播出,其有效播放位居2020年春节档网络电影前2位,由此开创了一种院线电影从“线下”走向“线上”的发行新模式,也为网络电影大盘量带来巨大提升。

因此,部分电影从业者给出了“院线转网播”这一答案。

“从院线转网络的新模式影响着整个行业。”蔡公明认为,目前受疫情影响剧组停机,很多相关工作都在延后,而电影不是人们生活的刚需,所以,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做出一些合理调整和改变,尤其是对中小企而言,一定要抓住新的机会适时转型。

同时,蔡公明指出,窗口期规则应该被行业共同认可和遵照,只有以此为基准,影片才能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和受众群体。

至于疫情是否会给电影宣发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教授徐枫认为,近年来,电影向网络发展是一个必经之路,也是电影发行放映一个必然趋势。如今,“线上影院”让电影片方多了一种发行方式,尤其是对于那些优质的小众电影类别来说,无法在线下影院实现大量排片,但能够在线上影院实现精准获客。

同时,“线上影院”也无限延长了电影本身的生命周期,可以在保住线下票房的同时,在线上实现薄利多销,带来更大的收入。业内预计,疫情之后,线上影院会成为行业内一个新潮流。

“疫情是一剂‘催化剂’,加速了院线电影从线下走向线上的发展趋势。”徐枫表示,“线上”与“线下”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未来网络电影也将与院线内容形成互补,两种发行方式应相互依存、协同发展。(任妍)

隔音门窗品牌

高端隔热门窗

高档别墅门窗